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红券三章》之二

《红券三章》之二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红色旅游门券收藏漫谈
显示日期:2014-11-13 查看次数:824; 复制本文地址
湖南:龙小平

图片总大小:95KB;最小图片:13KB;最大图片:26KB;


    众说纷纭:红券收藏的魅力

券友们都喜爱红券,许多人把它列为自己的最爱,一言概之是来自红券收藏的魅力:

1.红券收藏具有永恒的人格人文魅力。

中华民族自古来崇尚伟人名人,崇敬他们历史功勋,继承发扬他们的优秀文化品德。红券是他们人格人文魅力的物化、简约化、浓缩化载体之一,方寸天地宽,票小情结浓。

中国青年报月初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4037位各年龄阶层的网民中有95.7%的人喜欢看红色主题的电视剧,其中49.3%的人非常喜欢看。受访者认为“红剧”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怀永不过时;革命家与当今青年奋斗的愿望是一致的。

红色影视剧的流行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2.红色思潮舆论导向催化对红券的青睐。

官方媒体近年大力提倡革命传统爱国主义与国学教育,公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线路等,加速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红色文化的复兴,重大题材、重大盛事、重大时节的催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红色收藏、红券的价值所在,藏品甚至都有了“红色股票”的美誉。

3.红券收藏满足人们怀旧的需要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人到高年,愈加怀旧。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怀旧是一种情绪,中国“红色”怀旧正热 人们钟爱红色收藏品,正是源于对历史的崇敬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红色收藏爱好者认为,红色藏品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具有非常高的情感意义和重要的历史价值。收藏“红色记忆”,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缅怀和纪念,更是对于孩提时代梦想的重温。

红券收藏是家乡情结的凝固升华。

当下,人们的审美正从物质追求渐渐过渡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人杰地灵,家乡英雄辈出,是每个人的自豪所在,收藏故里红券成为浓浓思乡恋乡爱乡引以为荣的自觉行动。老八路、新四军、老干部及他们的后代就有不少喜爱收藏自己或父辈战斗生活地方门券的。太仓新四军老战士姜一方早在八十年代成功举办了个人券展。

 

管见趣说:红券收藏的种类

红券几乎囊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祖辈留下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的旅游门券,简言就是与人有关,因此红券可包括这样几大类:

1.伟人类

伟人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或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笔者以为推翻清朝帝制建立民国的孙中山与创建新中国的元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彭德怀、刘伯承、林彪、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永远也不能忘记的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民族英雄群体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性格和凝聚力的象征,是中国新生代民族精神的创立者和践行者,是所有中国人民世代崇敬的伟人。

2.名人类

名人”可以指:著名人物,又可称作名流。泛指各行各业中能力崇高而备受景仰的人物。可以是好人,可以是坏人,可以是英雄,可以是丑角,只是因为他/她的行为吸引了公众眼球而已。

(1)正面人物(美名)

名人的名气大小通常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较大的关系,如政治人物、军人、科学家、企业家、作家、运动员、演员、歌手、艺术家等。事实上,名人可以是各行各业的人。

(2)负面人物(臭名、恶名、骂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今社会生态环境宽松,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推崇国学为历史上负面人物功过客观评价有了思想基础。同时,为红券收藏开辟了广阔空间。

全球大办孔子学院,带来三孔旅游红火。抗日正面战场的肯定,台儿庄李宗仁旧居、山西闫老西故里、江山戴笠故乡门券就成为制作抗日券集的好素材。

为名人效应,振兴地方经济,昔日臭名昭著的名人成为香宝宝。湖南与贵州争报夜郎国。潘金莲,西门庆故里也成旅游景观。

3.凡人类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是平凡普通的老百姓创造了几千年灿烂的中华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有伟人名人专题外的馆、遗址、公园、园林、城塔楼阁、宫殿陵园、古村镇寨等建筑均在此中。

 

4.神话宗教人物类

神话人物大多来自原始人类的自身形象。狩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

原始人将不可驾驭的自然体、自然力演化为神,在拜物教初期,直接将自然体,如火、雷、水、太阳等直接加以人格化,认为它们本身是具有意志和具有生命,其后甚至对动物植物也加以神化。或将社会现象力量人格化,社会力量也被认为是不可理解及不可驾驭的力量,如战神、爱神、财神、地域守护神、行业神等。

