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门票呼·书签呼

门票呼·书签呼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5-09-13 查看次数:621;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193KB;最小图片:10KB;最大图片:18KB;


 我是一个门券收藏爱好者,在这些年开展的交换、购券活动中,本人尤其喜爱塑料类门票。塑料类门票大多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八十年代初期,它与文革时期的语录券及豆腐块小字券有天壤之别,因文革时期的语录券充满严谨的政治色彩,豆腐块小字券过于苍白,没有美感,虽然,它们的出现也曾代表着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文革语录券,因多数不属于旅游门票的范筹,故开始是不受券界欢迎(指早期)。而塑料类门票出现,它打破文革时期的那种禁固,以明快的色调,充分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旅游风物,与语录券、小字券形成的鲜明对比,很快成为券界宠儿及个别大腕追逐的珍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券识的增长,在交换、市场上淘券、网购活动中,慢慢对塑料门票中有些冠以 “旅游留念”、“参观留念”、“游园纪念”等“塑料券”称号的塑质及纸质藏品表示疑问,从它们构图及个别票图上的文字看,和同时期发行塑料门票相近似,但经分析对比等,个人认为属书签多些,只属于旅游产品范筹。现将我这些年收集到,又怀疑为书签藏品分如下几方面,作展示对比,梳理理其实质,正其门票还是书签之身份。

在讨论这题目前,首先要分清楚门票和书签两者关系。门票(包括赠券、招待票等景点认可的票证)是景点及场馆的入门凭证,当然是在进入景点及场馆时在相关地点售卖,属有价证券。而书签大数在景点的旅游商场、书店内有售,只是旅游纪念品的一个种类,不能作门票使用,也不属有价证券。

  一、旅游留念、参观留念是门票还是书签

     1、正规的塑料门票特征:指由旅游风景区(点)、博物馆、遗址等相关部门负责印刷发行的,是实用的进入风景区(点)入门凭证,在大多数票面上印有相关景点名称及图案外,正规的门票上必有存根、副券、门票、游览券、参观券等文字要素,最少是有其中的一项以上文字出现才算符合真正门票的特征,更严格一些的门票上还印有票价、每券一人、流水编码、无副券、剪角、打孔作废等信息,如下图一、图二、图三所示,真门票也。

          有副券、票价、只限一人等信息特征的门票。

                有门票副券、打孔作废等信息特征的门票。

有副券、流水编码等信息特征的门票。

     2、近似门票的“旅游留念”书签:由于此类书签和正规的塑料券,在外形看比较接近,除正面图案上印有“旅游留念、参观纪念”及景点名称文字外,根本没有门票上必有的存根、副券、门票、游览券、参观券等文字特征,更有一些人,特意在书签上人为地打孔、剪角,刻意造假,求卖个好价钱。就是这几个字,给大数券人们发出一个错误信息,或者说,有部分人甘心认为印有“旅游留念、参观纪念”文字的就是门票,却不愿意接受“旅游书签”这个现实。因这类书签在各地都用,种类多不胜数,故列出几枚图案供大家参考。

                                 

 

以上四枚非常近似塑料门票类形的“旅游留念”塑料书签,也很容易使人误认为门票。

                 

    这枚北海银滩是广西北海市的著名海滨旅游景点塑料片,正画面上除景点名称外及左上方被人为剪去一角,没有一点门票的特征。

     二、图案相同或几近的门票和书签

  这类图案相同或非常接近的门票和书签出现,各时期都有出现,估计是出自同一的设计者,为节约成本考虑,由景区统一负责印刷发行的产物。该类形图案非常接近的门票、书签有塑料和纸质品两种材质出现,如你没有见正式门票之前,你定会将书签视为门票,因书签精美的图案,再加上塑料材质这个原素,故人们很容易会发出误判的信号。如此时将同图的门票、书签放在一起看,再一对比,谁是谁非马上就明白。因真正的门票上具备其特有要素,而书签上没有门票的特征。再加在印刷着色上有一定的区别。

                                  

