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晋南采风随笔(13) |
4月11日 灵石县 晴多云 采访组一路走来,游遍晋南著名景点。灵石县任文奎老师推荐我们到目前还不是景点且没有门票的梁家古堡看一看。盛情难却,驱车向西。 在灵石火车站下车,虽然乘坐公交汽车,花两元钱即可到达古堡,但在没有任何路标的情况下,外地人很难到此地参观游览。 天气尚好,峰回路转,不多时,望见远处有几处老屋,猜测就是梁家古堡。
古堡内天桥和主建筑物 走到一制高点上,整个古堡建筑群尽收眼底。永宁堡、善余塘、大夫第、御史院、进士院由东到西,排列有序。五座宅院,院中有院,楼上叠楼,上有天桥,下有地道,层层设卡,处处有关。青石板上扎根,让古堡稳如泰山。汾河边上筑宅,让古堡占据天险。尤其是耸立在汾河拐角处的百尺楼,成为梁家古堡的标志性建筑。
百尺楼远眺 梁家和王家在明清时代,都是灵石县的名门望族。看到梁家古堡在雄奇峻美的背后,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穿廊倒塌,处处残垣断壁,与王家大院红火兴旺相比,使人感到十分凄凉。
残垣断壁一角 山西古建众多,但也不能冷落梁家古堡这一“宝贝”。政府要重视,村民要团结,如果这一瑰宝毁在我们之手,我们就会成为千古罪人! 老住户温俊谦在古堡内已居住了62年,他义务给我们当导游,讲解着古堡的前生后世。当他拿出《百尺楼》小报时,采访组成员纷纷购买,并请老人家签字留念。
温俊谦正在讲解古堡今昔 在温暖的阳光下,陶会长坐在青石板上,感慨之下,即兴发挥提笔写出如下诗篇: 汾水疾驰山崖旁,青石板上列画廊。 百尺高楼凌空起,屋宇错落影梳妆。 布局巧设情有致,皓月当头映雅堂。 厦门春晓人称颂,梁家古堡美名扬。
陶会长青石板上赋诗 编后:由陶万春和陈明新老师采写的《晋南采访随笔》(风景篇)共13篇,到今天暂告一段落,感谢各位券友的浏览与留言鼓励!从明天开始,将展示由崔艳红和王建池二位采写的《晋南采访随笔》(人物篇)5篇,欢迎您继续关注与分享。 【撰稿:陶万春 陈明新;编辑:王建池】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王建池 |
目前,网友留言共27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04-14 05:19:42;
古堡如能修复,也会是一处非常不错的旅游景点。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04-14 05:45:44;
当地政府应重视对古建筑的维护和开发。期待分享人物篇。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4-04-14 06:53:44;
《晋南采风随笔》风景部分在网上展示完毕,受到劵友的围观和跟帖,心中暖暖的。回想当时白天疯跑,晚上与明新老师连夜赶稿的情形,往事历历在目。没有指令,没有数量,没有督促。惟有写作的冲动和尽早与劵友分享的快感,故从心底流出粗浅的文字和所谓的诗。毎天凌晨三时三十分,建池站长准时将稿件审毕上传,保证了采风稿源源不断线。有-句话:看什么风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起看风景。期待着下-次采风行动!!!
姓名:程涛; 时间:2014-04-14 07:24:58;
难忘的收官之作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04-14 08:06:19;
古堡古建筑是文化遗存,应很好维修保护。期待人物篇。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04-14 08:16:16;
跟着笔者游了一次晋东南,谢谢!
姓名:张岩; 时间:2014-04-14 08:32:52;
山西还有很多古建有类似遭遇。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04-14 08:47:16;
在晋商大院扎堆的地方,向这样的古堡只能感叹:既生瑜儿何生亮!陶会长处处赋诗,景景感悟真不简单啊!
姓名:龙小平; 时间:2014-04-14 09:20:40;
4大帅游山西,图文并茂耐人看!辛苦了!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04-14 09:50:43;
好文、好照片、好诗、好门票,还有一群好旅游、懂旅游的好人!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04-14 09:54:17;
晋南采风十三篇,图文并茂真好看。陶公赋诗十三首,豪情满怀赛诗仙。
姓名:任文奎; 时间:2014-04-14 10:10:16;
明末清初灵石的晋商有四大家----王家、梁家、陈家、何家。后两家的古迹遗址已基本荡然无存,梁家古堡的故事是最多的一家。2007年政府计划开发,遗憾的是村民的漫天要价,镇政府内领导间的矛盾不和,最终导致投资商撤出。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4-04-14 10:13:05;
旧有旧的妙处,修旧如旧才是保护的真谛。交通便利,卫生整洁,保持原貌,相信不比王家乔家差。相反,她的残垣断壁的特色会更加突出。从而会更加增添游客的猎奇心理。
姓名:绵山收藏; 时间:2014-04-14 11:42:58;
为什么不到介休看看国宝了!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4-04-14 12:10:07;
晋南采风谢分享!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4-04-14 17:03:11;
感谢采风组把别样的最原始的风貌向大家推荐。期待分享精彩人物篇。
姓名:王敬芬; 时间:2014-04-14 17:04:25;
谢谢采风组的好文章、好诗篇,好照片、好门票,带领我们一起游山西。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04-14 19:25:52;
期待当地政府重视对古建筑的维护和开发。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4-14 20:17:24;
回“绵山收藏”:史老师,时间安排紧凑,未及前去打扰。待有机会一定登门拜访。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4-04-14 22:17:13;
跟晋南采风组神游,神往。拜读好文章、好诗篇!
姓名:马聚海; 时间:2014-04-15 10:20:15;
很棒!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04-15 15:27:09;
游记偏偏精彩。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4-04-15 16:05:53;
跟着采风组神游,美美的享受!谢谢您们!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4-04-16 19:25:07;
回“绵山收藏”:老师您好,我在灵石,还和小任提起了您,我说山西有位“绵山收藏”,券研网有时候留言,还留了手机号,可惜不认识,呵呵。
姓名:王斌坤; 时间:2014-04-16 19:26:30;
图文并茂,精彩纷呈。
姓名:寇瑞敏; 时间:2014-04-16 22:03:38;
晋南采风精彩,谢谢分享!
姓名:绵山收藏; 时间:2014-04-17 11:38:55;
回王老师、崔老师有时间来介休感受一下国宝的气息!我对门票的情感是来自82年,介休也是山西历史文化名城,申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
整站访问量:55168475;
今日13880;
昨日66898; 本页访问量:2785972; 今日19; 昨日225; 收录总数:12522833; 今日:6681; 昨日:30006; |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