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佳券赏析〗: 心灵的震撼

心灵的震撼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大包干纪念馆门票欣赏
显示日期:2007-03-25 查看次数:356; 复制本文地址
陕西:林延军

图片总大小:61KB;最小图片:30KB;最大图片:31KB;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率先突破的。1978年,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创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1978年冬天,小岗村这个只有20户人家的生产队,划分4个包干组。干了不多天,组里又产生了新的矛盾,于是每个组又“发叉”,全队又分成了8个小组,每组只有2-3户,差不多都是一个门儿的,有的是父子组,有的是兄弟组,可是没干几天,又有吵架的,还是干不好。一天夜里,生产队召开社员会解决矛盾。会开到快天亮了,矛盾也没解决好。于是有的社员说:这样干不好,干脆包干到户,大家一致表示同意。生产队副队长阎宏昌说:“如果大家能答应我两个条件,我就同意包干包到户。第一,夏秋两季打的头场粮食,要先把国家的公粮和集体提留交齐,谁也不能装孬种;第二,我们是明组暗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对上级和队外任何人讲,谁讲谁就是与全村人为敌。”有位老者说:我看再加一条,今后如果队长因为让我们包干到户犯法坐班房,他家的农活由我们全队包下来,小孩由全队养到18岁。大家异口同声表示同意,并赌咒发誓按这三条办。于是,连夜抓阄分牲畜、农具,丈量土地,一个早晨就全部分好了。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小岗人不说,邻队的社员也能看得出来,别的队干活都是一帮帮的,只有小岗是一家一户,公社听到邻队反映小岗“单干”了,赶快去调查,果然不错。问他们:“叫你们大包干到组,你们咋到户了?”“组再小,哪怕两三户,也是集体的,户就不同了。”于是硬性叫他们并到组里干,不干就不发给种子、肥料、耕牛和贷款,可是,小岗群众不管你好说歹说,死活硬是不并,僵了好长时间,影响了春耕生产。4月初,县委书记陈庭元到小岗检查工作,公社干部向他汇报小岗群众自发“分田单干”,“搞资本主义”。陈庭元与公社干部一同到队里了解情况以后说:“他们已经穷‘灰’掉了,还能搞什么资本主义?全县有两千多个队,就算这一个是搞资本主义,也搞不到哪里去。

已经分到户了,就先让他们干到秋后再说吧!”就这样,小岗队的包干到户幸存下来了,大包干开始由组到户。

由于包干到户任务更明确,生产更灵活,方法更简单,利益更直接,优越性更大,效益就更高。到年底,小岗生产大丰收,这个合作化以来23年中从未向国家贡献一斤粮食的“三靠队”,1979年包干到户一年,第一次就向国家贡献粮食65000斤,油料20000斤,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第一次留储备粮1000多斤,留公积金150多元。

农业丰收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参观”的人来了,他们总是像接待客人一样,捧出炒熟的花生、瓜子。客人问:“今年够吃不够吃?”他们总是指着满满的囤子、圆鼓鼓的“草包”,自豪地说:“看!这不都是粮食,过去队里的仓库也别想有这么多!”。

当小岗人正为包干到户兴高采烈的时候,包干到户的“吸引力”却给他们带来了“麻烦”。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干了一年,谁也没有去总结它,更没有人去宣传它,在县里整理的一些材料中偶尔出现小岗的例子,也都被谨慎地删去了。但是这里的情况却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在那些穷困地方很快传播开了。在梨园公社一些和小岗情况差不多的生产队,小岗已经成为群众议论的中心。他们说:“同是一个政府领导,小岗能干,为什么不叫我们干呢?”尽管公社三令五申,讲得严厉,不准包干到户,可是秋种时,有的地方还是采取“瞒上不瞒下”的办法,学习小岗了,群众一夜之间就把田划开了,把牛分好了,鸡一叫就下地种麦了。这年秋种时,凤阳全县有1/3的生产队在暗暗地学小岗,许多包干到组的生产队,在向包干到户“滑”。梨园公社领导怕惹出“祸”来,叫小岗队从“包干到户”再拢回到“包干到组”。小岗农民群起反对,坚决不拢;公社领导一再做工作,硬要强行收拢,群众坚决不干,于是纷纷跑到县里找领导说情。

