方寸联结五大洲券品展示几千年
——陈祥明在中科院展出《人类文化瑰宝》门券专题受到欢迎
今年4月30日至5月2日,总参谋部退休干部陈祥明在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举办的海淀邮政杯集邮收藏展中展出了《人类文化瑰宝》门券专题,这个专题汇集了五大洲18个国家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53枚国外门券,并按追踪古代文明遗迹、回眸中世纪的沧桑、关注近代世界风云的发展线索,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辉煌成果。展出的门券还配上景点相关的彩色明信片、邮票,以及在全国券刊上刊登的陈祥明撰写的26篇国外门券鉴赏的文章,使展品做到图文并茂、知识性和艺术性结合,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古国中,非洲埃及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占有重要地位。陈祥明的门券专题首先将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埃及金字塔的门券和有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金面具图案的帝王谷的参观券摆在醒目的位置上。接着又展示了欧洲爱琴海文明的突出代表:希腊泽尔菲古城阿波罗神庙的门券和印有帕特农神庙宏伟建筑图案的雅典卫城参观券。意大利的罗马斗兽场门券和印有1900年前一对面包师夫妇壁画的庞贝古城参观券,则展示了古罗马在历史上的辉煌。列入东方五大古迹的印度泰姬陵、印尼婆罗浮屠寺院遗址群、柬埔寨吴哥窟的参观券,形象地展示了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为代表的东方文明。
长达1100年之久的中世纪历史复杂多变。在罗马教廷和西欧封建主的统诒时期,陈祥明选择了萨拉丁率领阿拉伯联军挫败东侵的十字军而建造的开罗萨拉丁城堡的参观券、土耳其军队战败东罗马帝国而建造的奥斯曼帝国的皇宫和改建的伊斯坦布尔圣索非亚教堂的参观券,展示了中世纪前期的历史。用英国伦敦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等宫殿建筑的参观券,说明中世纪欧洲国家的兴起。用韩国佛国寺、日本奈良古城的唐招提寺等参观券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在中世纪转变中的亚洲。南美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古城和秘鲁马丘比丘圣地的参观券,则反映美洲人在中世纪创造的自已独特的文明。为了表现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初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陈祥明展出了意大利佛罗伦萨乌非齐美术馆门券、印有蒙娜丽莎头像的磁卡票、巴黎罗浮宫参观券和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故居的瞻仰券,此外展出了物理学家伽利略试验自由落体的比萨斜塔的参观券。就是这次文艺复兴的伟大变革,预示了中世纪“黑暗时代”的结束。
公元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掀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1789年欧洲爆发了法国大革命,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1917年俄国也推翻了沙皇的统治。为了反映近代史上这些重大事件,陈祥明展出了法国为纪念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而建造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参观券、美国为纪念独立战争胜利100周年而建造的纽约自由女神像的门券以及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攻打冬宫所在地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参观券。这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物,向人们诉说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观众们参观这个门券专题后,突出的反映有三点:一是主题新颖。陈祥明用国外门券浓缩了一部世界文明史,独辟蹊径,富有创意。二是展品难得。这次展出的门券,地域遍及五大洲,时间跨越几千年,收集的难度非常大。三是研究深入。陈祥明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外门券的研究,下了很大功夫,不仅鉴赏了券面的艺术设计的特色,而且揭示了景点历史背景和在世界史上所处的地位,还逐张门券撰写了鉴赏的文章,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门券提供:陈祥明
2006-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