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佳券赏析〗: 如何编组门券展览专题

如何编组门券展览专题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07-03-01 查看次数:524; 复制本文地址
北京:陈祥明

图片总大小:17KB;最小图片:17KB;最大图片:17KB;


我收藏门券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原来主要按地区分类整理,后来逐渐转入按专题分类。从1993年以来,我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整理出80多个门券专题。先后62次参加全国和北京地区举办的门券展。1994年、1997年我编组的《天安门广场》、《近代史迹寻踪》两个门券专题,先后在成都、南京举办的全国门券收藏展中荣获特别奖。2003年我编组的《北京历史寻踪》门券专题,在重庆举办的全国门券收藏展中荣获优秀专题奖。今年5月又在北京报国寺举办的全国烟标、邮品收藏博览会上展出了《长征精神永放光芒》门券专题,受到好评。下面我结合两个专题展品,介绍如何编组门券展览专题,供大家参考。

(一)门券专题的选择

选定什么样的专题参加门券展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选定一个好的专题是参展成功的一半。我选题有这么几个原则:

选题要紧跟形势,有时代感。1993年12月,我在毛泽东诞生一百周年推出了伟人毛泽东的足迹》门券专题,参加北京市在智化寺举办的民间收藏品展览上展出。1998年3月是周恩来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我又推出了《人民心中的丰碑》门券专题,参加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在北京报国寺主办的纪念周恩来诞生100周年的专题收藏品展览。2004年5月,我借北京市建都850周年的大好时机,向在重庆举办的全国14届门券展选送了《北京历史寻踪》门券专题。2006年5月,为纪念红军胜利70周年,我又编组了《长征精神永放光芒》门券专题,在报国寺展出。2006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30周年纪念日,我将新整理出来门券专题《开国领袖毛泽东》,送到北京文博交流馆展出。实践证明,与全国形势合拍的门券专题,倍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也为收藏爱好者的重视。

选题要注意发挥个人收藏品的优势。光有好题目没有好藏品也是不行的。入伍后,我长期从事宣传工作,对中国革命史有浓厚的兴趣,去过不少革命圣地,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尤其在退休后的五年间,我从事全军史料丛书的编纂工作,直接采访一些老红军、老八路的具体经历,收集了不少革命纪念地的门券和图片,这对我形成《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共产党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等门券专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选题还要与平时个人长期的知识积累结合起来。我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历史也很感兴趣,我去过许多博物馆,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到汉代大堡台古墓,从辽金水关旧址到元大都城垣遗址,从明清故宫到新中国的天安门广场,都有我的足迹,我还从图书馆和博物馆摘录了有关北京城市发展的一些资料,所以在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时,在藏品和资料上有相当的基础。所以我很快选定了《北京历史寻踪》门券专题,代表北京市门券收藏组织参加全国门券展。

选题要有一定深度。题目要根据内容来定,既不宜铺得太大,也不要搞得太小。门券专题不是同类型门券的罗列,也不是发行门券的汇集。而是要突出一定的主题。用必要的门券表达展览的主题思想。因而选择专题的突破口要小一点,但要有一定的纵深。这样的题目,可以给人们思考和回味的余地。例如《长征精神永放光芒》门券专题,就要展示长征的起因、主要过程、当前纪念长征的伟大意义等,使参观者从中受到启迪。

(二)展览纲目的拟定

专题确定后,要很好研究展览的具体纲目。要做到清晰条理,前后连贯。几个标题要醒目准确。为了反映出长征的全过程,我在《长征精神永放光芒》门券专题中列了以下八个标题:“左倾错误,被迫长征”、“遵义会议,挽救危局”、“机动作战,奇兵克敌”、“坚持北上,反对分裂”、“翻越雪山,征服草地”、“会师会宁,落脚西北”、“从保安到延安”、“纪念长征,启迪后人”。这样安排,既重点突出了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的主导作用,又适当反映了陕北红军和二、四方面军在长征中所作的重要贡献。再如《北京历史寻踪》门券专题,我围绕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北京850年的建都史的发展顺序,分成人类祖先的栖息地、西周时期燕国的都城、秦汉唐朝的北方重镇、辽金王朝的国都、元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首都、明清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等七大部分,这样安排脉络清晰,条理性强,各个历史时期既有连贯性,又有阶段性的特点。

