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门券故事——江南三民文化村

门券故事——江南三民文化村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5-08-05 查看次数:658;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107KB;最小图片:41KB;最大图片:67KB;


    希望贵刊能辟一个小栏目,门券故事。我们经常讲景点的故事,应该也讲讲门券的故事。门券故事当然是比较特殊的,就像门券爱好者追求的那样,不是大路货,而是生冷券,通俗说法就是故事别样。先抛砖引玉。

 

     2010年冬,我在上海公干一月余,坐遍了11条地铁线,走遍了大街小巷。还有哪里没有去呢?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不仅是岛屿的诱惑,还有门券的领军人物姚金文老师在那里协助庄主建起了文化博物馆——江南三民文化村。

 2015-08-02 21-40-26_0065_缩小大小.jpg

    说走就走,某天约了同事,早上6点出发,坐穿地铁5号线,又乘地铁1号线19站,再转乘申崇三号公交,最后在岛上乘崇明县的公交,于正午时分抵达文化村所在地良种场。

 2015-08-02 21-41-27_0066_缩小大小.jpg

    姚老师在文化村门口热情地迎接我们,带我们全程讲解。他说我是建馆以来第一个来访的文化宣传者和旅游门券爱好者,我感到无比幸运。姚老师从筹建开始就在此,所以馆藏内容如数家珍。他说江南三民文化村村长是一位根雕艺术家,叫范敬贵。早年大学毕业后师从知青出身的根艺大师,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他创业成功后,第一个要报答的就是那位知青大哥,同时还要报答他年幼时关爱他的各个知青启蒙老师。他转战到上海,看中了这片曾经接纳过22万上海知青东海瀛洲,他建起了知青博物馆,又用5年的时间将原县良种场打造成汇集江南非物质文化艺术殿堂---江南三民文化村。

 

    江南三民文化村占地百亩,以江南地区传统的民间、民俗、民族文化为元素,展示着衣、食、住、行、艺、玩、商七大类的非物质文化。大大小小依原场格局,建起近60个展馆,收藏了十余万块几十年到几千年不等的旧砖,一万多片雕花板,五千多匹一百多种花色的土布,一千多扇旧门窗,以及其它文化类藏品。以知识性、趣味性向游人展示江南文化。用姚老师的介绍说,这里告诉大家的是“爷爷用过的东西,父亲知道的东西和孩子不懂的东西”。

 

    参观完各展馆,姚老师把我带到了他的办公室,我一眼就看中了他办公桌玻璃板下的江南三民文化村的门券,那是一张特殊编号的开园门券。姚老师非常爽快地将门券赠送给了我。

 

    后来姚老师对人说,我是第一个到这里的门券爱好者,这个第一会一直记录在这里。5年里,我又无数次去上海,但是都只有三五天,再也没有机会上岛看望姚老师,温故知新文化村。不过自那以后,姚老师不间断地给我寄送他主编的《上海门券收藏》;因为我们同是知青,他还给我寄过多张他们的知青小报。(摘自《门券博览》2015年第2期总第34期)

感谢谢家树主编传送稿件

      【编辑、配券:王建】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2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章云; 时间:2015-08-05 00:43:15;  
券友情谊深。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5-08-05 03:41:59;  
别样故事别样情,感动!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5-08-05 05:08:31;  
等退休了 第一要去的就是崇明岛 去看看姚兄,,,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15-08-05 06:01:48;  
赏券,听故事。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5-08-05 06:44:45;  
好故事,好建议,真情动人!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5-08-05 07:22:37;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起“三民文化村”这亇名字。本文也没有涉及,希望介绍一下。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5-08-05 07:58:47;  
希望有机会去崇明岛,看看姚老师。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08-05 08:01:52;  
看了一篇和知青有关的好故事。
姓名:雨人; 时间:2015-08-05 08:18:53;  
故事感人!!!!!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5-08-05 08:23:47;  
感谢每期姚老师寄来的小报!
姓名:胡保平+0请;25; 时间:2015-08-05 09:00:22;  
久已向往的地方。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5-08-05 09:13:26;  
希望有机会去崇明岛,看看姚老师。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5-08-05 09:22:25;  
一个故事,一段友情。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5-08-05 09:24:32;  
谢谢朱老师的故事,谢谢姚老师每期寄来的小报。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5-08-05 09:49:33;  
谢谢介绍。早就想去,但上次错过了机会,下次一定会员去的。
姓名:朱炼炼; 时间:2015-08-05 10:36:28;  
三民者:“民俗、民间、民族”,和国民党的“三民”有差异。
姓名:朱炼炼; 时间:2015-08-05 10:37:45;  
谢谢转载!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5-08-05 11:04:42;  
好地方,有机会一定拜访。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5-08-05 15:54:42;  
谢谢朱老师!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5-08-06 21:08:32;  
一个值得探访的地方,一段感人的券友情。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258790; 今日26925; 昨日77191;
本页访问量:2786177; 今日11; 昨日213; 收录总数:12560509; 今日:12418; 昨日:3189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