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承德外八庙—布达拉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故事

承德外八庙—布达拉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故事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4-03-21 查看次数:715;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511KB;最小图片:13KB;最大图片:48KB;


              承德外八庙—布达拉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故事



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以土尔扈特部心向祖国万里东归的壮举成为千古佳话。

 这是普陀宗乘之庙的正门。

进入正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三开间,四面开拱门的红色碑亭。

碑亭内并排矗立乾隆亲笔撰写,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三通巨碑。

 中间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了此庙兴建的背景。东西两通分别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和《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记述了土尔扈特部蒙古以10万人的生命为代价逃离沙俄魔爪、重返祖国的壮举及清政府优抚安置土尔扈特部的史实。

  从上面的门券看,中间的红色碑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16世纪,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居住着土尔扈特、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等厄鲁特四部。17世纪初,土尔扈特首领与准噶尔首领不合,为避免冲突,土尔扈特部西迁到地广人稀的伏尔加河流域。18世纪以后,沙俄势力逐渐扩展到伏尔加河流域,远离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陷入了繁重的徭役、赋税、刑罚和沉重的军费灾难之中,特别是让他们放弃黄教、改信东正教的宗教迫害,使土尔扈特部人民奋起反抗,并始终与清政府保持密切联系。时常派使者向清政府“奉表入贡”,并到青海、西藏等地熬茶礼佛。

    1758年阿玉奇的曾孙渥巴锡继承汗位。沙俄多次强征土部兵员,土尔扈特人民再也无法忍耐,灭族之灾逼迫他们拼死反抗。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渥巴锡召集全部战士焚烧一切庐舍和船只,义无反顾地率33000户,169000人,驱赶着骆驼、牛羊,冒着严寒,浩浩荡荡地在草原和沙漠中开始了向着祖国的万里东归。

   “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土尔扈特人不顾沙俄、哈萨克、吉尔吉斯、巴吉克的士兵的围追堵截,前仆后继,约10万人倒在东归的路上。他们丧失了所有的牲畜和财产,为回归祖国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于第二年七月回到祖国。

   乾隆皇帝特别重视这一重大事件,决定渥巴锡等到承德觐见。

   这是定边将军伊勒图的满文上谕。

   乾隆命伊犁将军伊勒图安置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众并颁给渥巴锡的谕旨。

   渥巴锡赴承德朝觐路线图。

    1771年8月5日,渥巴锡从伊犁向承德出发。

   乾隆皇帝下令调拨20万两银子的粮食、布匹等物资接济他们,大部安置在伊犁河流域居住。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10月15日)九月初八,乾隆皇帝在木兰围场伊绵峪接见了回到祖国的土尔扈特部渥巴锡一行。

   乾隆皇帝木兰秋图。

   乾隆赏茶,赐座,用蒙古语和他们交谈。渥巴锡一行行君臣大礼,并献上贡礼。

    渥巴锡觐见乾隆皇帝后,被恩准伴驾随围三天。九月初九,乾隆皇帝在塔里雅图行幄赐宴并大加封赏。封渥巴锡为土尔扈特卓里克图汗(意为英武、勇敢的汗)。

   一般情况下,九月初九应是乾隆在避暑山庄宴请藏蒙王公大臣后回京城的标志性日子。但今年不同,为母亲八十寿辰祝寿,自己的六十大寿,普陀宗乘之庙落成,土尔扈特部回归,他还要亲往承德。

               

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举行了隆重的封爵仪式。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10月27日)九月二十,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典礼。乾隆皇帝亲自陪同渥巴锡等少数民族首领在普陀宗乘之庙“万法归一”殿举行盛大法会。                                          

  26岁的汗王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族回归祖国的壮举震惊世界。

 

大红台上的金顶和慈航普渡金殿昭示着有清一代的鼎盛和辉煌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
目前,网友留言共15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03-21 05:53:14;  
学习并欣赏了。
姓名:马聚海; 时间:2014-03-21 07:52:00;  
真好!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03-21 08:33:41;  
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14-03-21 09:22:06;  
回归祖国的壮举,民族团结的象征。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4-03-21 09:55:10;  
钱老师撰写的《布达拉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故事》,资料详细,文字流畅;门票、照片和故事资料选的都很好,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和真实性,渥巴锡等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尔扈特部众回归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牺牲而万里东归,这一壮举震惊了世界。谢谢钱老师!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03-21 10:05:20;  
资料翔实,历史故事。门券漂亮,文字美丽。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4-03-21 10:57:34;  
悲壮的历史记载!好文章!!!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4-03-21 15:44:31;  
民族团结的佳话。
姓名:李国林; 时间:2014-03-21 17:03:46;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是多民族团结的典范,不愧是清朝第二政治中心。土尔扈特人东归壮举是民族团结的壮丽诗篇。
姓名:杨帆; 时间:2014-03-21 17:45:30;  
这一段清史很复杂,很曲折,其中不乏惊心动魄,悲壮惊魂,涕泪激情,豪迈威武,庙堂庄严,焰火歌舞,老钱对历史的把握,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精简得当,图文配合得体。
姓名:高兴武; 时间:2014-03-21 20:26:36;  
听故事,学知识,长见识。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3-21 21:11:54;  
图文并茂,资料翔实,一篇普及历史知识的作品。谢谢钱老师!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4-03-22 14:26:26;  
一部民族团结和谐象征的文章,图文并茂,欣赏学习了。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03-22 15:30:38;  
介绍详细,学习了。
姓名:寇瑞敏; 时间:2014-03-24 22:12:28;  
康乾盛世时期一段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一座民族统一的历史丰碑。好文好片好券,欣赏!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23367; 今日9300; 昨日15449;
本页访问量:2657943; 今日212; 昨日321; 收录总数:6912333; 今日:2335; 昨日:346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