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简介

:收藏本站
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券界动态| |藏券史料| |藏券研究| |门券专题| |古城门券| |燕赵大地| |藏家风采| |给我留言|

编者按:北京藏家陈详明老先生结合自己收藏门券40年的切身体验和研究,撰写了《谈谈门券的收藏问题》一文,笔者以简洁的文字介绍了门券收藏的意义、方式、整理、研究、编组和展出。拜读此文会给新券友以引导,也会给老券友以启迪。这个主题笔者曾于2004年5月11日在总参谋部干休处向收藏爱好者做过介绍,引起了较大反响。在本网站开通一周年之际,笔者悉心对文稿作了修改补充,使主题更加突出,脉络更加清晰。现上传,以飨券友。

谈谈门券的收藏问题

北京,陈祥明

门券,又称门票,它是引导游客进入景点参观游览的一种凭证。由于它具备收藏体积小、投资成本少、数量品种多、制作日趋精美、文化内涵较深等特点,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收藏品。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十大收藏热门之一,是属于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的收藏项目。

(一)收藏门券的意义

我收藏旅游门券近四十年,汇集各种票证两万余种,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组成各种80多个门券展览专题,先后在北京和全国60多次展出了专题50多个。通过收藏的

实践,深感集券有如下好处:

一是积累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二是陶冶性情,得到美的享受。

三是对外展出,发挥社会效益。

四是广交朋友,拓宽活动范围。

(二)门券的收集

这是门券收藏最基础的条件,应本着“多方收集,长期积累”的原则汇集。

一是亲自前往;二是亲友馈赠;三是写信索购;四是藏友交换。

(三)门券的整理

门券的收藏重在整理。可按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知识修养加以整理。一般有如下四种方式分类整理:

一是按区域分类。可借助《中国名胜辞典》等工具书,按地区分类整理,使每个专集成为一部用门券组成的地方志。也可组成个人游专集,如《桂林山水游》、《武夷山揽胜》、《海南风光》等。

二是按景点类型分类。如名山、瀑布、溶洞、寺庙、古塔、园林、博物馆、纪念馆等。

三是按门券设计制作分类。如从制作材料上看有纸质、塑料、磁卡、金属、照相、激光、光盘等。从制作形状上看,有长方形、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树叶形、动物形等。从制作形式上看,有单枚券、套券、联券、册券、明信片券、嵌币券、实物券等。从设计画面上看,有摄影、书法、绘画、篆刻等。

四是按特定的主题分类。可根据展出的需要,按门券的文化内涵重新组合排列,力求突出一个主题,使参观者得到新的启迪。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1994年以来,我根据中央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将收藏的门券专题分为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光、杰出的人物、灿烂的文化艺术、改革开放新貌、国际友好交往等六个方面,并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推出有特色的专题。如历史类门券就整理出《券述古代史》、《近代史迹寻踪》、《共产党与新中国》等系列专题。在人物类门券就整理出《民主革命

的先行者孙中山》、《伟人毛泽东的足迹》、《人民心中的丰碑周恩来》、《世纪伟人邓小平》、《中国民族魂鲁迅》、《华夏民族正气歌》等系列专题。在文艺类门券就整理了《中国的博物馆》、《珍奇国宝》、《中国古典文学之旅》、《中国的绘画艺术》等系列专题。这些专题的整理和展出,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四)门券的研究

加强对门券的研究,是收藏者一项基本功,也是将门券收藏引向深入的必由之路。

一是要研究门券的文化内涵。了解景点所在位置,景点的历史典故以及景点在世界和国内所处的地位。例如2002年4月,我在德胜门古钱币博物馆举办的个人门券展中,展出了《世界遗产在中国》专题,此次展览用了124张贴片372张门券,展示了列入名录的29处景点的位置、批准时间及主要特色。

二是要研究门券的艺术设计的特色。主要从艺术角度研究门券的版面设计、图案的安排、美术、书法等特点。近年来我为全国券刊《国外门券鉴赏》专栏撰写专稿,共发表了80多篇文章,先后介绍了五大洲的近百个有特色的景点。我在稿件中逐一介绍每枚门券的景点图案及设计特色。这里有埃及金字塔、希腊雅典卫城、罗马斗兽场、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铁塔、德国白天鹅城堡、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印度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下龙湾、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日本京都清水寺、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等,这些都列入世界遗产的名录。通过分析国外门券在艺术设计上的不同特点,帮助大家增加知识,开阔视野,获得美的享受。

三是研究门券发行的历史。了解此枚门券是何时使用的,当时的售价,同时发

行使用的还有那些门券。它与当前出售的门券有什么不同特点等。

为了更深入了解门券内涵,我查阅众多的文字和电视音响资料,听取参观者的实际感受,收集景点的照片和地图,使我对门券上的景点有一个立体的印象。在此基础写出的文章就能有声有色。

(五) 门券专题的编组和展出

参加地区和全国性的门券展,是个人将收藏品推向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展品档次的必经阶段,收藏者对参展作品都下较大的功夫。

一是选题要适当。题目不宜过大,也不要太小。要与形势合拍,有时代感。要有自己的特色。我收藏的国外门券,先后展出过五次,每次都有新的角度、新的视角,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九十年代初,我在北京植物园、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先后展出《泰国揽胜》、《世界风光》两个专题,初步展示了中国游客赴国外旅游的成果。建国50周年时,为了展示中美两国元首在互访时取得的成果,我推出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专题,在报国寺后大殿展出。党的16大召开前夕,我又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了《新中国的国际交往》专题,反映党的三代领导人出国外访的特色和风貌。2004年在苏州召开第1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前夕,我又在中科院文献资料馆展出《人类文明的瑰宝》专题,将

列入遗产名录的国外门券精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二是编排要科学。前言要简明扼要,突出主题。各个贴片的内容要相互连接,分布要均衡,不要畸多畸少。

三是门券要精选。选择什么样的门券对专题展品至关重要。最好多选精品券、冷点券、佳券,少用大路货。佳券越多展品吸引力越强。同样图案不同价格不同颜色的门券,可以选一枚有代表性的券品。套票也可以选最优的一枚。

四是整体要美观。门券专题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创作,要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贴片所用的门券大小、色彩、横直排列要疏密有致,层次分明。专题展框面目要清晰,尽量做到“小章节不跨片,中章节不跨行,大章节不跨框”。开放类的展览允许置放明信片、邮品、照片,但数量要适当,不能喧宾夺主。2004年5月,我送至重庆笫14届全国门券展览展出的《北京历史寻踪》专题,首页请人制作电脑的合成图像。北京建城3000年建都850年各个阶段在重点展示门券的同时,都适当配有图片、表格、出土铭文、皇城地域示意图、民间顺口溜等,尽量做到图文并茂,给人以知识性、趣味性,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此次送展的专题荣获了全国门券收藏展优秀专题奖。

07/2/23


冀ICP备06014230
本站Email: menquanyanjiu@163.com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