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十研会征文(21) 科学理解“门券”的词义

十研会征文(21) 科学理解“门券”的词义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4-07-10 查看次数:380; 复制本文地址
保定市:陈明新

图片总大小:13KB;最小图片:172;最大图片:5KB;


 科学理解“门券”的词义

—— 再谈“门券”定义的缺陷及不良后果

保定 陈明新

摘要: “券与票”这个看似最原始最基础的问题,整整困扰了券界近三十年,可见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深究起来确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怪乎至今人们还是在争执不休。门券是“入门凭证”的说法,在券界几乎是约定俗成,也未见有人提出过异议,其实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第九届全国旅游门券收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笔者发表的《对“门券”词义的再认识 ——兼谈“门券”定义的缺陷及不良后果》(下称《再认识》)一文,在此文中,笔者已经对门券词义的再认识等问题做了初步探究,由于是初涉这一术语的神秘和深奥,所以该论文中的一些选词用语和文字表述等方面,不排除存在一些不妥之处。

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本文就其关键焦点认识再作深一步探讨和解析。

关键词: 定义  概念  门票   门券 

一. 定义与概念

1. 定义是什么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

2. 概念是什么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纳并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3. 定义与概念的区别

在逻辑学里,定义就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而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概念和定义,它们的表述有十分相近的地方,但又不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定义通常的表述方式,是以“某某是什么什么”来表示,通常这样的口吻,是十分肯定。但是作为概念描述,由于概念主要是要确定一类事物的本质,所以,有时概念表述是不用“是什么什么”来表示的。更多的概念是无法依靠定义属性去确定的,许多的概念是一些相关事物的综合体,本身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其所包含的含义,是无法用一句话去准确表达的。可见,思维的准确性首先基于概念的准确性,概念的不准确性必然会导致思维的混乱。几十年来“券与票”循环无端的争执,恐怕是与论证者对“定义”与“概念”这两个词义本质属性的不同理解而导致的。

二. 门券本质属性的逻辑关系

在讨论门券与门票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把握住这两个词义的区别。对这个问题,笔者在《再认识》一文中,已经做了精细分析,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有必要再来看看门券与门票到底有什么区别(摘录《再认识》):

 

文本框: ① 游览性质的门票文本框: ② 参观性质的门票文本框: ③ 娱乐性质的门票文本框: ④ 纪念门票 (券) 文本框: ② 不能入门的宣传纪念券文本框: ③ 组织制作的收藏活动纪念券文本框: ⑤ 景点内车、船、缆车票文本框: ④ 个人制作的名片纪念券文本框: ① 可以入门的宣传纪念券 文本框: ⑤ …… 文本框: 种属关系 文本框: ⑥ ……文本框: ① 游览性质的门票,文本框: ② 参观性质的门票,文本框: ③ 娱乐性质的门票,文本框: ④ 纪念门票 (券) ,文本框: ② 不能入门的宣传纪念券,文本框: ③ 组织制作的收藏活动纪念券,文本框: ⑤ 景点内车、船、缆车票,文本框: ④ 个人制作的名片纪念券,文本框: ① 可以入门的宣传纪念券 ,文本框: ⑤ …… ,文本框: 种属关系 ,文本框: ⑥ …… 

   注:表中“门券a”代表的是门券收藏对象的总集合(是“门券收藏”的代名词),“门券b”是“门票”的同义词。

根据上表,我们来分析二个逻辑关系:

. 此表中的“门券a”与“门券b”不是同一概念,它们是种属关系,“门券a”是属概念,泛指门券收藏的所有品种;“门券b”是种概念,仅指具有入门凭证性质的品种,即“门票”。

假如我们将“门券b”改用“门票”一词表示,那么此时的“门票”可以叫“门券”,而“门券a”却不一定能叫“门票”,前者为真,后者可真可假。这就和“牛是动物,动物不是牛”一个道理。就是说,同一名词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它所表现的具体内容是有所区别的。在这个关系式中,因为“门票”的外延小于“门券”的外延。所以大家常说的“门券就是门票,门票就是门券”这个论点,在一般场合(即“门券”是单独意义时)是成立的,但在特殊场合,就不一定成立。

. 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门券b(门票)”与请柬、纪念券等同类品种之间虽然都是同一属的单独概念,但它们相互之间是反对关系,互为独立、互不相容。所以有人想利用它们借助“门券a”来进行推理,误认为:“‘纪念券’是‘门券a’,‘门券b’是‘门券a’,所以‘纪念券’就是‘门券b’”,在这个推理公式中,此“门券a”非彼“门券b”,受同一律约束,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我们换一种推理关系再看看:“牛是动物,羊是动物,所以牛就是羊”,你相信这个结论吗?