(三)展览券品的选用

我在选择展览的券品强调以下三条原则:一是选最有代表性的门券。展出的门券不在多,而重在切题。例如我在《北京历史寻踪》门券专题中,为了说明北京城是西周诸候国燕国的都城,我特地选用了首都博物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使用的印有伯矩鬲青铜器图案的两张门券,这件出土在北京房山区琉璃河燕都遗址的文物,不仅装饰有七个牛角飞扬的牛首兽,工艺精巧,而且还刻有印证燕侯身分的15个字的铭文。此件青铜礼器正是西周在燕建诸侯国的历史见证,具有典型的意义。又如《长征精神永放光芒》门券专题,我不仅汇集了瑞金于都长征出发地、抡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河、陕北吴旗镇等代表中央红军长征的券品,还特地选用了一张位在湖南大庸地区的湘鄂黔川省委纪念馆的门券,这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的券品。就是这张门券,见证了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告别湘鄂黔川省苏区,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踏上长征的征程的历史过程。

二是选较为罕见的门券。在门券展览中不能光展人人都有的“大路货”。而应展示几张一般人平时都看不到的精品。例如,在《北京历史寻踪》门券专题中,我较多地选用了北京地区使用的异形异质门券,专题展览中我先后展出了颐和园圆形门券、白云观立体画券、恭王府电子门券、太庙演出的《图兰多》歌剧时使用的激光防伪的入场券等,还展出了印有北京历史画面的券品,北京古建筑博物馆曾使用的印有《明代紫禁城概览图》的门券,北京皇城艺术馆使用的印有《康熙南巡图》的门券。就是这些特殊的门券使众多的观众在展版前驻足观赏。

三是选品相较好的门券。展出的门券最好是没有使用过的全品,画面要清晰,文字要醒目。如展出已打孔、剪角的门券,品相一定要保持完整,尽量不用残缺的券品。

(四)展品的安排布置

专题展出时,布展要尽量美观,文字说明要简炼。要有光彩夺目的首页。专题的首页一般包括展览的标题、参展人、展出的前言等内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何制作好首页,是参展人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例如,《北京历史寻踪》门券专题的首页,我在擅长美术工作的券友朱书群的帮助下,制作了有北京天安门、前门大街、卢沟桥彩图的电脑合成图像,给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长征精神永放光芒》门券专题的首页,我选用了遵义会议剪纸画为背景,剪贴电脑上的艺术字体作为展览的标题,再配上简明的前言,也别具风格。要有前后连贯的贴片。展览的贴片要有统筹的安排,大体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有几个问题,每个问题用几张贴片,上几枚门券,大小标题位置如何排列,、字体大小等,都要统一考虑。尽量做到“小章节不跨片,中章节不跨行,大章节不跨框”。例如我送展的《北京历史寻踪》门券专题,共用了27张贴片,安排了七个方面的内容,展出70枚门券。每个部分平均4个贴片。每张贴片根据门券大小、纵横位置布展二至三枚门券。根据版面留下的空位又适当穿插一些照片和图表。尽量做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如新建的元大都遗址公园没有参观券,我就附上《忽必烈骑象进京》群雕的照片。

作为门券展览的参加者,一定要以门券为主要载体,展览专题的门券一般应占展品的70%以上。现在许多邮展都强调搞开放式的,除了主要展出邮品外,也允许展出少量的图片、门券等非邮品。门券展也是这样。我在重点展出门券的同时,也选用一些邮品、照片、图表、历史遗迹寻访资料等,但必须围绕主题、突出主题。不要喧宾夺主。

要有图文并茂的版面。门券专题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创作,在布展时力求整体要美观,要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为了揭示门券深刻的文化内涵,我在《北京历史寻踪》门券专题中有机插入形式多样的辅助文字。其中有《史记》的引文、出土文物的铭文、民间谚语典故、皇城演变的地图,以及有关祭祀庙坛和北京“三山五园”的表格等。使展出的专题艺术性和知识性紧密结合。如:我将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青铜器伯矩鬲里的15个的铭文,译成白话文,并把它作为西周在燕建诸侯国的历史见证。再如,我用明代“里九外七皇城四”的顺口溜,展示了明清京城的格局。“里九”指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正阳门(前门)、崇文门、宣武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外七”指北京外城的七座城门: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便门、西便门、永定门。“皇城四”指皇城的四座城门: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地安门(原名北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这样既形象又好记,深受大家的欢迎。

编后:这是陈祥明先生2006年9月9日向海淀区“九九收藏”联谊会藏友们介绍收藏门券体会的文稿,通篇文稿层次清楚,介绍的方法可操作性强,渗透者藏家30多年收藏之路的切身感受。为使券友们加深对本篇文章的理解,近日本网将上传陈先生文章中举例的专题《北京历史寻踪》,请注意浏览。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760093; 今日24365; 昨日40513;
本页访问量:2656623; 今日317; 昨日305; 收录总数:6898956; 今日:4316; 昨日:6366;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