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当前位置:【其它类别】-〖其它类别〗: 柳桥春晓 |
步进荔枝公园,发现小桥旁的柳树,与节前的颜色不一样,驻足一看,原来变成黄绿色,走近细瞧,是星星点点的鹅黄色小芽沾满了柳条。我顺步踏上小桥,桥岸的柳条婀娜轻柔,在明媚的春光下,随风飘拂,己是柳绿莺啼又一春了。 我脚下的小桥是座园林桥,单孔小跨度的新建石拱桥,历史不长,估计也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可在桥沿石栏上却赫然刻着:“古柳桥”三个字,这却是为何呢?这得从莆田的廿四景说起。 清代顺治年间,莆田人林尧英给莆田县(现已撒消县建制)内二十四个景点命名,每个景四个字,有押韵很文雅,朗朗上口很好记,老辈人张口都能来上几个景点。我脚下这个公园外的河对岸不远处的顶墩村,原来有座古桥,因周围遍植柳树而名柳桥,所以它就有“柳桥春晓”的雅号。现古桥无踪迹可寻,只是有座新建的石拱桥在柳桥地界,但不在旧址上,新桥的两边也刻有“古柳桥”石碑。南门荔枝公园修建时,也在园内修建了这座桥,刻上“古柳桥”名字,让人多少有点怀旧的念想。而使莆田这一历史古迹名称不至于烟灭,而易地保存下来,给老辈人多了个谈资,给后辈人有个寻踪追迹的根由,又为园内增添了历史景观,可谓一举三得的好事。 那么当年“柳桥春晓”景观又如何呢?《莆田县志》(1994年10月版)是这样描述的:“柳桥位于城郊乡顶墩村,距县城约2里,古称‘柳塘’。三面临河,沿岸植柳,间栽荔树,春夏之交,绿柳婆娑,黄鹂歌啭,荔枝挂丹,轻丹竞渡,风景如画。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侍郎彭汝南辞官归里,在此隐居,建有十六世纪江南著名园林‘岸圃大观’,有‘烟鬟阁’、‘情依楼’、‘蕉声馆’、‘剩水居’、‘漏香廊’、‘浮山舫’、‘云来树’、‘见山寺’、‘隐花阁’、‘寸草庵’及‘桔园’、‘荔径’、‘壶天’、‘樾庵’诸景。当时,画家董其昌画有‘岸圃大观’图,柯无瑕为之作花卉写生,称‘岸圃花志’。后‘岸圃大观’被清军烧毁。……。” 古迹残存,杨柳新绿,新春新希望。
【责编:王建】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 |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
整站访问量:38431381;
今日71324;
昨日71922; 本页访问量:2722147; 今日293; 昨日309; 收录总数:8074477; 今日:7424; 昨日:5236;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