③. 以上二例表现的两个错误的逻辑推理关系,除了用词不当外,更多的是与“门券”一词的多重寓意有关。在这个关系式中,同是一个“门券”,但“门券a”是普遍概念,而“门券b”是单独概念。

可见,人们常说的“门票”其实是单指入场券,而“门券”大多时是指收藏对象,所以对于“门券”这个词的多重词义是不能用一句话的定义来描述清楚的,因为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概念词。由于表述的差异或理解的差异,就会造成了大多数人感官上的“门票=门券”的模糊理解。

    三. “门券”与“门票”之间的语法关系 

查多种版本权威字典或词典,票与券的解释大同小异,基本释义如下:

“门票”— 入场券;

“门券”— 入门凭证( 券界自解,权威词典没有解释)。

我们先分析一下其中的几个字义:

“入”— 进,跟“出”相反,由外到内;

“场”— 处所,许多人聚集的地方,会场,展场,等;

“门”— 房屋、院子、车、船、场所的出入口处。

可见,“入门”与“入场”,都需要通过某个“出入口”,最终目的都是要进入到里面(场所)。

再分析一下“券”与“票”的释义:

“票”— 作为凭证的纸片。如:票据/门票/车票/电影票等;

“券”— 票据或作为凭证的纸片。如:证券/奖券/债券/餐券/入场券等。释义中的票据是一定格式的支付凭证。即,票据的基本属性也是凭证。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票”与“券”的共同属性都是一种“凭证”。可见:通俗说“门票”与“门券”都是入门凭证,它们也都是“入场券”。即:

门券=入门凭证=入场券=门票

这个演绎公式告诉我们,目前关于“门券”与“门票”的释义,其实就是一个循环定义。而困扰了人们几十年的“入场券”与“入门凭证”这两个定义的实质是: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就是说,无论门券还是门票,它们都是一种可以进入到某个场所的凭证。它们的字面区别,仅仅是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而已。

四. “门券”概念探源  

根据上节分析,我们试着推论一下“门券”概念的产生及其词义基本属性变化的一些轨迹:

. 1947年版本《国语词典》,门票就是单指“入场券”之类的凭证,应该说至少在那个时候“门券”一词可能还没有出现或不常应用。不知何因,目前各种词典对 “门券”一词却始终没有纳入权威词典。

.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游览、参观和娱乐场所的逐渐增多,而进入这些不同收费(或免费)场所的门票,人们又分别对它们冠以不同的名称,什么入场券、游览券、旅游券、参观券、展览券、游园券、观光券、贵宾券、团体券、等等。这些“券”的名称虽然繁杂,但它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即都是入门凭证。从理论上讲,它们都属于门票类凭证相互之间是集合关系。

“门券”一词何时产生,笔者无从考究,可能是百姓将那些不同称谓的“券”归纳出一个顺口的用语 —“门券”,也可能它是外来用语。从字面上看,“门券”和“门票”的基本属性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原则区别,都是入场(门)的凭证,但字面上的差异就有可能意味着“门券”与“门票”二词之间,或多或少应该有所区别。

