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刘老说券(44) 铁面鲤鱼和无丝藕的传说故事

刘老说券(44) 铁面鲤鱼和无丝藕的传说故事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4-06-24 查看次数:449; 复制本文地址
保定市:刘铭元

图片总大小:75KB;最小图片:75KB;最大图片:75KB;


    这是一枚邮政明信片式摄影版“包公墓”门券,券面是带有赵朴初题写“包孝肃公墓园”匾额的图案(见照片)。包孝肃公墓园,简称包公墓,因与包公祠紧紧相连,亦可称包公祠,前身是包河公园。现称包公园,主要有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等景观。

   包公祠,系为纪念包拯而建,距今近千年。包拯,字希仁,死后谥号为“孝肃”,庐州人(今安徽合肥),历史上的包拯是一位值得肯定与歌颂的政治家、改革家与法律专家。包拯,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包青天”,尊称包公。欣赏至此,不由想起铁面鲤鱼和无丝藕的传说故事,今讲给朋友听。

    包公祠,四面环水,一曲清流——原是庐州城的护城河,因为包公而改为包河。远在宋朝,仁宗皇帝封包拯为龙图阁大学士时,将半个庐州赏赐给他,谁知,包公却说:“臣作官是为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是为了请赏,所以我不要。”仁宗听了暗暗称赞,但又觉得一点不赏赐,心里又过意不去,于是皇帝改口说:“那就把你家门前的那段人工河赏赐给你吧”。包公觉得河不比田地,不好分,不好卖,富不了,也穷不尽,就谢恩接受了。这段河人们称它为包公河。说也奇怪,从此,包公河的鲤鱼变成了身阔背青黝黑似铁,人称铁面鲤鱼,寓意包公的铁面无私,铁骨铮铮,久煮而不散架,更似包公的刚正不阿。更奇怪的事发生了,包公河长出来的红花藕与众不同,藕断无丝(私),“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自古传的佳话。还有诗赞曰:“孝肃祠边古树森,曲桥回转倚城阴;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包公后人在中秋节这天品尝包河藕,加冰糖,以示“冰心无私”。听说一直到现在,包公祠旁的卖藕人都口口声声叫卖“藕断丝不连”的“无丝藕”。

   后记:虽然只是传说故事,却充分反映了百姓对铁面无私包公的爱戴和敬仰,人们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欣赏这枚门券,很有现实意义,能到包公祠瞻仰,更有教育意义。

   朋友,待看下一个传说故事,且等老叟下文分解。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1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06-24 05:24:55;  
雅文赏读。谨谢!!!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06-24 05:55:18;  
传说正现实,无私留千古。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06-24 09:18:38;  
好故事,足以鉴戒仕宦者。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06-24 09:25:57;  
娓娓道来,入情入理。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4-06-24 12:13:45;  
好故事,谢谢!
姓名:玲玲; 时间:2014-06-24 15:14:53;  
谢谢刘老的讲述。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6-24 17:31:03;  
寓意深远。谢谢刘老!!!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06-24 20:36:25;  
包青天的故事,值得现在的当官者深思。
姓名:寇瑞敏; 时间:2014-06-24 20:54:16;  
好故事,谢谢刘老!!!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06-25 06:16:18;  
故事已听完,谢谢刘老!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4-06-25 15:00:57;  
有趣!!!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28283; 今日14216; 昨日15449;
本页访问量:2658019; 今日288; 昨日321; 收录总数:6913458; 今日:3460; 昨日:346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