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门票8年不辍,办个专刊自得其乐 意外得第一张门票 小林的书房十分简陋,除了桌椅外,房里堆满了麻袋,麻袋里装满旅游门票。小林说,业余时间他都在书房里摆弄门票。 说起收藏到的第一枚签名门票,小林十分激动。“当时市邮局发行冰心明信片、纪念封等邮品。”小林说,作为邮友的他也购买了几套纪念封,寄往北京请冰心女儿吴青及其夫婿陈恕教授给予签名留念,当时随手夹寄了几张冰心文学馆门票,原意是想赠给他们留念的,但半个月后,竟收到两位教授共同签名的冰心文学馆门票。更没想到的是,在一次展览现场,这张签名门票吸引领导与观众驻足欣赏,大家纷纷向他了解这枚签名门票的来源。由此,小林受到鼓舞,逐步进入收藏签名门票的乐趣中。 8年乐此不疲 “收集签名门票,最大的困难不在于门票,而是如何搜集与门票内容相关的名人。”为了能更好获得全国各地旅游门票,小林于1997年1月8日独自出资创办一份名为《常乐集藏 门票专刊》的民间收藏刊物,两月一期。 “把自己办的报纸随同门票、信件一起寄往名人处,这样可提高自己的可信度。”小林笑着说,办报8年来,从没间断过。 为了获得更多有关名人的材料,他开始订阅十多份有关文史的报纸,同时也关注国内大大小小知名人士的各种活动。 2001年11月8日是徐向前元帅的百年诞辰纪念日,当时山西省有关部门举办纪念大会。为确保信息可靠,小林向山西省相关报社邮购了半个月的报纸,得知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少将将出席纪念大会,于是立刻搜集其工作单位地址。“这是最难的一关,在114台里查不到,我就搜寻其工作单位城市的黄页通讯录。”小林说,收藏签名门票是件极辛苦枯燥的事,但收获也很大,看着门票上的旅游景点,自己像神游过一番似的,多畅快。 记者 郑晓玲/文 吴爱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