.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民间门票收藏活动兴起,收藏的初期一般都是以旅游景区和游览场所的门票为主要收藏对象,这一点与集邮初期主要收藏邮票是一样的。随着门票收藏活动发展,人们的收藏视野也扩大,逐步开始拓展门票收藏的范畴,到目前为止,除了那些真正意义的门票类凭证外,人们又将一些与门票有关联的凭证,如景区车船票、缆车票,电影票、戏剧票、火车站台票、地铁纪念票、请柬、通行证等票证也相继纳入门票的收藏范畴,这与集邮的发展史也是一样的,一百八十多年来,集邮的对象也早已从单纯收藏邮票扩展到与邮票和邮政业务相关的封、片、简、戳等邮政用品。遗憾的是,集邮活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集邮”这样一个比较科学的收藏名词,而门券收藏活动却没有产生一个类似“集券”或“券藏”这样的权威名词。当门券收藏活动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非常需要一个更有权威的术语来涵盖它们的集合,而当这个权威术语还没有真正产生之前,许多朋友又习惯用“门券”一词来涵盖它们,久而久之,约定俗成,“门券”一词无形中又成了“门券收藏对象总集合”的代名词。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意识到“门券”一词已经由原来的专有名词(单指门票类凭证)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转换为普通名词了(泛指门券收藏的各类凭证的总集合)。

此时的“门券”一词由于基本属性发生了质的变化,它相对于各个子概念之间,既有保持同一个关系的(入场券),又有保持种属关系的,还有保持普遍关系的,负有“身兼三职”的特殊属性。可见门券的属性不再单一,而是越变越复杂,越变越抽象。且这种微妙的演变蒙蔽了无数券友的眼睛,没有能够及时识破它(见上表)

.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当“券与票”的关系还没有说清楚时,“旅游门券”一词的出现,无形中又增加了人们新的思维错觉,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认识,甚至还出现“纯门券”收藏与“泛门券”收藏之类的说辞,这些各抒己见的论调,必然会造成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理论研究认识方面的模糊或混乱。

. 有人说,能不能将“门券”与“门票”的位置调换一下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因为国家各种权威词典对门票下的定义都是“入场券”,这是盖棺定论的东西,我们无权擅自扩大它的外延。如果硬要调换“门票”与“门券”的位置,就会犯“偷换概念”的错误。所以当我们目前还没有发明一个更能形象的、可以替代“门券收藏对象总集合”词义的专用名词时,用原本就是多重含义的“门券”一词来替代它,也符合很多朋友们的思维习惯(惯性思维),还显得顺理成章。

从目前是实践来看,不少朋友在日常用语或书写文章时,往往将所想表达的“门券”、“门券收藏”和“门券收藏对象(范畴)”等术语,习惯简单用“门券”一词表述,例如:

“我喜欢门券。”一句话中的“门券”,既可指“门券b”,即门票类凭证,也可指门券收藏的各种凭证,即“门券a”。

“纪念券不是门券”一句话中的门券,是指纪念券不是“门券b”。

“门券包括各种入场券、参观券、游览券、展览券、演出券、体育比赛券、影剧票、景点内车船缆车票、火车站台票、地铁车票等。”一句话中的“门券”一词指的是门券收藏的对象,即“门券a”。

……

⑥. 目前券界大多数朋友认为判断是否属于“门券“的唯一标准就是“入门凭证”, 根据逻辑学原理,就是说只要具备“入门凭证”这个本质属性的票证就应算作门券,反之就不是真正意义的门券。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入门凭证”这个定义虽然用词精炼,但与它的实际运用情况确有差异,因为“入门”一词本身含蓄,没有准确指向到底应该进什么“门”才是定义所指的“门”。试想,如果凡是能入门的凭证都属于门券,那么:入厕票、洗澡票、飞机票、汽车票、人力三轮车票、校徽、厂徽、工作证、代表证、通行证、老年优待证、身份证等,它们都是具有一定“入门”意义的凭证。即便是争论中的纪念券也或多或少有“入门”的属性,因为参加门券活动本身就需要进入展场,进入拍卖场,进入交流场,那么它们是否也应称为门券呢?

