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一起看国保(42)【江苏常州】—瞿秋白故居、近园 |
对于瞿秋白故居来说,我已经去过很多次了,故居依旧那样。故居和纪念馆在常州车水马龙的延陵西路上,白墙黛瓦,独立彰显。尽管免费,但门可罗雀,本身故居、纪念馆、陈列馆之类的就不是熙熙攘攘的热闹之地。 瞿秋白1899年出生在运河边的青果巷,延陵路的故居只是他一家寓居其叔父的地方,是普通的几进江南民宅。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乃一介文人画家,无置产之资本,全凭浙江做官的弟弟救济度日,后断济,使瞿世玮一家深陷困顿,捉襟见肘。
瞿秋白的母亲在他16岁时在贫困绝望中自杀,他的父亲随后也前往济南讨生活,一家分崩离析,各托寄养。这里是瞿秋白的成长之地,也是伤心之地,房子的背后也留下了少年渐走渐远的朦胧身影。 瞿秋白自称“江南第一燕”,燕衔春泥,带来的是一个新的气象。作为早期的中共领导人之一,他给中共产党带来了6个“第一”,即第一个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个翻译国际歌,第一个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第一个报道十月革命,第一个创办党报,第一个创作了歌颂农工革命歌的人。
瞿秋白是骨子里透着文人气质的书生,也许干革命实在是个命运的误会,就像他最后《多余的话》中所说。他的著述和译作表现是他的才华横溢。他人生的两场婚姻都算是电闪雷鸣。他的死则是有点优雅的感觉,将人最优质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让人敬佩。 飞过春日的第一燕,结束于36岁,奉献了他所信仰的主义。已经得到过,又何惧于失去。都是匆匆的路人,但他留下了他的身后纪念物,这也许就是主政者认可的瞿秋白价值所在。
========================================================================================================
近园是国7常州市区唯一添加的国保,它在延陵西路旁的长生巷里,被包裹在常州宾馆的院里。开不开门心里没谱,这次去就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结果遂我所愿。这样外加原来看的淹城遗址和瞿秋白、张太雷2故居,常州市区的4个国保全部看完了。 进入宾馆的院内,一眼就看到了绿树衬起黛瓦相覆的白墙,它的正门西门闭紧,倍感大失所望。拍完国保碑,一侧身看见远处的一小偏门洞开,顿时又心花怒放,这种一惊一乍、一悲一喜的感觉我再次遭遇。园林的北门正在如火如荼的改造,小门开启就是为了方便工人们出入。
近园为“苏式”园林,面积5千多平米,规模和苏州耦园差不多,但无耦园、网师园等之精致。近园以池塘为中心,建筑四周环绕而建,池塘中心是叠石假山和见一亭,有桥相连。这里春日就浓荫覆盖,到了夏日更是幽深静谧,清风和唱,蝉儿高鸣,把盏一杯阳羡草青,该是多美惬意的快事。 近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杨姓进士购地所建,其中包括一块原明代恽厥初的东园一部分,建成后近乎似园,故称近园。杨曾邀画家恽南田等名士园中雅集。杨家盛极必衰,同治年间近园换主为刘姓。
光绪年间邑人恽彦琦又以6万两银从刘家购得,恽家修葺后成为“恽家花园”。恽厥初、恽寿平、恽南田、恽彦琦和“常州三杰”的恽代英等等,都是常州武进的“恽氏”系统,所以几百年来,几个恽氏都和近园有着牵牵绕绕挥之不去的关联。 近园看似平淡,细品却滋味十足,无拙政园、留园之张扬。在细节处园林应有的元素悉数不少。感觉是密而不繁小而不狭,且赋有宜居的安全感。厅、堂、阁、轩、亭错落有致的安排,穷尽画理,玲珑爽意。原主人注重自然天成的意境和文化涵义,让园林颇为增色。
西野草堂的背后,现在正改造成一个私人会所,国保的功用变成饭店、会所就是一种硬伤,一如江阴的要塞司令部旧址和苏州的卫道观前潘宅。好在江阴的劝退了,但苏州的我进门后硬被撵了出来,至今让我咬牙切齿余怒未消。但愿近园的将来不要拒之喜欢看它的人,否则国保党们依旧很受伤。 【编辑:崔艳红】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崔艳红 |
目前,网友留言共1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05-21 05:23:33;
常州市区的四处“国保”,我游览过三处,只是没有去过“近园”。再去常州,当去看看。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4-05-21 05:31:30;
秋之白华谁曾记,似水人生已百年。
小园一角偏偏在,屋雅水潺慰骆君。 看骆友文章,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思绪在蔓延,恰如一场视觉盛宴……。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05-21 07:12:24;
欣赏了。门票少了点。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05-21 08:04:26;
好文章,谢谢介绍!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4-05-21 08:14:22;
文章精炼、明了。这种骆友写作风格喜欢,拜读骆友文章也是种享受。谢谢介绍。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05-21 08:46:36;
用心品味,方能回味无穷。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4-05-21 09:23:35;
看骆友文章,有享受之美。
姓名:陈捷; 时间:2014-05-21 11:15:23;
谢谢介绍!!!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4-05-21 13:26:07;
拜读了!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4-05-21 15:51:04;
国保究竟如何保?一大课题。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4-05-21 15:59:33;
谢谢!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05-21 17:07:52;
好介绍。国保的重视程度一直是问题,不知何时能真正解决。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4-05-21 17:35:05;
虽为国保,当地政府不保,如之奈何?谢谢介绍。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5-21 17:36:42;
欣赏了。谢谢作者!!!
姓名:张文革; 时间:2014-05-21 21:13:11;
骆老师文笔字字珠玑,回味无穷,大家手笔。享受啊!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05-21 22:46:50;
很喜欢看骆老师的文章,图片也拍得极好。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05-22 12:10:55;
美言赞游记,故居有近园。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05-22 15:20:09;
写得很引人入胜!
|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
整站访问量:55163653;
今日9060;
昨日66898; 本页访问量:2785972; 今日19; 昨日225; 收录总数:12520124; 今日:3972; 昨日:30006; |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