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券文化学会”好

我是参加门券文化活动的新学,对中国门券文化所知甚少,对券界前贤充满敬意。正因为对人的尊敬、对门券的喜爱,有时引发一些思索。

思考中的一个问题,是门券群众组织的称呼。第一次听到“门券专业委员会”的感觉:这么隆重、这么深奥!联想到了国家政府的组织、科学院的组织。在逐步探访“桃花源”的过程中,渐渐明白了,它类似画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收藏家协会等等群众组织,都是一种文化协会。大部分“门券专业委员会”隶属于收藏家协会,算是收藏活动的一个门类,但是何以不称“收藏家协会门券学会”或者“收藏家协会门券分会”呢?从语音的角度讲,发音更为流畅。从字义的角度看,也更好理解。“专业委员会”无疑突出了两点:一是“专业”,二是“委员会”。我迷惑的是这几个字的使用,是否使轻松的业余的文化活动,变得太沉重,而且有政府性的味道。其实综观二十多年的门券活动,并没有政府化,也都是轻松的、快乐的。是带有娱乐性、艺术性的文化活动。

我注意到新成立的宜宾门券组织就叫了“宜宾门券文化协会”,对此,我非常欣赏,虽然只是减少了一个字,叫起来顺畅多了。更重要的是突出”文化”二字。这也说明宜宾的门券爱好者,更看重门券的文化属性。“协”字则突出了协作、合作、团结的组织精神。

如果叫“学会“怎么样?突出一个“”学”字。学收藏、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学事、学物、学……

门券的群众组织称“专业委员会”已久,自有他生存生长的道理,后学小子冒昧。见解也许可笑,请专家指教。

承德 杨帆

2006.3.25

冀ICP备06014230
本站Email: menquanyanjiu@163.com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