如此看来,目前的“门券是入门凭证”这个定义确实是不能准确表达现实中“门券”概念的真正内涵和外延。充其量它只能算是一个类似定义的|“定义”,因为一句“入门凭证”是无法限定“门券”这个词的准确内涵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没有门票收藏活动的出现,就不会有“券与票”之争。目前券界给门券下的“入门凭证”这个定义与“门票是入场券”的定义没有实质区别,只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而已,它们是同一关系,概念可以互换。而实际上随着门券收藏活动的不断发展,门券收藏的对象远远不止“入场券”(门票)之类的凭证了,许多与门券收藏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票证也被逐步纳入进门券收藏的范畴。时至今天,如果我们依旧固执地坚持门券就是单单指“入门凭证”,那么“券与票”之争就会像“永动机”一样,既无实质意义,也会永无定论,白白浪费人们的精力和时间。

    五. 实践中的理性

通过以上分析,从理论看,“券”是指票证和作为凭证的纸片,“票”是指作为凭证的纸片,前者比后者多了一个“票据”的含义,可见券的自身含义更宽泛一些,这就为门券收藏的多样性给出了比较客观的理论依据。

从实践看,在日常活动和交流用语方面,常说的“券集”比“票集”好理解一些,它不会与另类票证(粮票、布票)的收藏册相矛盾;“集券”一词比“集票”更大气,它也不会与其他票证活动(例如粮棉油票、布票、等收藏活动)相冲突;“券界”比“票界”更贴切,可以轻易区别与戏剧界的关系;“券友”比“票友”更务实,它不会与戏剧界的“票友”相混淆。

另外,目前各种大词典都没有收录“门券”一词,这也恰好给我们留下了为之具体定位和发挥的空间。尤其是作为理论研究,如果券与票不分,专有名词与口头术语的无意混用,概念把握不准,必定会造成许多人认识上的模糊和运用上的混乱,甚至还会作出错误的判断、推理和论证。我们之所以要说清楚它,就是为了尽早让门券收藏理论的研究在良性轨道上开展,而不被“券与票”之争所干扰。

    六. 如何科学拟定“门券”概念

当“门券”老定义的内涵不能准确涵盖新内容的时候,重新认识门券概念的本质内容,及时调整门券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势在必行,只有“门券”概念能够科学准确地界定和反应客观事物,与客观实际同符合契,门券收藏理论研究活动才会更加科学有序地发展。

笔者在《再认识》一文中,对门券新概念做了初步描述:“门券是指出入门(场)和与门券收藏活动相关联的各类凭证。狭义的门券指游览景点或展览、会务、娱乐等场所的进(出)门凭证;广义的门券指具有游览、参观、出入、邀请及具有记载门券收藏活动意义的各类凭证。

如各种入场券、参观券、游览券、展览券、演出券、体育比赛券、影剧票、景点内车船缆车票、火车站台票、地铁车票等,以及券界认可的具有参观、纪念功能的纪念券、代表证、请柬、邀请函、通行证等,都属于门券收藏的范畴。”

文章发表后,笔者收到许多热心朋友的忠恳意见,在不间断地深入研究和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后,也认识到:鉴于中国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很多名词或术语是无法依靠简单概念去定义它们的属性的。在自然科学中,许多概念是一些相关事物的综合体,具有多重含义,本身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对于这样的一些概念,它的含义或意思,是无法用一句话去准确表达清楚的。“门券”一词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里再试着重新描述一下新拟的门券概念:

门券 

1. 门票(入场券)。

2. 具有入门属性凭证的通称。狭义的门券指旅游景区(景点)或展览、会务、娱乐等场所的出入门(场)凭证;广义的门券指具有游览、参观、出入、乘坐、邀请及具有记载门券收藏活动意义的相关凭证。

3. 门券收藏品种的总集合。如各种入场券、参观券、游览券、展览券、演出券、体育比赛券、影剧票、景点内车船缆车票、火车站台票、地铁车票、公交纪念车票,以及券界认可的具有参观、参加、纪念功能的纪念券、代表证、请柬、邀请函、通行证等,都属于门券收藏的范畴。

     这个新拟概念,通过以上三层释义的解释,基本指明了门券一词的多义属性,就是门券的本质属性是门票(入场券),即“入门凭证”,而那些本质属性不是“入门凭证”,但具有一定入门属性意义的则也可以成为门券收藏的对象。