在原始宗教基础上诞生的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

道教、儒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的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盘古、夸父、精卫、嫦娥、伏羲燧人、神农、女娲、祝融、共工、蚩尤、炎帝、黄帝、舜禹、后羿、土地---------众多宗教神话中的人物的宫殿陵墓庙宇属于此类。

在这几大类中又可细化为若干小类。

雾里看花:红券收藏现状

红色收藏热持续,红色收藏的队伍不断壮大,有数百万人;国内有19个省区市成立了红色收藏组织,不少市、县也成立了红色收藏组织;家庭红色收藏馆在全国有数百家,建立大型红色收藏展览馆的有近百家,很多展馆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藏品的范围越来越广,从徽章、塑像、瓷器、文献,到连环画、宣传画、老照片、战争地图,门券……红券仅为其中一小门类,散居存在“红海洋”中。

1.红色收藏家。收藏家均是复合立体型收藏,很难有单收红券的。集券团队中有很多人以红券为主,或为辅。他们或集邮出身,或出自政经文博,素质特高,收藏颇丰,常有佳集展示。

其他门类收藏家也有红券收藏,由于忙于主项常将红券暂闲置一旁。

2.红色收藏品经营商。他们虽轻视这类小品种,也有意无意收集一些,发现商机,适时抛售。

3.社会上众多普通旅游爱好者。外出旅游与会,随意留下些门券,或是早期孤品绝品分值券。或是稀有精品。他们是红券收藏庞大人力库。

红券收藏明天更好

红色收藏现状存在“重表轻里、重物轻文、重量轻质、藏而不露、藏而不研、厚此薄彼、收而不发”等问题,据业内人士分析,从2003年以来,市面上红色收藏品的流通量已经很少,藏家不会轻易向外抛售,这也造成了市场上的“老、精、稀”藏品价格水涨船高。红券收藏队伍发展造成一定制约。但由于红色藏品价格节节攀升,反过来又会刺激一些人加入。

更重要的是我国把旅游业定位成了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加以培育,旅游业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大众化的旅游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同时,旅游业成为产业投资的热点领域,未来旅游特点会呈现新趋势,旅游业的新产品和新业态层出不穷,业界正由观赏性纯游览浅度游向观赏加体验文化生态旅游这种深度游提升,进一步拓宽了门券收藏渠道。加上政府大力提倡革命传统爱国主义与国学教育,红色收藏热持续,有景有券,增景增券,红券收藏明天会更好。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17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11-13 05:42:03;  
好文章。欣赏了!!!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11-13 08:04:22;  
红券收藏明天会更好。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4-11-13 08:23:52;  
此文有高度,有深度。好文章。赞一亇。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4-11-13 08:34:29;  
全面诠释了红色收藏的难度与广度,分析的全面透彻,是一篇收藏研究的好论文。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11-13 09:05:32;  
全面分析了红色收藏。现在大都红色景点都免费参观,不收门票,对收藏门票来说是个大问题。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4-11-13 09:37:06;  
文章写得好,赞!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11-13 10:27:18;  
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考证,从旅游发展趋势走向研判,客观分析,深入研究的好文章。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11-13 11:44:27;  
负面人物不应列在红券收藏范围,只能是名人之列,一己之见。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11-13 16:28:31;  
拜读了,谢谢。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4-11-13 18:31:07;  
拜读了.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4-11-13 19:22:49;  
学习了!但关于何谓红券,拟应另有界定。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11-13 21:06:00;  
学习了。同意顾大姐的意见。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11-13 21:11:53;  
拜读。
姓名:彭俊模; 时间:2014-11-13 21:12:54;  
有想法,赞!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4-11-14 08:08:40;  
龙老师的短信收到,信今天寄出。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11-14 09:00:31;  
在门票收藏界,人们一般习惯把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历史的景点统称为红色景点。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4-11-14 18:31:12;  
拜读、欣赏了。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216978; 今日62350; 昨日66898;
本页访问量:2786119; 今日166; 昨日225; 收录总数:12541900; 今日:25727; 昨日:30006;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