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参观《大河之魂——高凤莲三代剪纸艺术展》随记 |
参观《大河之魂——高凤莲三代剪纸艺术展》随记 河北承德 刘运峰 展览时间: 2014-05-08 至 2014-05-20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延安市人民政府 展览场地:19、20、21号展厅
2014年5月15日,我恰在北京,有幸参观了中国美术馆、延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大河之魂——高凤莲三代剪纸艺术展》,展览分为“厚土”、“乡情”、“传承”三个篇章,展示高凤莲三代剪纸艺术家的百余幅精彩佳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川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凤莲
高凤莲简介 高凤莲,1936年出生,陕西延川人,著名剪纸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川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岁开始随母亲学习剪纸,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凤莲已获得国内外各类剪纸大奖超过50项。有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重要国家艺术机构收藏。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塑造了高凤莲坚韧不屈、乐观自信的性格,也成就了她大气磅礴、雄浑质朴的剪纸艺术风格。 受高凤莲的影响,女儿刘洁琼、外孙女樊蓉蓉也秉承了精湛的剪纸技艺,创作出无数感人的作品。祖孙三代用手中的剪刀倾诉着对生活的感悟,传承着黄土高原上的灿烂文明。
从左至右: 高凤莲 、女儿刘洁琼 、外孙女樊蓉蓉 我看了她们现场剪纸展示,从不起稿,行剪利落,一气呵成,具有极强的造型掌控能力。 以下展示高凤莲几幅作品:
高凤莲《黄河人家》312㎝×146㎝ 2009年 图意:黄河犹如巨龙横穿中华大地,九曲回肠,勇往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男耕女织,播种希望,憧憬未来,无论环境如何的恶劣,永远不会向命运低头,具有龙的精神和品格,而这种精神也是华夏民族的精神。
高凤莲《黄河魂》 847cm×270cm 2007年 图意:黄河从巴彦格拉山起源,一路汹涌澎湃,在流经黄土高原时,蜿蜒百转,给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陕北人民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也使他们形成了百折不挠、勇敢坚强的性格。 这是一幅由多张红纸拼剪而成的大型剪纸作品,让观众感受到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高凤莲《红色记忆》 240㎝×78cm 2011年 图意:作品左右两边各有一位红军战士骑着高头大马,左边的牡丹为阳,代表男性,右边的莲花为阴,代表女性,两者的结合象征着革命事业生生不息,窑洞下面的鱼象征军民鱼水情。
高凤莲《莲(连)笙(生)贵子》 60㎝×60cm 此作是新婚时贴在新房里的,有时也绣在女人出嫁时的陪嫁品上,希望新婚夫妇婚姻美满,多子多福。
高凤莲《回娘家》54㎝×39cm 2007年 图意:媳妇抱着小娃娃骑在毛驴上,丈夫牵着缰绳,大一些的娃娃则淘气的揪着毛驴尾巴高兴地蹦跳,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回娘家。
刘洁琼简介: 刘洁琼,1967年11月出生,陕西延川人,1985年毕业于延川中学。现为中国民间剪纸联谊会副主席,陕西农民画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自幼受母亲高玉莲剪纸艺术熏陶,20多岁正式从事剪纸创作。高玉莲从来没有手把手教授女儿如何剪纸,而是要她认真观察、用心体会。经过多年的潜心探索和刻苦实践,刘洁琼不但能得心应手的运用传统剪纸技法和语言,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的剪纸造型圆润饱满、优美舒畅。 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国外展出,曾获大奖、金奖。并被国内外美术机构收藏。 以下展示其几幅作品: 说媒 订婚
上头 迎亲 刘洁琼《父辈们的喜日子》 80㎝×55cm —4 1999年 刘洁琼说,母亲最喜欢叨叨她们那个年代那些陈糜子烂谷子的事,以前听起来总觉得耳朵快要长茧子了,现在想起来倒觉得是个美好的记忆。通过我的剪刀和红纸,把它展示出来。婚姻,在她们那个年代基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一门亲事就定了,然后就挑一个好日子,把亲戚朋友请来,再摆上几桌八碗把新媳妇娶回家,拜堂、上头,就“天黑月高”了。“亲戚朋友走得了,结发夫妻直到老”。 四个画面分别为:说媒、订婚、上头、迎亲。
刘洁琼 《沃土灵花(布堆画)》190㎝×236cm 2010年 刘洁琼 《沃土灵花(布堆画)》190㎝×236cm 2010年(笔者摄的局部图) 刘洁琼说:打我记事起,母亲高凤莲一有空闲时间就会给我讲那些老掉牙的事情,外公、外婆对她多么的严厉,女孩要懂得三从四德、恪守常规,剪刀和针线决定一个女人的命运等,所以母亲从小足不出户,每天起来就是铰花、扎花绣叶,这就是注定女人一辈子幸福的所谓“女红(gong)手艺”,因为那个时代,青年男子娶媳妇,是一看窗子,二看帘,再看媳妇蛮不蛮,这会被誉为有本事的女人,会受到人们的尊重,祖祖辈辈,代代相传。
樊蓉蓉简介: 樊蓉蓉,1985年1月出生,陕西延川人,小学文化。现为延川县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理事,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樊蓉蓉幼年丧母,由外祖母高凤莲抚养长大。受外婆影响,很早就显露出剪纸的天赋。开朗爽直的性格,也让她的剪纸造型更为自由不羁。15岁起开始独立创作,不到20岁便开始在多个全国剪纸展览中展露头角。其作品富于灵气,并擅长新题材的表现,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别的展览奖项,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和陕西省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是民间艺术创作天地里的一位年轻剪纸艺术家。 以下展示其几幅作品: 樊蓉蓉 《笙(生)鸡牡丹》78㎝×51cm 2007年 鸡代表阳(男),牡丹代表阴(女),意在子孙延续,吉祥富贵。