     七. 科学认识“门券”概念的意义

当然,也有人不同意扩大门券收藏对象的外延,认为只能收藏“旅游门券”之类的票证,其观点也可以理解。笔者认为,“泛门券”理论不可取,“纯门券”理论更可怕,如果我们死死将门券的收藏对象限定在门票类凭证的范畴内,是不符合现实事实的,长此下去势必会造成门券收藏的路子越走越窄(许多博物馆、红色景点都在逐步取消门票,实行免费),不利于门券收藏文化事业的发展。相比集邮从诞生的170多年来,其收藏对象早已从当初单纯的邮票发展到今天包括封、片、戳、卡以及自制邮品(首日封、纪念封、纪念张、极限明信片等),直至税票和文献资料等在内的大“家庭”。为了适应大众普及的要求,近些年又推出一个“现代类”的邮展类别,在这个类别中所选取的作品素材,更是宽泛极了,甚至还出现了一页邮集的制作方式。总之,各种类别邮集所涉及到的各种素材几乎无所不包,只要能上贴片的都有可能成为邮集的合格素材。鉴于此况,我们搞门券收藏也没有必要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把它们限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

需要强调一下,可以纳入门券收藏范畴内的一些另类凭证,不一定都是传统或专题类门券展集的合格素材。它们可以单独组集成类,也可以纳入开放类作品参加门券展览。这就像集邮的税票可以单独编组税票类展集,文献资料也可以单独分类参展评审,但它们并不是其他类别邮集的合格素材(开放类除外)。

所以,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券与票的内涵,是保持理论用语与口头用语并存的前提,可以减少日常用语误解,避免理解混乱。我们强调门券的基本属性应该是“入门”凭证,但是,许多本质属性不一定是“入门”、但具有“入门”的非本质属性之类的凭证,虽然它们不是门票,但完全可以纳入门券收藏范畴。例如景点内的车船、缆车票,请柬、邀请函、通行证、火车站台票、地铁车票等虽然它们的本质属性并不是门票(入场券),但也早已被券界认可并已经纳入门券收藏的范畴。那么,还有许多有争议的另类凭证哪些还可以纳入,哪些不能纳入?哪些可以参展?如何参展?则是需要制定相关规则予以规范,以明确它们的具体品类以及这些凭证的参展要求等等。令人高兴的是原中券委理论工作部2012年制定的《全国旅游门券收藏展览评审规则(试行)》和门券收藏研究网2011年开始制定的《竞赛类门券展集评审总规则》对上述问题都已作出了初步规范。

    结束语

认识问题必须采取辩证的态度,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任何正确都是相对的,牵强附会或一概而论都不是科学态度,我们应该尊重客观实践和大多数人的认识。对于“门券”这个多义词的称呼,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口语习惯,日常用语或著文写作时,即便是同称“门券”,但作者的所指不一,除了门票类凭证外,大多时都是泛指门券收藏的对象。久而久之,如果不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人们也不会刻意去深究如此用词的对与错,因为实践已经反复证明:“门券”是普遍概念,是概念词,而“门票”是单独概念,是定义词。只是我们疏忽了对它们的本质区分而已。

 三十年风风雨雨,今天在跌宕起伏的门券收藏领域,更需要广大券友克服浮躁静下心来,要立足现实放开思路认真总结。门券理论探讨不是纯学术研究,不能死抠字眼儿固执己见,更没有必要将原本就是一项草根收藏的业余爱好,搞得那么深邃神秘,莫不可测。我们应提倡用发展的观点来理性认识门券收藏理论,事在人为,要适度,要顺其自然,要与时俱进。

    限于笔者水平,本文纯属个人见解,可能有不恰当的解析和认识,愿接受实践检验,也敬请广大好友批评指导。 

    主要参考资料:

《语文知识词典》( 河北省人民出版社  1984年 )

《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55年)

《对“门券”词义的再认识 》(《第九届全国旅游门券收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

《形式逻辑学》、《法律逻辑学》等

 

