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抚顺有个“高尔山”

抚顺有个“高尔山”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4-11-17 查看次数:851;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735KB;最小图片:51KB;最大图片:141KB;


    抚顺的高尔山,位于抚顺城北。书中介绍:“高尔”,满族语,意为“山槐”。可我在高尔山,还真的没看到有多少山槐树。也可能在很早以前,这里盛长山槐,否则怎么会叫“高尔”呢?

1、高尔山门票_缩小大小.jpg

    从“高尔山”的山门进入,有东西两条路可以登山。门前的“义导”说:“从东路登山,为389级台阶;走西路,为432级台阶。无论走哪边,都能登到山顶。”我说:“那就从西路登山,东路下山吧。”

    走在高尔山的石阶上,靠山边的一面,刻了许多的“佛”字,或是与“佛”有关的图案。只有此时,你才会对“自古名山僧占多!”这句话,体验的更为深刻。

2、登山_缩小大小.jpg

    瞧!走在前面的老尼,杵着一根木棍,步履蹒跚,登山时不停地呼唤“咪咪”,时不时地喃喃自语:“咪咪,我知道,你听见了我在喊你的!我说的话你都懂。”远处,果然有一只小猫,端坐在一棵大树下,目不转睛地望着呼唤它的老尼。从猫儿的眼神中,我能感觉到,她(它)们是那么的熟知。高尔山寺院,寂静幽雅,也许这只小猫,就是老尼的伴啊!

3、登山老尼_缩小大小.jpg

   山腰,有座“观音阁”,据说建于明朝。

4、观音阁_缩小大小.jpg

   从路旁碑亭的说明中得知,高尔山的寺庙,多毁于“文革”时期,“观音阁”当然也难逃此劫。眼前的观音殿和观音阁,都是1993年重新修建的。让我最感兴趣的是“观音阁”门前的楹联,相对于王之涣《登鹳雀楼》而作的,读起来另有一种韵味。

   上联:山逼诸天,到此已穷千里目;

   下联:门依半岭,何须再上一层楼。

5、观音阁楹联_缩小大小.jpg

   观音阁的上边就是立于高尔山西峰的辽塔了。

6、辽塔_缩小大小.jpg

   说实话,来高尔山,我的主要目的,就是来观塔的。因为我有《古塔烟霄半》的专题啊!

    高尔山的辽塔,建于辽道宗大安四年(1088年),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高14.1米。从塔的形状和八面浮雕上看,都具有辽代的风格。1904年,日俄战争时,古塔的东南角曾被毁坏。1996年由抚顺市政府出资,对古塔进行了全面修补。修补后的古塔,更为壮观。

7、辽塔二_缩小大小.jpg

   高尔山很小,两个多小时,就结束了高尔山之旅。再见了,高尔山!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2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11-17 06:18:00;  
欣赏了!谢谢!!!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4-11-17 06:33:51;  
从此知道,抚顺有亇值得一游的高尔山。顺告,没有接到你的短信,打于机你也不接。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11-17 07:11:12;  
介绍详细,谢谢甄老师!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4-11-17 07:38:07;  
高尔山很小,但很精粹,介绍精辟。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11-17 08:07:47;  
欣赏了!谢谢!!!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11-17 08:42:41;  
一段老尼的小插曲,顿使游记情趣盎然。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11-17 09:26:21;  
高尔山门券制作精美,票价也不贵。谢谢介绍。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4-11-17 09:33:31;  
欣赏了!谢谢!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11-17 10:18:01;  
高尔山没去过,手头藏有一枚99年的门票,在论坛【佳券展示】栏目中展示一把,算作对甄老师的文章赞助补充。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4-11-17 10:37:03;  
欣赏了!谢谢!!!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4-11-17 10:56:38;  
高产,向甄老师学习。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11-17 12:53:25;  
这座辽代古塔与涞源县兴文塔的建筑风格一致。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4-11-17 14:39:49;  
此塔类同辽宁朝阳凤凰山的摩云塔,具有辽代的建筑风格。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4-11-17 14:56:06;  
好文!学习!!!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11-17 15:37:27;  
高乐山门票精美,辽塔悠久。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4-11-17 20:31:09;  
辽塔是货真价实的古董啊!谢谢介绍!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11-17 21:40:50;  
辽宁的塔形状都差不多,很精致。谢谢介绍!
姓名:雨人; 时间:2014-11-18 14:01:14;  
一座精致的宝塔!!!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4-11-19 19:22:38;  
楹联到是有韵味。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14-11-21 11:23:13;  
谢谢介绍,有机会去看看。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205908; 今日51285; 昨日66898;
本页访问量:2786105; 今日152; 昨日225; 收录总数:12537154; 今日:20983; 昨日:30006;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