    此门票和书签画面图非常相近似,只是材质不同,左边的门票是纸质,右边的书签为塑料。

 目前,同图的门票、书签,我手上只有广东惠州西湖及韶关丹霞山二种券,估计各地都有不少这类藏品。另,现今展示的这枚丹霞山门票,原本我也不相信是门票的,从画面上看只有“丹霞山留念”的中英文字样,没有上述的门票特征,不具备门票特有的要素(见图),但又留下明显撕去副券的齿痕,一时迷惘。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券友处见到此票的全品券才正式相信是门票。

                          这枚塑料券品没有副券,但留下撕去了副券明显的齿痕。

                             上图是名称相同又非常近似的齿痕书签。

    三、红色题材类游园纪念品

    此类形藏品大多出自国家重大的节庆纪念日,举办庆祝活动时发行的纪念品。记忆中,此类游园纪念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比较多,在国家重大节庆到来时,全国各地都有举办庆祝活动及发行的游园纪念品。据知,该类游园纪念品除在相关景点出售外,过别地方在新华书店也有售,现今在收藏市场上也不时会见到,一般价比高。按实说,此纪念品从题材、设计、印刷等各方面都非常精美,属红色专题类,深受藏友们喜爱,这是不争的是实,在组集上用它作一些补充点缀,也是可行的。如果,硬是将其冠以“门票”之名,那实属自欺欺人了。

                            

    以上几点,本人经这些年集券过程中只是发现一些问题,也不反对券友用“旅游留念、游园纪念”等藏品组集,相反,如能巧用此题材,实有画龙点睛之妙。现整理成文,实属个人见解,谨作抛砖引玉,供大家研究探讨。

                                                                      广州:何锦雄

                                                                    201596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1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5-09-13 02:26:05;  
何老师的观点,赞一个!!!
作为旅游纪念品的书签,自己玩赏无可厚非。可用它作为(或冒充)门票组集参与各种券展,那就有失公允不太道德了。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5-09-13 05:35:30;  
一篇塑料券识教材,获益匪浅!谢谢!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09-13 07:03:07;  
是否有游览纪念字样,而无其它门票特征的门票?
姓名:万钢; 时间:2015-09-13 07:52:48;  
受益匪浅,赞!!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15-09-13 08:30:40;  
赞!!!长券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5-09-13 09:23:47;  
分析有道理,赞!
姓名:寻波; 时间:2015-09-13 10:00:25;  
一篇塑料券识教材,获益匪浅!谢谢!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5-09-13 15:03:40;  
基本同意本文的观点,但也有一些景点曾用书签代用过入门的凭证,如我地凤翔东湖就有一套塑料书签代用过门票,当时我就住在东湖内的某单位。因此还应另列一个类别——书签代用门票,但必须务求真实,以免混淆视听。(东湖书签代用门票图见本网论坛)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5-09-13 15:54:53;  
非常赞同何老师的观点!
姓名:龙小平; 时间:2015-09-13 16:20:11;  
确有一些景点曾用书签代用过入门的凭证,因此还应另列一个类别——书签代用门票,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09-13 17:40:29;  
文题应是“书签”吧?包括文中的“书鉴”也应为“书签”。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5-09-13 19:39:18;  
学习了,门票应有其本身的特征。也确实有过书签代用入门的凭证的,应另立一类,但一定要有证据。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5-09-13 20:08:20;  
增知矣!为何老师点赞!!!……求真乎?打假乎?藏界自欺欺人的事多去,云山雾罩的,仁智各见,焉能概全……何老师的分析图文明晰,对券友提高门券鉴(欣)赏水平大有裨益……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5-09-13 21:56:00;  
分析的很有主见!对于吃不准的书签或书签式样的门券,确需慎重考究!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5-09-13 22:26:47;  
赞!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5-09-13 22:29:00;  
学习了。谢谢何老师。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5-09-13 23:12:36;  
回赵义方老师:文中标题是“门票呼、书签呼”,是我大意出错了,对不起,我灰提请网站修改。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5-09-13 23:28:49;  
回张景生:对于有过别景点出现书签代门票一事,过去在其他网站上听说过,估计是暂时性的行为,因本人对此事没有遇到过,实不了解,手上也无相关的实物资料,故不敢妄言,见谅。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266387; 今日34508; 昨日77191;
本页访问量:2786193; 今日27; 昨日213; 收录总数:12564052; 今日:15955; 昨日:3189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