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家乡春节习俗和门票大家赏—广州迎春花会(1)

家乡春节习俗和门票大家赏—广州迎春花会(1)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5-03-02 查看次数:465;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1.4MB;最小图片:48KB;最大图片:101KB;


家乡春节习俗和门票大家赏

——广州迎春花会

    迎春花会是广东省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盛会,广州人民的一场嘉年华。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锦、人海如潮,热闹非凡。作为明代“广东四市”之一的广州迎春花市,早就名扬五洲,饮誉四海。迎春花市-迎春花会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其不但呈现了古老的岭南地区汉族群众的春节习俗,更与广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迎春花市-迎春花会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花卉语言。

     广州花市起源于“花渡头”。其形成可追溯到明朝或之前,当时广州花市与罗浮山的药市、东莞的香市、廉州的珠市,被称为“广东四市”,影响甚广。到了清朝中期,老广州花市又有所发展,由各城门扩展至城内,而且还整天营业,并由单一的素馨、茉莉花向多样化发展。辛亥革命后,老城拆除,花市扩展至高第街一带,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花街也更加繁华。但是,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在20世纪60年代才形成的。在藩署前的花市逐渐成为年宵花市,并迁到了双门底,除卖花以外,还卖古董、年宵品等。双门底成为过年时候广州最热闹的去处。即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天天有日本飞机在头上乱飞,市民还是喜欢到这里逛街卖花。

     新中国成立后,年宵花市从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起,一连三天。为了避免拥挤,广州市区教育路、西湖路也相继设除夕中心花市。

20世纪60年代:迎春花市迎来“第一春”

1956年,为了更好地发扬花市传统,分散于各街巷的店铺被集中到太平路(今人民南路),人们用竹竿搭成牌楼和花架,名曰“迎春花市”。20世纪60年代,是广州花市的第一个鼎盛时期。1960年,全市花市增容至4个,当时国家领导人经常光临花市,与民同乐。“文革”临近时,许多地方的迎春花市都充满了“革命气息”,当时行花街常常见到“非洲人民站起来”以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标语。

20世纪80年代:洋花争春,市民网上逛花市

到了1980年代,广州迎春花市迎来了第二个鼎盛时期,这个时候,洋花进来了,迎春花市进一步扩大。根据风俗,花市结束,花农必须把售不出去的花砸烂,2000年花市,越秀区说服客商把花农卖不出去的花都买下送给老人院的孤寡老人,这一行动得到了众多青年志愿者的支持,此“护花活动”后来得到了广州其他花市的效仿,广州花农沿袭了一两百年的除夕夜过后摔花砸花的陋习,戛然而止。

20世纪60年代起:广州四大公园相继举办迎春花会

新中国建立后,上世纪60年代起,为让更多人民大众和较长时间地欣赏到迎春花卉,伴随传统迎春花市应运而生的是在广州市内较大的公园如广州文化公园,越秀山公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流花湖公园内[其后更扩展到人民公园,晓港公园,荔湾公园等公园],都相继在每年的一月到二月春节期间举办大型的迎春花会,除组织各单位选送名花和制作大型花卉造型参与评比外,其规模越来越大,花卉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各个公园也为迎春花会精心设计推出了一系列美仑美乎的迎春花会特邀嘉宾请柬型门券;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广州市园林局介入逐渐要求各公园变更称谓举办"广州园林博览会"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家乡春节习俗和广州迎春花市-迎春花会门票大家赏》



编辑:王建池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229517; 今日74871; 昨日66898;
本页访问量:2786165; 今日212; 昨日225; 收录总数:12546817; 今日:30635; 昨日:30006;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