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佳券赏析〗: 从一张门票设计原作说起 |
从一张门票设计原作说起 陕西 石杰 日前,我因受朋友之托找一个大雁塔的公函签名封,专程拜访了大雁塔文管所原所长吕乐山先生。刚一见面,只见他比我在二十年前结识他时,苍老了许多。他年逾七旬,显得有些清瘦,却依然精神矍铄,风度儒雅。刚一落座,我抬头便看见悬挂在客厅墙上的一幅画。看着眼熟,我即刻联想起西安大雁塔的一枚门票。这枚设计精美的门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便肯定眼前这幅画就是我当年收藏的那枚大雁塔登塔票票面上的那幅画的原作。 我们俩就从这一幅画交谈开来。经吕老给我当面讲解,我复起身,重新审视和欣赏这幅名曰《雁塔·丝路》图画的原作,这又使我眼前一亮。只见画面上从东方到西边天际道道朝霞,和在朝霞晖映下的大雁塔的雄姿,还有那雄浑的西安古城,较近处还有迎面的朝阳,告别古城,踏上西去的漫漫驼队。构成了一幅悠远厚重的雁塔丝路的历史画卷。画面上方的题款为“东方文化源流,丝绸之路起点,古城西安象征,佛教文化圣地。” 听着听着,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一千多年前,一位年轻僧侣玄奘,从大唐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不辞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抵佛教发源地——古印度。而后,他带回了佛经并开创了整个中国佛教史的新纪元……想象着这样的场景,我犹如闯入仙境的爱丽丝,再次领悟并深刻体会到了古都西安文化的恢宏与深厚。 突然,吕老的声音让沉浸在丝路西去,佛典东来思绪中的我,意识到自己走神了,于是又认真倾听吕老讲他当年设计大雁塔门票的故事,这枚大雁塔门票的设计,是用四幅照片巧妙构思而成。甚至似乎将大雁塔移位至西安城内,真是独具匠心。使画面上涉及的几个部分环环相扣,相映成趣,浑然天成,富有动感,气势磅礴。生动地表达了鲜明的主题,达到绝妙的艺术效果。经过如此设计和艺术加工,完成并推出了一枚难得的旅游门票佳作珍品。同时吕老还顺便谈了他曾设计的大雁塔、小雁塔及其他门票设计与创作情况。 这次拜访,使我更近距离地看到在色彩纷呈的众多旅游门票的设计创作者们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智慧。为了推出高超艺术水准的景区名片,他们曾付出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只要有像吕先生这样门票设计与创作者们的执着的艺术追求,才是旅游门票收藏队伍发展壮大的源泉。旅游门票的设计者犹如不断培育新的花卉品种的园艺师,有了他们,才有着姹紫嫣红的花园。而我们酷爱收藏门票的券友,犹如在花园中辛勤耕耘的园丁,又像忙碌于万花丛中的蜜蜂,向社会酿得上乘的花蜜琼液,向社会传播着旅游业发展的春天。
——原载《门券博览》2014年第二期,感谢谢家树主编传递稿件—— 【编辑:王建池】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王建池 |
目前,网友留言共2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07-30 05:37:12;
酒泉子 遥复西安石杰兄 雁塔凌云,又闻丝路驼铃。梦古城,夜无寐,忆石君。 书信蹉跎逾经年,事繁少闲心。待三秋,再整装,西北行。 2014 07 30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07-30 07:16:28;
"旅游门票的设计者犹如不断培育新的花卉品种的园艺师,有了他们,才有着姹紫嫣红的花园。而我们酷爱收藏门票的券友,犹如在花园中辛勤耕耘的园丁,又像忙碌于万花丛中的蜜蜂,向社会酿得上乘的花蜜琼液,向社会传播着旅游业发展的春天。"说得真好!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07-30 08:40:04;
挖掘门券背后的故事,领悟其中精彩内涵,喜欢这样的文章。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07-30 09:31:23;
这枚卡的确设计的很漂亮!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4-07-30 09:51:31;
大家之人就有不同之处,在石家庄市第十七届展见过石老师。
姓名:刘国庆; 时间:2014-07-30 13:42:24;
学习。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7-30 14:38:34;
一篇赏析门券的佳作。学习了,谢谢石杰老师!!!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4-07-30 14:40:20;
很喜欢这篇文章!看看门券册,大雁塔门券是一样的图案,但正面没有税务章,20元在背面。
姓名:玲玲; 时间:2014-07-30 15:23:57;
用心设计出佳券。谢谢石老师的美文!
姓名:penj; 时间:2014-07-30 15:39:11;
券的确设计的很漂亮!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07-30 16:03:16;
向石杰先生问好。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4-07-30 16:20:41;
这样的文章很好!更增加了门券美,谢谢石先生的介绍。
姓名:雨人; 时间:2014-07-30 16:56:07;
能见到设计者本人真好!!!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07-30 19:54:03;
欣赏了,此券设计的确实美。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4-07-30 21:29:42;
感谢两位老师!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07-30 21:43:33;
好!
姓名:张文革; 时间:2014-07-30 22:02:41;
我感觉石杰老师是幸运的,喜欢门券的人们更幸运,因为我们了解了精美门券的背后故事。因为许许多多精美的门券设计,所包含的内涵是使用者和爱好者所了解、体会不到的。因此,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文章,谢谢石老师!!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4-07-30 23:13:53;
故事感人,文笔优美,票图精致,可谓三绝!
姓名:杨帆; 时间:2014-07-31 04:09:58;
喜欢这样的文章。
羡慕这样的机遇。 提倡这样的访问。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07-31 07:39:09;
门券设计得很精美!
姓名:王胜明; 时间:2014-08-05 14:39:37;
“旅游门券的设计者与旅游门券的收藏者都是旅游这块苗圃或百花园里的园丁”,石老师说的多么美呀!谢谢您!
|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
整站访问量:55179194;
今日24593;
昨日66898; 本页访问量:2785983; 今日30; 昨日225; 收录总数:12525900; 今日:9744; 昨日:30006; |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