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券坛史料】-〖网站活动〗: “难忘的知青岁月”征文(17)出工耤地

“难忘的知青岁月”征文(17)出工耤地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4-10-27 查看次数:368; 复制本文地址
北京:王凤桐

图片总大小:1.3MB;最小图片:84KB;最大图片:144KB;


 

编辑:张宝贵
目前,网友留言共2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10-27 06:16:25;  
我下乡时有一只煤油炉带去,但前几个月都是在房东家里吃。知青点的房屋盖好后也有和村民一样的烧柴的大灶,当地村民要上山砍乱柴荆棘,但村里规定知识青年可以砍松树的枝杈,当然,主要的原因是照顾我们。从山上砍松树枝杈和背下山,是我的两个弟弟(我房东的两个儿子)的事,我只要走路回家就可以了。和王老师相比较,还是我轻松一些。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4-10-27 07:24:47;  
像小说一般,耐看。
姓名:陈捷; 时间:2014-10-27 08:14:09;  
知青生活,艰苦与快乐着!!!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10-27 08:26:50;  
一篇精采的小说,一幅壮阔的黄土高原画面,一首悲壮的知青之歌!!!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4-10-27 08:46:31;  
每次知青征文我都认真拜读,王老师的征文与其他不同,文中描述了许多地方方言,其人文风土更显逼真,有特色。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10-27 08:48:08;  
很有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的文风,借用一句陕西方言:“嘹扎啦!”。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10-27 09:22:35;  
刻骨铭心的记忆,才能描写的如此生动细腻。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4-10-27 09:52:53;  
一首悲壮的知青之歌.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4-10-27 10:46:54;  
描述了一段黄土高坡的真实故事。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4-10-27 13:24:23;  
文笔流畅,情景描述细腻,人物刻画鲜活,好文章,拜读了!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4-10-27 13:25:55;  
王老师的文章真实、朴实,生动,感人,拜读了!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4-10-27 13:47:00;  
真实的知青生活写照,生活的艰苦锻炼了一代人。我们住在生产队,烧用稻草做饭没有为烧材而忙碌,后来建了大队青年点食堂就更方便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10-27 13:48:07;  
前面已留言,只是“未登记”。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4-10-27 14:03:12;  
像贾凹平,陈忠实的小说一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耐读爱看,感人至深。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向王老师致敬!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10-27 14:56:23;  
文笔流畅,生动细腻。似小说连载,期待。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10-27 16:55:00;  
艰苦的岁月,真实的生活。好文章!
姓名:王凤桐; 时间:2014-10-27 19:38:32;  
我在延安生活了20年,难忘那方土、那些人,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故事,非常高兴。感谢各位券友的指导和鼓励,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4-10-27 20:18:00;  
有小说一样的感觉,耐看,建议网站将这个栏目的知青征文集结一起,出一本反映券界中的青知岁月什么的……书或是……册子……的。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10-27 21:12:29;  
细腻的描写让人读起来都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的如此生动。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4-10-27 22:15:05;  
知青生活,真真切切,令人感动!!!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4-10-28 11:12:46;  
又认识了一位知青券友,握手!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5673566; 今日2784; 昨日20546;
本页访问量:2693114; 今日17; 昨日425; 收录总数:7392726; 今日:949; 昨日:602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