樊蓉蓉 《抗震救灾》78㎝×52cm 2008年 此剪纸表现的是震灾时期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场面
樊蓉蓉 《好光景》156㎝×102cm 2009年 图注:受苦人过日子细盘算、精安排,一年四季辛勤劳动,从耕种、除剪到收割,收成是前囤子圪尖后囤子满。喂鸡下蛋,养猪卖钱,养狗看家门,养牛驴推磨滚碾子,光景过得实实在在。 在高凤莲三代人剪纸的间隙,我请二代、三代传人刘洁琼、樊蓉蓉在当天使用的参观券上签了字,遗憾没有请到高凤莲老人签字。说起参观券,现在领取不像以前看一下证件就给,还要当场把身份证信息电脑存档。应我请求,此枚副券没有撕去。
券上盖章参观日期2014年5月15日 券右下边小字是“骑马番将/陕西东路皮影/中国美术馆藏”
说明:本文有关剪纸艺术的文字简介,均是照相机照下的原文,个别文字增减。
【编辑:王建池】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王建池 |
目前,网友留言共2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05-25 04:52:02;
欣赏了!不错!!!剪纸艺术是“民间手工艺”。北方的剪纸艺人要多于南方。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4-05-25 08:50:20;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北方剪纸淳朴浑厚,豪迈粗放,变形夸张,人物特征鲜明,南方剪纸注重写实,柔美明快,工艺精巧,玲珑剔透。剪刀下的辉煌艺术,美在民间永不朽!赞!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5-25 09:56:47;
每到北京,刘运峰老师必有收获, 网上券友必有分享。谢谢刘老师!!!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05-25 10:01:02;
剪纸艺术作品,美轮美奂。去年曾在沈阳观看艺人剪纸,高手拿起剪刀和红纸就剪,一会,一幅让人赞叹的剪纸作品就成功了。
姓名:雨人陈捷; 时间:2014-05-25 10:19:30;
精美的文化遗产,让人惊叹,签字券真好!!!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4-05-25 11:53:35;
欣赏了!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4-05-25 12:51:31;
行行出状元!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4-05-25 14:18:04;
民间艺人的风采、技艺让人惊呀、敬佩。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4-05-25 14:19:52;
乡土气息好浓啊,谢谢刘老师介绍!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05-25 14:47:49;
真亲切!
姓名:刘国庆; 时间:2014-05-25 16:04:25;
欣赏,谢谢。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4-05-25 16:11:12;
剪纸剪出了华夏之魂,技艺一辈传一辈。刘老师谢你介绍。门票我太喜欢了。真想得到一枚,咱就是这专题,请大家帮忙。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4-05-25 19:52:40;
好介绍,谢谢刘老师。
姓名:刘运峰; 时间:2014-05-25 20:31:40;
杨新渝老师,我用老伴身份证还领了一枚,过几天给您寄去。邮编地址请发我手机13623146826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05-25 21:46:42;
剪纸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遣产,应该一代一代、代代相传下去。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05-25 22:00:48;
我喜欢收藏剪纸,主要收藏了一些早期剪纸。谢谢刘老师介绍!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4-05-25 22:36:43;
剪纸技艺是展示艺人心灵手巧的结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赞!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14-05-26 05:23:11;
欣赏了,我也喜欢签字票。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05-26 10:52:50;
三代人传承民间技艺,巧剪刀描绘黄土风情,配图意介绍的真好!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4-05-26 11:29:04;
剪纸技艺在民间广为流传,记得小的时候我的母亲一到冬腊月,就让我的姐姐跟她一起选择样子裁纸张打纸眼捻纸捻用裁刀一点点的裁,尔后上色等,作品成功后用于张贴和送给亲属。通过赏阅刘老师的文章让我有了孩时的回忆。谢谢刘老师!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05-26 21:31:36;
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谢谢介绍。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4-05-27 16:44:12;
刘老师谢谢你啊,没想到你真有心。
|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
整站访问量:55158948;
今日4358;
昨日66898; 本页访问量:2785959; 今日6; 昨日225; 收录总数:12517913; 今日:1762; 昨日:30006; |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