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佳券赏析〗: 门票上的名画(27)《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

门票上的名画(27)《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5-08-24 查看次数:914; 复制本文地址
陈涛

图片总大小:219KB;最小图片:30KB;最大图片:76KB;


proxy_缩小大小.jpg

意大利博洛尼亚 法瓦宫2014年门票

proxy (1)_缩小大小.jpg

 

日本神户市立博物馆2013年门票

 

   【画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作者】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荷兰)

   【年代】1660—1665年

   【尺寸】 44.5X39cm

   【材质】布面油画

   【馆藏处】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 The Hague

     这幅画是十七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大师维米尔的重要成就,这张画以神秘的黑暗为背景,衬托少女侧身回眸,欲言又止容貌。与达·芬奇《蒙娜丽莎》齐名的杰作。画中女子的真实身份,亦如《蒙娜丽莎》一样,是一个千古遗谜。

    对于此画,引用一下两篇文章:

   文章一

    她只向我们转过来一秒,只足以让我们记住她的样子,也只足以让我们知道:这是多么独特的画面,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这画面也不是要让我们看到的。在她转头而去的一刻,这少女望向我们的一眼,亦然。我们甚至不知道她是谁。当然,以后,我们也许能想象出一整本小说,从这神秘的幻影推断出整个一生,但这些现在还没有发生。此时,这个画面制造出稀有的感觉:神魂颠倒。

    由此,模特的身份这个问题不重要,她的不知名反而令人觉得舒服: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名字,也会让我们开始思考,并跟历史联系,抑或至少联系某个人的特定历史。但是我们这里面对的不是一个肖像,而是维米尔画的一张面孔,一张完全自在、自为的 面孔,不与其他任何东西产生联系。一切都不重要,除了我们此时此地的所见。画作之外的生活,可以暂时抛在脑后。

    如果真和现实有一丝牵挂, 不是因为我们进入了梦的世界,而是因为画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现实的升华,消散了日常的经验。这次相遇万中无一,没有任何先兆和后果,简单直接,出人意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以前,那些压在我们心上的想法,现在毫无踪影,以后才会出现。我们可以松口气,因为不用费尽心力、绞尽脑汁去思考这幅画可能 的意义,别的地方肯定要这么做。画作打断了我们的思绪。它改写了自然的秩序,仿佛时间可以放缓,足以让我们抓住某些东西,某些以往会从我们手中流逝的东西。

    维米尔的画可以将所有与自身冲突的事物放在一起。互相冲突的行为,常常会让我们之中有些人感到分裂或是瞻前顾后;现在,出现在面前 的,是一幅真实的画面,却与我们知道的一切都截然相反。黑色背景,常常用在宗教作品中,现在表现出画面的永恒。以肩部为界线,这模特姑娘要与世界摆脱任何 联系,接下来她会完全忽视世界的存在。

   即使如此,这幅画似乎要动起来,少女的面容似乎会悬在空中,包围着一层光辉,但这光辉却没有映射出 五官更多细节。它们的轮廓仍然模糊,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而是因为时间还没有在其上留下它的痕迹。我们所能记住的,就是它们的完美、匀称,和它们的漠不关 心。画看起来很新,仿佛没收到任何影响。女子没有过去。她就在这里,毅然决然地,要与一切拉开距离,包括时间的流逝,她将永葆青春。

   她的双唇微启,正要说话。或者也许我们太冒失了,没有什么能证明这一点。这可能是她自然的表情。我们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个词语刚刚掠过她的双唇,或者这就是她脸 上习惯的样子。空气开始在画面中流动,是她在呼吸。只是一次呼吸。如果必须详细描述,我们可能会说那是粉色的,就像整个嘴唇和柔软的双颊。这温暖的画面。

    这少女带着沉重的珍珠耳环,它是不是暗示少女轻佻的过去?它不仅仅是符号般的配件,也不可能只不过是一个用来向别人炫耀的装饰。它本身意义重大:这自然的造物,透明纯洁,是光和几何的联合。画面以这珍珠为中心展开,仿佛它就是原子核。维米尔像建筑师一样处理光,珍珠就是他的铅垂线,少女头巾上的皱痕就是柱子上的开槽。

