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

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尼泊尔兰毗尼参观券鉴赏
显示日期:2014-08-16 查看次数:766; 复制本文地址
北京:陈祥明

图片总大小:118KB;最小图片:14KB;最大图片:35KB;



前一个时期,我儿子在深圳的一个朋友,从尼泊尔旅游回来给我带来一张参观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的门券,这是一般游客很难到达的地方。它在尼泊尔与印度交界的鲁潘德希县境内,距首都加德满都西南约360公里。这里虽然有交通干线,但公路上车多路险,行驶比较困难,如坐公交车前往,途中差不多要七个半小时。可见获此券品十分困难。门券的票幅为13·125px X 7·125px ,外型设计比较美观,有一定鉴赏价值。票的正面是两处兰毗尼景区的彩图:佛祖诞生地修建的白色方型建筑摩耶夫人庙和经修复的阿育王石质纪念柱。右下端的插图则展示称为和平之火的长明灯。券的正面有三行白底红字的英文,分别是“兰毗尼象征着多样性的统一:世界和平的源泉”,“兰毗尼发展信托基金”,“兰毗尼园区服务保护费200卢比(只有两个景点收此服务保护费)。中间一行的兰色文字则表明景点所在的国家:(尼泊尔Nepal)和地区:(兰毗尼Lumbini)。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公元前623年5月诞生于兰毗尼的娑罗双树下。兰毗尼梵文是"可爱"的意思,这里原为古代天臂国善觉王夫人兰毗尼的花园,此处因此而得名。相传,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妻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路上,来到兰毗尼园林休息时,就在树下生下了王子悉达多。这位释迦族的王子后来出家苦修,创立了佛教,人们称他为佛祖。释迦牟尼是尊称,是“释迦族圣人”之意。

圣园区的北侧是被称为和平之火的长明灯

今天的蓝毗尼是个不大的村庄,占地约7.77平方公里。绿树成荫,景色秀丽。这里保存有许多与释迦牟尼有关的历史遗迹。其中最重要的有两处。一是摩耶夫人庙。这是一座白色方形建筑,是两层石砌的平台。此庙是后人在释迦牟尼诞生的地方修建的,并以释迦牟尼母亲的名字玛雅黛维命名的。庙旁有一泓池水,水明如镜。相传这里是摩耶夫人和幼小的释迦牟尼沐浴的地方。池旁一棵巨大的婆罗双树,是后人补种的。现在庙内供奉着一幅石质的浮雕像,再现当时摩耶夫人右手攀把着娑罗双树的树枝干的分娩时的神态,新生的婴儿悉达多则端立在近旁的莲台上。圣园区的北侧是被称为和平之火的长明灯,表达了人们对佛祖生生不息的敬仰。二是阿育王石柱。石柱距池塘不远,这是公元前249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来这里朝拜时建立的圆形石柱。石柱全长9米,埋入地下4米,地上高5米,顶端有石马雕像。石柱上刻有阿育王用梵文亲笔书写的铭文:“天佑慈祥王登基廿年,亲自来地朝拜,因为这里是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石上刻着一个动物的形像,并建立一根石柱,表示佛陀在此地降生。兰毗尼村成为宗教的免税地,只须付收成的八分之一作为税赋“。石碑曾遭雷击断落,近代被发现修复,圆形石柱矗立在砖石的基座上,但是顶部马头雕像已不见踪影。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曾先后到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取经拜佛,并在《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对佛祖出生地和石柱有文字的记载。

阿育王石柱

蓝毗尼园曾经荒废多时,公元1857年英国殖民者将原归属于古印度“北部之邦”的兰毗尼划归尼泊尔时,还不知道这是诞生佛祖的圣地。直至1896年考古学家这里发现释迦牟尼的遗迹后,经多次勘查发掘才被正式认定这是佛祖的出生地。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摩耶夫人庙全景

现在兰毗尼成为佛教徒朝拜的圣地,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寻觅佛迹和参谒佛祖诞生地。

兰毗尼圣园近景

现将我收集的券品,附上现场拍摄的图片,一并上传至网上,与全国券友共享。这对我们了解古印度文明发展史和佛教文化,会有一定启示和帮助。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17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赵林; 时间:2014-08-16 00:35:40;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08-16 05:20:46;  
信者顶礼膜拜,我妈妈一辈子信佛,佛祖并没有保佑她长寿,十几年前就去了天国;不信者熟视无睹,我爸爸一杯清茶一支烟,现在还身体安康。中国的老百姓求神拜佛千余年,佛祖又给了她们什么?有宽敞的住房吗?有优裕的生活吗?有良好的教育吗?还是有无忧无虑的晚年···我想:佛祖也回答不了吧!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08-16 08:49:51;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还是很广泛的。
姓名:杨帆; 时间:2014-08-16 08:53:32;  
好帖子!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08-16 09:18:26;  
知晓了,谢谢。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4-08-16 09:34:21;  
又让我开眼界了,谢谢陈老!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4-08-16 11:39:17;  
拜读、欣赏了。谢谢!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4-08-16 11:46:59;  
前世因缘,造业之分,唯有修行,自有果报。
姓名:雨人; 时间:2014-08-16 14:50:25;  
谢谢陈老的详细介绍!!!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08-16 16:44:01;  
欣赏了,谢谢介绍。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08-16 17:09:08;  
欣赏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4-08-16 19:29:30;  
详细介绍,谢谢陈老。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4-08-16 20:11:45;  
真长知识了!谢谢陈老介绍!!!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8-16 20:35:53;  
欣赏了。谢谢陈老!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4-08-17 09:55:50;  
长知识,谢谢!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08-17 15:24:59;  
拜读,谢谢陈老!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4-08-18 15:14:57;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169131; 今日14534; 昨日66898;
本页访问量:2785972; 今日19; 昨日225; 收录总数:12523091; 今日:6939; 昨日:30006;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