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佳券赏析〗: “山海”到“嘉峪” 长城如龙券如书

“山海”到“嘉峪” 长城如龙券如书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07-05-28 查看次数:383; 复制本文地址
周贵保

图片总大小:1.1MB;最小图片:141KB;最大图片:443KB;


“不到长城非好汉”,世界文化遗传万里长城是绝对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然而,长城从渤海边开始,穿越京津、冀晋、蒙陕、甘宁诸地,基本上沿祟山峻岭走向,大多分布于边远荒漠地区。欲自“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或辽宁省丹东市虎山长城)开始,直至“天下雄关”嘉峪关,即便是到三、四十处主要的长城关口、镇缄、城墙、墩堡和烽燧一一登临游览,参观抒怀,对于一般旅游爱好者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要坚持一辈子。

多年来,我虽然几次乘火车去新疆,路过嘉峪关,但都未能下车登城,只是远望寄情,遗憾于怀。

最近,到甘肃公干。我特意乘汽车经武威、山丹、张掖西行。看着那逶迤百里的长城,历经沧桑,满面风尘,有的倒下了,有的残缺了;然而,有的还屹立着,以那特有的苍凉悲壮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衬托着今日河西走廊的辉煌,真是思绪百端,感叹万千。

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夜宿嘉峪关市区。第二天一大早就直奔嘉峪关。穿闸门,走城墙,登关楼,抚御碑。近距离接触了‘万里长城第一墩”,一鼓作气爬上了陡峭的‘悬壁长城’,仔细参观了“长城博物馆’,品味丰富的长城文化。屈指算来,自二十一岁因赴东北实习而得便参观山海关,四十余年来,头脑里始终装着‘万里长城’.出差顺道登城,访友不忘探关,天长日久,积累下来,万里长城的主要关口、城楼和代表性城墙基本都看到了,可以说是人生一大快事。

与此同时,我收集的长城门券也日见丰富,至今已有百余枚,涵盖了大多数的长城关、口、台、楼。汇集相关资料,实在是一部精彩的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地理、军事史书。细细品读,收益非浅。八达岭长城门券开发较早,从普通的单色印刷、配有英文“I HAVE MOUNTED(或CLIMBED)  THEGREAT  WALL’的五角券到几十元的镶嵌铜质24K镀金徽章纪念门票,品
种多,取题广,勾勒出逶迤于群山之中的金色巨龙、京畿锁钥。较为有特色的是辽宁绥中九门口长城和甘肃山丹长城陈列馆门票。前者以淡绿为底色,视角高敞,水门居中,长城依势盘旋升腾,全景一览无遗;后者以国画“汉明长城’为主图,古老而顽强的土长城挺立在中央,起伏的祁连山延伸而去,大道从豁口穿过,骆驼从右下角缓缓走来。这枚门券恰当地反映了山丹地区长城的地理特征和时代信息。而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嘉峪关门票。夕阳照耀下的金色关缄,远景的白色雪峰,近处的黄色沙地,尽现雄关的宏伟气势和辉煌历史。望着它,
仿佛看到了塞外风光,仿佛听到了金戈铁马。这是一枚设计好、印刷也好的长城佳券。

作者联系地址:(200051)上海市中山西路1030弄22号601室

   (券图提供:王建池)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6359989; 今日4002; 昨日20104;
本页访问量:2759334; 今日9; 昨日240; 收录总数:9983844; 今日:1256; 昨日:5993;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