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刘老说券(53)孙承宗让状元的传说故事

刘老说券(53)孙承宗让状元的传说故事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4-12-23 查看次数:756; 复制本文地址
保定市:刘铭元

图片总大小:153KB;最小图片:61KB;最大图片:92KB;


  再度欣赏“登澄海楼留念”门券(见照片一)和“雄襟万里”匾额(见照片二),立刻想起孙承宗不但给我们留下这块“雄襟万里”的匾额,还留下许多传说故事,就让老叟讲孙承宗让状元的传说故事。

02登澄海楼门券照片一_副本_缩小大小.jpg

03匾额照片二_副本_缩小大小.jpg

   孙承宗(1563——1638),字雅绳,号恺阳,谥号文正。保定高阳县西庄村人,明末政治家、军事战略家、大学士,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孙承宗两次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山海关,救国于危难,建立于丰功伟绩。当清军大兵压境,76岁已告老还乡的孙承宗依然带领全家及高阳民众,奋起抵抗,拒绝招降,最后壮烈殉国。全家老小四十余人,同时遇难,满门忠贞,千古英烈,慷慨悲歌,响彻燕赵,人格气节,辉映中华。

     相传,明万历32年是大比之年,全国各地举人都要进京赶考。孙承宗为举人,也不例外,也准备去赶考。这时候,江南来了位赶考的举人,此人姓祖,坐着一辆马车,马车上插着一杆大旗,大旗上绣着四个大字:“今科状元”,以示必定夺魁的信心和自夸天下第一文才。这位祖公子的马车走到保定高阳城外桥头,忽然一阵风吹来,把他的“今科状元”旗吹倒在地。祖公子大吃一惊,心想此地定有高人,便下车询问一老者,得知高阳有位举人才华出众,远近闻名。祖公子问道:“这位举人姓甚名谁?”这位老人告诉他“姓孙名承宗。”祖公子听了仰面大笑道:“他姓孙我姓祖,还是我压得过他。”就又把“今科状元”旗插在车上继续前行,刚走进南街口,又颳来一阵风,这阵风很猛,竟把“今科状元”旗的旗杆给吹断了。祖公子这时大为惊慌,心想此姓孙的人不一般,于是马上打听孙承宗的住处登门拜访。

   祖公子来到孙家,孙承宗热情欢迎以礼相待。两人一边饮茶一边切磋学问,交谈中祖公子深感孙承宗处处高自己一筹,不禁愁上眉头,唉声叹气。孙承宗忙问原由,祖公子说:“不瞒仁兄,我从江南来时曾与家嫂许下诺言,说此科不中,无颜回里,中不了状元相跪见嫂。为了表达夺魁决心,我把一杆‘今科状元’旗插于车头,从江南到江北,会见了许多名人才子,觉得他们的学问只不过如此,于是夺魁信心更足。今日见到仁兄,方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祖某无颜见江南父老,真要跪着见吾嫂了。”孙承宗听了祖公子这一席话,心想意思是让他科场相让,便微微一笑道:“今科大比天下之贤人,你我之上不知会有多少,我等不可轻视,如果你我争雄,愚兄一定相让,请放心。”祖公子听了大为感动,倒身下拜,二人遂成挚友。

   京城会试,孙、祖二人都高中进士。下来是举行殿试,皇上亲自命题。两人难分伯仲,万历皇帝看着这两位多得的才子,不禁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何不加试一题,让他们再显才华从而分出上下。于是下令:“命你二人各写三千字,先写完者即为状元,后写完者屈做榜眼。”

   孙承宗听罢,双手各执一笔,笔走龙蛇一般的写起来,转眼间三千字顿时写完,起身交了卷,可惜祖公子见孙承宗下笔如神迅速无比,便急中生智,只写了“三千字”三个大字领先一步交卷,被钦点为状元。万历皇帝舍不得孙承宗屈为榜眼,再次翻阅试卷,无意间发现孙承宗的试卷背面,也工工整整写着“三千字”三个大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孙承宗并不缺这点机智,不过是藏巧露拙,体体面面地把状元让给了祖公子,思想是何等的高尚。不正是“丹墀云染三千字,春殿雷轰第二声”。

  朋友,待看下一个传说故事,且等老叟下文分解。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2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4-12-23 00:18:10;  
“高风亮节、谦恭下士”古今大有人在。不做争锋斗狠的人,做一个争锋谦让、平凡谦和的人才能保佑平安。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4-12-23 07:23:56;  
人在高峰时能激流勇退,实乃是一种大境界,非常人做得到。
姓名:雨人; 时间:2014-12-23 08:07:20;  
动听的故事!!!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4-12-23 08:13:49;  
拜读欣赏学习!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4-12-23 08:15:43;  
山外有山楼外搂。关健时刻的谦让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有现实意义,值得提倡。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12-23 09:04:00;  
有高境界者必是高人!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12-23 09:41:20;  
孙承宗的”谦让”具有现实意义。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12-23 09:44:03;  
大胸怀,也是大智慧。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4-12-23 11:22:01;  
高风亮节大智者。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12-23 11:26:16;  
谦让是不可缺少的美德,古人孙承宗做到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12-23 14:19:50;  
好故事!!!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4-12-23 14:44:13;  
动听的故事!!!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12-23 15:39:49;  
好听的故事。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4-12-23 19:32:53;  
谦让至诚,中华美德。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12-23 20:06:41;  
中华美德,现在好像缺少了点。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12-23 20:08:43;  
古人孙承宗做得到的,今日之人更应以此为榜样。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4-12-23 22:12:41;  
很有美德意义的故事!谢谢刘老!!!
姓名:寇瑞敏; 时间:2014-12-23 22:20:02;  
拜读学习,中华美德好故事!!!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12-24 15:05:48;  
动听的故事!!!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4-12-24 22:02:54;  
谦让,美德,拜读!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14-12-25 14:22:11;  
欣赏学习了!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206228; 今日51605; 昨日66898;
本页访问量:2786105; 今日152; 昨日225; 收录总数:12537334; 今日:21162; 昨日:30006;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