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简介

:收藏本站
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券界动态| |藏券史料| |藏券研究| |门券专题| |古城门券| |燕赵大地| |藏家风采| |给我留言|

“门票王”王凤桐和他的“英雄谱”

“门票王”王凤桐是一名退休党员,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旅游门票。从1992年开始收集门票至今,王凤桐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陕西、山西、宁夏、湖南、上海……,到处都留下他执着的身影。由于在“票圈”里较高的知名度,人送外号“门票王”,可他自己谦虚的说,这名头不过是沾了自己姓氏的光。近日,“门票王”在观看媒体上《永远的丰碑》栏目时受到启发,用党史上的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等优秀代表人物的故居、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的门票编组了一部《永远的丰碑门票专题》。

门票配文字 声情并茂

《永远的丰碑门票专题》装在A4大小的活页夹里,每页有2、3张门票,配上了文字说明,共80页209张,像一本画册。选用的许多门票集美术、书法、摄影为一体,加之制作精美,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门票专题分为革命领袖、早期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争年代的英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楷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六个部分。展示了88个先进代表人物,2个英雄群体,11种中华民族精神。

资料与文献 学习不断

为了制作《永远的丰碑门票专题》,王凤桐除了每天坚持收看电视台《永远的丰碑》栏目,还找到革命人物介绍参考资料309篇,逐一阅读编辑。学习了15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有关文章,其中有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及相关文件、辅导材料等。他还专门去参观了抗日战争雕塑园、中国铁道博物馆、鲁迅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10个博物馆。王凤桐骄傲的介绍,每张门票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专题里的一张“麒麟洞”门票,乍一看以为跟这专题不着边儿,殊不知这是当年关押抗日将领杨虎城的地方。

走访加淘换 查缺补漏

收集门票的过程虽然历经波折,但凭着王凤桐的执着,总能得偿所愿。在收集郑培民的相关门票时,由于郑培民不像其他一些革命先烈,“既没故居,又没纪念馆”,王凤桐绞尽脑汁,曾经几度想要放弃,最终在湖南湘潭寻得了这张令他魂牵梦绕的“珍宝”。王凤桐平时一有时间,就到潘家园、报国寺等古玩旧货市场里,翻捡地摊上的老东西。虽然自己想要的门票会根据品相差别,价格高低不等,但他表示“不管怎么样,看对眼的票就一定能淘换过来”。专题里的这张江姐的票,就是他用了10多张门票加上5元钱才换来的。他还说,那里有很多像他一样喜欢收集门票的朋友,大家互通有无,这部《永远的丰碑门票专题》离不开朋友们的鼎力相助。为了保证专题的完整性,王凤桐总要尽善尽美,“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没能找到瓦窑堡会议的相关门票。”

王凤桐还告诉笔者,像这样的革命题材和爱国主义教育性门票专题,他还制作了《走向胜利——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历程》《我爱北京天安门》等10多本。单是《走向胜利》一部,就收藏了贴片104页、门票426张。这些门票专题曾参加过各种展览和为学生讲党史课,“看过的人没有不说好的”。

作者:胡博

原载:北京新闻网(千龙网北京频道)

2006-05-03


冀ICP备06014230
本站Email: menquanyanjiu@163.com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