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刘老说券(68)毛泽东点将创作《生产大合唱》的故事 |
延安门券(见照片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屹立高高的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杨家岭革命旧址门券(见照片二),券面系中央大礼堂,这枚门券虽有残缺,但不影响欣赏。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西北五华里的杨家岭村。中央许多办公单位均在这里。中央领导同志多数亦在此居住。党中央在这里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见照片三,杨家岭革命旧址门券背面)。欣赏这两枚门券,很自然要唱起《南泥湾》:“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南泥湾以前,叫阳湾,那里的水质不好,虽土地不薄,但人烟稀少。自从毛主席召开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王震领导三五九旅奉命进驻阳湾,引来九龙泉水,改良土质,人畜饮上了甘甜水,还搞起了稻田,阳湾改变了模样,昔日的山沟,变成了米粮川。毛主席到那里视察之后,高兴的给阳湾改名为南泥湾。贺敬之和马可创作了《南泥湾》这首歌曲,它以优美、动人的旋律,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热情地歌唱了三五九旅的垦荒战士,一直传唱至今。
《南泥湾》唱完了,接着给朋友讲毛主席点将创作《生产运动大合唱》的故事。 1938年10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武汉后,逐步将主要军力转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国民党在日本帝国主义诱降面前,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停发八路军,新四军经费。陕甘宁边区的机关、部队、学校的物质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边区军民几乎到了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菜、没有鞋袜、没有被子的地步,就连毛主席作报告,也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就在这紧要关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道做出决策,自立更生,克服困难,于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动员大会,发出“加紧生产,坚持抗日”的号召,毛主席还倡导“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并题词。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展起来了。 一天,毛泽东和李昌、赛克3人在中央机关食堂同桌进午餐。席间,毛泽东指出:延安的文艺家应当用文艺作品来反映“大生产运动”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赛克呀!你要以‘笔耕’的形式来参加‘大生产运动,你也可以拉帮手一起搞”。 赛克心领神会。延安的“大生产运动”热火朝天,处处繁忙的景象,更给赛克莫大的压力。恰值此时,冼星海来到赛克身边求词,并说:“赛克,你写个厉害的!”赛克心想,帮手找上门来了,于是对冼星海说:“什么厉害的呢?冲啊,杀呀,前进呀,已不少了。毛主席点名道姓的将我军了,还让我找帮手呢!你来得正好,咱俩就共同‘笔耕’目前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吧,值得歌颂,有历史意义。”冼星海右手攥拳向空中一甩说:“就这样定了,你先写吧!”赛克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进入了写作状态。几天后,赛克的《生产大合唱》词稿出来了,跑向冼星海屋子,把稿甩给冼星海:“你验收吧!”冼星海急忙拿起词稿阅读起来:“很好!分春耕、播种与参战、秋收和丰收四场,我很满意。”冼星海拿到词稿也闭门谢客,整整用了六天时间,就完成了谱曲,而且还有很大的创新,表现解放区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抗战生活,音乐具有民间风味,合唱粗犷质朴。成了一曲名副其实的《生产大合唱》。1939年3月21日,鲁艺师生在陕北公学礼堂预演,冼星海亲自指挥,盛况空前,获得成功。并得到毛主席的夸奖。接着大合唱又陆续上演了几场,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奠定了抗战音乐经典地位。 《生产大合唱》中的《二月里来》(见照片四)是第二场播种时的一段独唱,也是这部大合唱最受欢迎的一段,常被作为独唱曲目。“二月里来呀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指望着今年收成好,多捐些五谷充军粮......”,是支优美的抒情歌曲,而且有田野风味和民族色彩。这支歌曲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至今传唱不衰。笔者亦收藏有《二月里来》这首歌曲的老唱片。
毛主席的点将,赛克、冼星海带了好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又给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广大文艺界立刻掀起创作热潮。以融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综合艺术形式的优秀作品有路由、安波的《兄妹开荒》和马可的《夫妻识字》。以优美、动人的旋律,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热情地歌唱三五九旅的垦荒战士的《南泥湾》成了脍炙人口的名曲。《边区十唱》又称《大生产》是音乐家张寒晖到甘肃华池县采风,被当地军民热火朝天的生产劳动场面所深深感染创作的歌曲。1964年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被采用,更名为今天家喻户晓的《军民大生产》。光未然、冼星海闻名世界的《黄河大合唱》和贺敬之、马可等的《白毛女》中百唱不衰的《北风吹.扎红头绳》等等,也都是那个时间创作的优秀曲目。 有了毛主席的“点将”这块奠基石和《讲话》这座里程碑,才能够在那个生活条件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开创出文艺繁荣的新局面! 【编辑:王建】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王建 |
目前,网友留言共15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5-09-21 04:42:16;
要环境宽松 才能有好的东西出现。如文革的百般禁锢 独竖一帜 那就死水一潭了。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5-09-21 05:37:25;
没有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很难坚持到八年抗战胜利。谢谢刘老的精彩故事。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5-09-21 07:00:08;
拜读了,谢谢介绍!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09-21 07:32:54;
在延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经济基础。
姓名:雨人; 时间:2015-09-21 08:11:00;
拜读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5-09-21 09:29:54;
图文并茂故事好。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5-09-21 14:50:17;
谢谢刘老介绍!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5-09-21 15:05:07;
赏陕西门票,听延安故事,真亲切。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5-09-21 15:55:26;
刘老辛苦啦!好故事!!!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5-09-21 20:43:52;
谢谢刘老介绍!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5-09-21 21:14:42;
谢谢刘老介绍!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5-09-21 23:38:16;
谢谢刘老介绍!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5-09-22 17:37:31;
图文并茂,谢谢刘老介绍!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5-09-22 22:34:44;
好故事,学习了!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5-09-24 16:55:31;
谢谢刘老介绍!
|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
整站访问量:55270115;
今日38228;
昨日77191; 本页访问量:2786202; 今日36; 昨日213; 收录总数:12565697; 今日:17598; 昨日:31894; |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