由于压力太大,县委有些干部也发生了动摇,12月27日,他们把小岗生产队副队长阎宏昌找到县委党校,对小岗搞包干到户进行批评。阎宏昌反驳说:我们搞包干到户不仅是县委领导同意了的,还是地委领导批准的,你们如果不信,可以马上打电话问地委书记。电话接通地委后,地委书记王郁昭明确表示,小岗生产队搞包干到户是经过你们县委和地委同意的,压力再大也不能动摇,不能再合并起来。省委马上要召开农村工作会,到时候,我找你们谈。

1月24日,正当小岗农民在紧张不安等待上级领导表态的时候,万里来到小岗生产队,万里下车以后,二话没说,挨家挨户看了一遍,只见各家各户能装粮食的东西都装得满满的,有的屋里放不下,放到外边埋蓄起来了。万里看过之后,高兴地对小岗干部和群众说:“你们这样干,形势自然就会大好,我就想这样干,就怕没人敢干。你们这样干了,我支持你们。”当有的社员说“现在有人批我们小岗‘开倒车’”时,万里当即表示:“地委能批准你们干三年,我批准你们干五年。只要能对国家多贡献,对集体能够多提留,社员生活能有改善,干一辈子也不能算‘开倒车’”。这对多年吃够“左”的苦头的小岗农民,是个莫大的支持和鼓舞。他们听到万里这句话,高兴得快蹦起来了,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有的社员顾不上再与省委第一书记吐心声了,急忙回家炒花生。他们一边把炒好的花生送到客人面前,让大家共享丰收之果实,一边一把把地往客人的大衣兜里装。此景此情,万里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语重心长地对随行的地、县负责人说:“咱们不能再念紧箍咒了,你们说是不是?”一位乡干部问万里:“别的地方要学习小岗搞包干到户可中?”万里说:“可以,只要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哪个学都行!”

万里小岗之行,肯定了包干到户,使凤阳县的大包干责任制,在进一步完善中迅猛发展。1979年仅仅一年的时间,就摘掉了逃荒要饭的帽子。

大包干,结束了凤阳人民六百年来的讨饭历史。

大包干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起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引发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目标的体制改革和创新。

2005年6月19日,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专门为大包干建立的纪念馆举行了开馆仪式。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题写了馆名。

该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齐康教授进行整体设计,整个纪念馆投资300多万元,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馆内分为主展厅、多功能厅、副展厅和餐厅等。纪念馆通过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群雕等多种手段展示了《抉择》《追梦》《关爱》三大主题内容,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客观记录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各界人士对大包干的关注和支持。

《大包干纪念馆》门票,正面左边为票根,右边为副券,均为暗红色。中间为纪念馆外景,在蔚蓝的天空上书万里同志题写的馆铭“大包干纪念馆”。正面总体设计简洁明快。寓意:打开大门(暗红色的票根和副券)迎来美好的生活。

票的反面设计更是让人心灵震撼。反面与正面的结构相同,为左副券右票根与正面相对应。中间主图为当年18户农民按下鲜红手印的画面,个个人物神情严肃、庄重,背景为印满鲜红手印的“生死文书”。主图右边短短的几行文字是此票的点睛说辞“1978年11月24日晚,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了“大包干”,此举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反面通体暗红色,给人身临其境好像也成为其中一员的感觉。

将该票正反面整体观看,先反面再看正面,真是生动的表现了“大包干”的作用、后果“此举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中国农村迎来了美好生活!

2007年3月15日星期四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2601548; 今日1474; 昨日13657;
本页访问量:2635971; 今日2; 昨日350; 收录总数:6582762; 今日:338; 昨日:3841;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