 【审稿:胡保平,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
目前,网友留言共29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07-10 06:27:14;  
长文通读,受益匪浅。但我自己的喜欢的收藏还是有自己的标准。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4-07-10 07:00:29;  
有理有据,值得信服。关健是要有一个权威发布,避免纷争。本来是玩,何必太累。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07-10 07:06:53;  
陈老师论述有理有据,使我对“门券”、“门票”概念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4-07-10 07:29:47;  
认真拜读、学习了!不愧是券界专家!受益匪浅!全明白啦!谢谢陈老师!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7-10 08:33:19;  
学习了,谢谢作者!!!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07-10 08:54:15;  
大作拜读,很受启发。顺致问候。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07-10 09:06:45;  
论文言之有理,有恍然大悟之感,两个概念觉实要理清.一点个人看法;新拟的门券概念中,"1. 门票(入场券)"。在第二条中"
2. 具有入门属性凭证的通称"。已涵盖,第一条可以不要.这样似乎简略些.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4-07-10 09:30:04;  
不愧是券界专家!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07-10 09:34:33;  
学术争鸣,探究本源。
姓名:陈捷; 时间:2014-07-10 10:00:59;  
陈老师花了不少功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07-10 10:42:41;  
有理有据,认真学习,很爱启发.
姓名:杨帆; 时间:2014-07-10 12:59:04;  
大作,重作。
学习,再学习。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4-07-10 14:51:47;  
论述精细!赞同!!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07-10 15:35:24;  
拜读后很受启发,谢谢明新。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4-07-10 17:21:24;  
小小门券也能说出如此深奥的道理,陈老师有才,佩服!!!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14-07-10 17:28:18;  
陈老师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深入地探究了门券的含义,为我们理清了门券的来龙去脉。这种执着和敬业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姓名:王荣华; 时间:2014-07-10 17:35:14;  
可见陈老师对门券的喜爱程度,佩服!
姓名:玲玲; 时间:2014-07-10 20:10:47;  
陈老师思路清析,分析正确,定义合理,拜读学习了!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4-07-10 21:46:18;  
呕心沥血的大作,学习的榜样!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4-07-10 21:50:24;  
泛指是门劵,单指是门票。工作证,出席证,裁判证,运动员证等等没有标注价值的进入场馆凭证也是门票的功能。也是收藏范围。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07-10 22:32:11;  
分析的透彻、深入、细致。很受启发。
姓名:宿景周; 时间:2014-07-11 00:43:23;  
“无论门券还是门票,它们都是一种可以进入到某个场所的凭证。它们的字面区别,仅仅是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而已。”我举双手赞成陈老师论文中的这一段话,是论文里最”给力“的言语。可以说是对无实际意义的争论不休的“门票呼!门券”休止性的结论。收藏追求的是快乐,研究讲求的是有用。华夏文字是世界历史长河中唯一的流传四千多年从未间断文字,其“文”其“字”之博大精深无与伦比。邮票是寄送信函的凭证。在中国未发行邮票之前,对“邮资凭证”曾称作“酒资”“酒力”“号资”“号力”等十几个名称。1878年中国发行第一张“大龙”邮票,民间俗称直呼其为“龙头”。除此之外,邮票当初还称谓其“邮券”“信印”“信花”“邮花”“印花”“信资图记”,等等。现在,集邮界没人钻牛角尖,挑起“邮票呼!邮券之争,不是繁荣发展170多年吗!我看,门券界也应集中精力,好好研究研究怎样大发展才是硬道理。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7-11 13:12:28;  
宿老师说的极是!!!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4-07-11 20:32:14;  
论述有理有据!很深刻!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4-07-11 21:10:45;  
学习学习再学习,通读了,还得再读。感谢陈明新老师!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4-07-11 22:08:33;  
陈老师真是下了大工夫,佩服!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07-13 14:30:09;  
学习了。
姓名:王斌坤; 时间:2014-07-14 20:55:44;  
陈老师博引旁证,阐述深刻,受益匪浅。谢谢!
姓名:胥昌同; 时间:2014-07-22 20:50:38;  
向陈明新老师学习!这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论述清晰,旁征博引。尽管是一家之言,但足以看出先生对此研究是下了真功夫的。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930089; 今日30620; 昨日14960;
本页访问量:2659668; 今日269; 昨日335; 收录总数:6951093; 今日:12925; 昨日:6819;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