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泉州行

泉州行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09-05-07 查看次数:660; 复制本文地址
福建:蔡宝呈



    应泉州券友叶永坤先生之邀,5月2日去泉州参加卡券展活动。受到他的热情、周到、慷慨的接侍,也受到泉州集卡活动中心领导和卡友、券友的欢迎。
    这次展览在集卡活动中心举办,中心虽然地处偏僻、老旧狭窄,但能有一个相对长期固定的场所,在此谈券论卡,交流藏品,举办展览,对集友来说,犹如一个家。中心秘书长陈旭蒲先生,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热情邀我组集门券专题参加国庆60周年展览。虽然卡券藏品不同,但毕竞都是平面纸质藏品,有许多的共同点和相通之处,加上叶先生的穿针引线,所以我也就很快地溶进了他们之间,与到场的券友交流感情,交换券品。参观卡券展品。不知不觉,时到中午,为了赶时间不休息,在叶先生陪伴下,冒着炎炎烈日,出外参观景点。
    先到泉州孔庙,泉州孔庙连同周围绿地,规模不小,也是市民公众活动场所,据叶先生介绍,这里晚上要比白天热闹,尤其夏夜,这里有南音演唱,市内宾馆的住店华侨、港澳台同胞都会特地到这里看演出,丝竹袅绕,琴瑟和鸣,品赏乡音,以解乡愁。孔庙现在收费不给门券,只给简介(见附图),简介您要他给,不要也不给。要收费没有券,对集券者来说,那是最大的遗憾。转了一圈,马上直奔九日山风景区而去。
    九日山在泉州郊区的南安县丰州镇,九日山有“无石不刻字”之说,果不虚传,沿着山路蜿蜒而上,两边的摩崖石刻比比皆是,这其中最有名的是宋代160多年间有关海外交通及祈风石刻13段,记载着当时泉州郡守偕市舶官员一年两度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为宋代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贵资料,亦是我国与亚非国家友好的见证。改革开放以后,九日山迎来了新的中外交流的契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丝绸之路专家考察团三登九日山考察,给予很高的考评,写下的评语和专家的中外签名也镌刻在山石上,为这里古老的石刻艺术增添了新的内容。九日山发行了新门券(见附券),本想在山上能检到弃券,但一无所获。到了灵山圣墓参观时,我们改变了守株待兔的策略,主动出击,向游客去要,这主要得益于叶先生的导游讲解。他积券多年,不但具有券识水平,对于泉州的历史知识也很丰富。我们迂到了几位华侨大学的学生,他们听了叶先生的讲解,主动提出要跟我们一起参观,混熟了他们的门票就是我得了,所以收获颇丰(门券见附图),但遗憾是部份门券有折痕。泉州伊斯兰圣墓,又称三贤、四贤墓。唐代,穆罕默德遣门徒大贤四人来华传教:一贤在广州,二贤在扬州,三贤、四贤在泉州,卒葬于此。因为圣墓会显灵庇佑众生,所以俗称为灵山圣墓。郑和下西洋路过泉州时,曾专门到此行香祭墓,祈求圣灵庇护,墓园有勒石记载。墓园内最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是风动石,石上刻有“碧玉球”三大字。“玉球风动”是泉州的十大景观之一。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文景观,境内还有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不要说一天,就是十天半个月也无法把她游遍,虽说时间短,游程紧,但泉州城市的巨大变化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衷心祝贺她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扬帆远航,达到繁荣发达的彼岸。


                                  责编:丁华能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95316; 今日10847; 昨日12377;
本页访问量:2659307; 今日243; 昨日310; 收录总数:6936183; 今日:4840; 昨日:566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