   大块颜色让这个画面充满自己的结构感。画笔和画布之间的接触并非大开大合,但又没有暗藏笔锋;画面中无处不体现无限的精妙之 处,塑造着它们潜在的结构。少女在被描绘的同时,也被雕塑了。她的脸就是一颗珍珠。维米尔肖像的魔力还体现在两个主色调上:蓝与黄;他的大部分画作中都有这两个颜色。表现让人们看到世界的光时,这两种颜色同样强烈。但它们彼此相对,世界被它们切分为对立的两边,在时间开始时,这分割就已完成;创世纪中讲到 光明与黑暗的分离,这可能就是用来标明黑与白的根本对立之建立。但在人类世界中,这大地与四季的世界中,这分分秒秒前行、时间不断改变的世界中,绝对的颜 色和原则呈现出更多存在细微差别的形式,不同颜色互相演变,配以难以察觉的微妙。蓝,冷色调,让人想起天空无垠,暗示无法达到。显然,它栖息于无法触碰之 世界。我们无法拥有蓝色之物,只能凝视,知道它虽在这里,却难以触及。从黎明初现到夜幕降临,它覆盖所有的阴影,直到沉入黑暗。至于黄,它放射太阳的力 量,传递热和光和新的开始的能量。合二为一,黄和蓝产生绿,世界上所有的风景都诞生于其中。

     少女头巾的蓝色中有黄色小斑点,黄色布料上的小片蓝色如同小片的冰。但这两种颜色从未混合。时间停止前进。少女站在奇迹般保留下来的空间中,绿色尚未从中诞生。历史陷于停滞,它正在重新创造自己。【译自《How to Look at a Painting》by 郑柯-Bryan

 

      文章二

    解读维米尔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艺术情结

proxy (2)_缩小大小.jpg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卢森堡/英国)以17世纪荷兰画家杨·维米尔(Jan Vermeer)著名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又名《包头帕的少女》)[图一]的创作为线索,讲述画家维米尔和少女葛瑞(Griet)之间的爱情故事。影片制作明显受到维米尔及其绘画的启迪,真实细腻地再现了画家的人物性格、生活环境和艺术创作,艺术家、油画作品、影片风格三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一、剧本

    画家维米尔生于1632年,四十三岁过早辞世。维米尔的油画幅面较小,多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具有抒情诗般的意境和纪念碑式的画面效果。其存世油画经鉴定只有36幅,油画代表作有《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读信的少女》、《画室》等。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尺寸46.5×40㎝)创作于1665年,描绘一个少女侧身回眸欲语的瞬间姿态。这件肖像作品属于那些我们一见之后永难忘却的女子肖像之一,但凡谈到维米尔,人们立刻想到的便是这副油画。

    20世纪90年代,美国女作家崔西·雪佛兰被维米尔的艺术风格所吸引,立志看遍维米尔一生中所完成的36幅油画真迹。当她看到这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油画时,灵感突现,决心将其改编为小说。小说一经出版,立刻在美国图书排行榜上占据高位,大获好评。当英国导演彼得·韦伯看过这本根据名画改编的书后,为其故事情节所打动,立刻决定将其改编为电影。

    影片讲述了少女葛瑞特出身贫寒,为了生计到画家维米尔家做女佣。在这个看似富有的家庭里,岳母威严精明,主掌家务;妻子世俗虚浮,完全不理解丈夫的艺术;维米尔则像一个落落寡欢的隐士,埋头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葛瑞特开始协助维梅尔画画,给他提供意见并激发了维米尔的许多创作灵感,慢慢两人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微妙变化。但由于地位的悬殊,葛瑞特最终被多疑妒嫉的女主人赶走,嫁给了一个屠夫的儿子……

