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券坛史料】-〖网站活动〗: 史海回眸(18)——蚩尤后代—西江千户苗寨

史海回眸(18)——蚩尤后代—西江千户苗寨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5-11-15 查看次数:876; 复制本文地址
河北省:张友仁

图片总大小:3.1MB;最小图片:61KB;最大图片:268KB;


QQ截图20151114154227.png

距今5000多年以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扩张的过程中,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了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

我在2014123日的券研网“券面溯源”系列专题上刊登了一篇《中华三祖与黎民、百姓》文里,有一段描述蚩尤战败后部族部落情况,文中道:“炎帝、黄帝两族共有一百个(数字不必认真)氏族联合在一起,统称百姓(也称百官、百工)。与蚩尤为首的九黎族和苗族,在涿鹿展开了极为惨烈的争夺狩猎和浅耕地带的战争。这次战争是中国最早的、最著名的战争,史称“涿鹿之战”。结果是蚩尤领导的九黎族、苗族战败,蚩尤被杀,九黎族、苗族被迫迁徙到南方的蛮荒地方生存”。

1.png

被俘的九黎族、苗族或被杀或沦为奴隶,其余没有被俘的大部分九黎族、苗族先民,为躲避追杀和奴役,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了躲避战乱,苗族不断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这个充满悲情的蚩尤一支遗族,来到了贵州黔东南雷公山麓,经过几千年的辛勤劳动、开花、结果,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家园——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林荫记》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

2.png

3.png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

4.png

5.png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6.png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7.png

8.png

9.png

西江苗寨的人们因人口众多,良田稀少,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发挥其聪明才智,房屋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方,蔚为壮观。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10.png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11.png

12.png

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13.png

除了吊脚楼外,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14.png

西江千户苗寨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其保存了千百年来苗族的民风民俗习惯,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风情地貌代表。千户苗寨是美丽的,它的古朴豪爽好客的民风。让人留恋望返。

15.png

谢谢收看点评!

 【编辑:林强】

编辑:林强
目前,网友留言共29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5-11-15 01:19:07;  
神话和现实的巧妙结合!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5-11-15 06:21:54;  
善于挖掘历史故事,受启发,谢谢。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5-11-15 06:49:48;  
喜欢这种展示形式!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5-11-15 06:57:12;  
学到知识了,谢谢张老师!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5-11-15 07:20:19;  
长知识。谢谢张老师!
姓名:王学增; 时间:2015-11-15 07:20:48;  
学习欣赏了!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5-11-15 07:34:42;  
历史的追溯与门票的展示相结合,给人以知识和美的享受,呱呱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5-11-15 08:13:06;  
景色秀美,风情浓郁,门券漂亮,学习欣赏了。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5-11-15 08:41:08;  
学习欣赏了!谢谢张老师!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5-11-15 08:45:56;  
图券结合,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美的享受。一部关于苗族的奋斗史,写得精彩!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5-11-15 09:53:47;  
跟老师长知识,看门票养眼睛。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5-11-15 09:54:06;  
美丽的千户苗寨是个好地方,谢谢张老师介绍!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5-11-15 10:08:44;  
学习中华文化历史、欣赏西江千苗寨风光,文字通俗,门券漂亮。
姓名:胡东华; 时间:2015-11-15 13:46:20;  
第一次听说这个景点,有机会一定看一看!
姓名:雨人; 时间:2015-11-15 15:06:50;  
很有特色的民居!!!!!!!!!!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5-11-15 16:24:22;  
精彩的券文,渊博的知识!
姓名:王敬芬; 时间:2015-11-15 17:06:58;  
学习欣赏了!谢谢张老师!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5-11-15 18:47:30;  
历史,故事,风俗......门券魅力所在。谢谢张老师!
姓名:寻波; 时间:2015-11-15 19:16:13;  
美丽的千户苗寨是个好地方,景色秀美,风情浓郁,门券漂亮,学习欣赏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5-11-15 19:17:23;  
读后方知蚩尤与千户苗寨有关系。谢谢介绍。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11-15 20:05:28;  
来龙去脉,追根溯源,谢谢介绍!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5-11-15 20:10:02;  
故事过瘾,门券精典!谢谢介绍!!!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5-11-15 20:12:30;  
拜读了,长知识!谢谢!!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5-11-15 20:27:33;  
欣赏西江千户苗寨风光,融知识性与观赏于一体,文佳票靓。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5-11-15 21:56:38;  
厚重的历史渊源,读来剥茧抽丝,让人敬仰。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5-11-15 22:40:04;  
历史悠久,风情独特,劵美文好!
姓名:章云; 时间:2015-11-16 00:22:49;  
学习欣赏了!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5-11-16 10:28:05;  
门票很美、照片很美、文字很美!
姓名:汪政宏; 时间:2015-11-19 16:10:07;  
这地方真美!一定要去一次!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279092; 今日47200; 昨日77191;
本页访问量:2786232; 今日66; 昨日213; 收录总数:12567721; 今日:19621; 昨日:3189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