    影片中的维米尔性格内向,心如止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维米尔这种平静的心理特征,我们在其多幅油画作品中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可以说维米尔的才华是在宁静中增长起来的,而这宁静,正是画家通过他的设色和布光而使我们领会到的。这位艺术家能够在时间流逝中抓住静穆的一刻,把他固定下来。他超然物外,以便使他的艺术保持至纯至洁的品德,在他的绘画里,无处不是亲切、专注、静穆。也恰恰是静穆,构成了影片的叙事风格:故事在细细展现,情感在逐步升温,镜头在慢慢推移……所有这一切,恰如维米尔的性格和他的绘画作品,两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一切显得是那么的和谐。

   二、影片摄制

    影片不仅以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创作为故事蓝本,更重要的是,影片在灯光、摄影、置景、道具、服装等方面充分借鉴了维米尔的绘画信息,为我们展现了十七世纪荷兰各城市阶层的生活面貌,重现了画家的工作、生活环境。

    由于维米尔的油画作品记录了画家工作室的大量原始信息,所以片中基本还原了维米尔的画室场景及其绘画过程。在片中,导演不厌其烦的介绍了维米尔的绘画技艺,为观众展示了他是如何制作颜料、如何借助托腕棒绘制油画,以及他漫长严格的作画过程。为了展现维米尔的艺术创作,影片讲述了油画《持水壶的少妇》[图二]的绘制过程,并且维米尔创作的灵感与模特皆来自少女葛瑞特。与原画一样,模特儿葛瑞特站在窗边,柔和的光线自左边的窗口射入,背景墙上挂着陈旧的大地图,整个房间显得温暖、清新和宁静。影片中各种人物服装也是以维米尔的油画为创作蓝本,影片中画家妻子的服饰与油画《坐着弹古钢琴的女子》基本一样,妻子戴着珍珠项链,古钢琴上装饰着风景画,背景墙上也挂着同样内容的油画。画家的服饰也与油画《画室》中的打扮一致,身穿白衬衣,足蹬长筒软靴,地板也依样铺成黑白棋盘格。在道具方面,影片更是直接用维米尔的油画说事,影片里维米尔家粗壮淳朴的厨娘,其穿着打扮根本就是《倒牛奶的女仆》中的主人公,而这副画就挂在画商的身后。在片中油画《用珍珠项链打扮自己的少妇》(55×45㎝)也放置在画架上、餐桌前供人细细的欣赏评论。特别指出的是,画家可能曾利用现代照相机的前身“暗箱”,来探索在画面上表现光、色和空间的课题,这个道具更是在影片中显得至关重要,被写上浓重的一笔。

proxy (3)_缩小大小.jpg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17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5-08-24 07:40:48;  
全方位地解读了《戴珍珠项链的少女》的作者和绘画技巧。谢谢介绍!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08-24 07:51:19;  
名画引出了一部电影,和谐的统一。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5-08-24 08:11:39;  
详细的介绍。谢谢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5-08-24 09:27:01;  
动人的一瞥!
姓名:胡保平+0请;25; 时间:2015-08-24 09:38:44;  
名画作品,配以鉴赏文章,才能使我们领悟其中的神韵。
姓名:雨人; 时间:2015-08-24 09:39:29;  
欣赏了!!!!!!!!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5-08-24 10:02:26;  
地道的解读文章,学习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5-08-24 10:12:44;  
欣赏了!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5-08-24 11:10:27;  
解读详细,谢谢介绍!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15-08-24 16:41:54;  
欣赏。饱眼福。
姓名:杨帆; 时间:2015-08-24 17:37:01;  
每一篇都看,
很好的课堂1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5-08-24 17:45:03;  
陈先生家藏“外国少妇、少女”真多!收集不易呀!赞!!!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5-08-24 19:40:02;  
欣赏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5-08-24 22:17:44;  
欣赏了。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5-08-25 19:12:31;  
一幅名画,一次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5-08-25 21:57:16;  
全方位的解读,才能使我们领悟其艺术中的神韵。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5-08-26 07:05:33;  
欣赏了。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262355; 今日30485; 昨日77191;
本页访问量:2786181; 今日15; 昨日213; 收录总数:12562381; 今日:14288; 昨日:3189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