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走进神奇的额济纳(三)走进蒙古包

走进神奇的额济纳(三)走进蒙古包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3-11-12 查看次数:935;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547KB;最小图片:115KB;最大图片:161KB;


(三)走进蒙古包 

 

     走进蒙古包,知道了牧民的富庶;走进蒙古包,知道了牧民的淳朴;走进蒙古包,知道了他们的心中也在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走进蒙古包,知道了他们正在续写英雄部族的辉煌历史。    如今的蒙古包很少用作游牧时的住所,而大都用作招朋待客的场所,之所以不用是他们有了固定的房屋来代替,这样更能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昭日格图家是广大牧民中的普通家庭,他家有皮卡、面包、拖拉机、摩托车,有两处固定的居住点。

    听说我们要来,才临时把蒙古包搭起来。因为,明天他们就要转往另一个场子了。我们的车停到昭日格图的蒙古包前,他已经宰杀了一只肥羊,房后的两个大锅翻腾着沸水,他正忙着给我们煮羊肉。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热气腾腾的全羊端上来。昭日格图说:我们接待客人一般是不上羊背的,只有最尊贵的客人到来,你们就是我最尊贵的客人。

    昭日格图刀法熟练,很快就按蒙古族的习惯让我们逐道品尝他的传家手艺。血肠、肝包油、羊肚、手扒羊肉、奶茶,鲜美可口。原汁原味的蒙族歌曲从蒙古包飘荡到大戈壁。这是昭日格图的妻子斯琴花向客人敬献哈达和用银碗敬酒时用心唱出的歌声。他们是那样的淳朴,接过你回敬的酒也是一饮而尽。

    斯琴花告诉我们,他们有两个儿子,一个在盟电视台,一个在呼和浩特读书。吴书记插话介绍:他们都是土尔扈特的后代。我们听了既震惊又很亲切。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的碑文记载了渥巴锡带领土尔扈特部族万里东归的壮举。当我问及昭日格图是否知道这段史诗时,他摇摇头说:我知道的不多,只能说些简单的汉语,识的字也有限,象兰州、呼和、银川、厕所我能认识,看电视能听懂。我这才想起,车经阿拉善首府巴彦浩特时发现有的街名标有土尔扈特路,在额济纳也有土尔扈特路,还有土尔扈特大酒店。可见,土尔扈特部族的壮举在蒙古也是家喻户晓。这不,到“乔王爷”家做客,使我们真正领略到土尔扈特后代的风采。

    “乔王爷”,本名乔金加布。一米八几的个头,大方脸,鼻直口方,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一个典型的蒙古汉子。叫他王爷,是他做过额济纳旗的父母官。王爷的蒙古包显得更庄重些,正西面悬挂着成吉思汗像,南北两边分别悬挂着八骏图和马头琴图。全羊的礼仪过后,乔金加布的妻子用传统的哈达和银碗敬酒。有人提议让她唱长调,她调整一下情绪 ,动情地唱起来。时而高亢,时而低婉,空灵悠扬,羊群,驼群,宛如置身在戈壁草场。一曲完毕,掌声不断。王爷的酒已半酣,此时的气氛勾起了他的童趣。此前我和他交流过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到承德觐见乾隆皇帝的历史,王爷也曾到过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我来一个《丢手绢》吧,这是土尔扈特年轻人的游戏。“丢,丢,丢手绢……”,他连唱带比划,一曲完毕,大家笑。座中有蒙族朋友让他唱《两只山羊》,乔金加布解释说,这是一首爱情歌曲,据说是从《丢手绢》翻译过来的。“两只小山羊隔山着呢,两个姑娘在招手着呢,我想过去着呢,狗咬着呢……”。欢声笑语充满了蒙古包。

    乔金加布介绍说:居住在额济纳的土尔扈特部人现在已发展有六七千人,当年东归时的土尔扈特人作为探路的一部分经朝廷允许在这里定居,额济纳可是个好地方。


昭日格图的妻子斯琴花向本文作者献哈达、献歌、敬酒。


昭日格图以土尔扈特部族的礼节敬酒


乔金加布家的全羊宴


乔金加布向承德客人敬酒



[编辑: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
目前,网友留言共2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3-11-12 06:57:56;  
一缕奶香飘毡外,长调呼麦抒豪迈。深情美酒待宾客,圣洁哈达舞起来。美丽草原我的家,毡包如云草如海。鸿雁南飞声不断,盼望春回百花开。神奇之地额济纳,何时能入你胸怀!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3-11-12 08:24:32;  
豪放的兄弟民族!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3-11-12 08:44:03;  
领略民族风情,感受淳朴情谊!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3-11-12 09:31:44;  
享受到了蒙古族乡亲最高的接待礼遇,终身难忘,真好呀!!!
姓名:张武鸣; 时间:2013-11-12 10:02:25;  
领略和感受一段民族风情......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3-11-12 10:05:09;  
从没有去过蒙古包。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3-11-12 11:35:35;  
蒙古包新传。8月在内蒙旅游时看过并进蒙古包参观了。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3-11-12 11:44:15;  
关于土尔扈特部:16世纪,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居住着土尔扈特、准格尔、和硕特、杜尔伯特等厄鲁特四部。为避战乱,17世纪初,土尔扈特部迁到地旷人稀的伏尔加河流域。由于沙俄势力逐渐扩展到伏尔加河流域,沙俄让他们放弃黄教信仰,改信东正教,又施以繁重的徭役、赋税、军费和残酷的刑法。这使土尔扈特部人忍无可忍,他们顽强反抗,心向祖国。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26岁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毅然率33000户,170000众开始了万里东归的伟大壮举。“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他们不顾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约100000人倒在了东归路上,于第二年七月回到祖国。他们的胜利回归,让世界震惊!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乾隆60大寿,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母亲80寿辰。乾隆皇帝下令调拨20万两银子的粮食、布匹等物资接济土尔扈特部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九月,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隆重召见渥巴锡一行,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意为英武、勇敢的汗)。渥巴锡等人随往参加了普陀宗乘之庙落成庆典。为纪念土尔扈特部的英雄壮举,乾隆皇帝亲自撰写碑文,下令将碑立于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内。
姓名:高兴武; 时间:2013-11-12 14:28:28;  
体验蒙民的热情、豪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快淋漓。
姓名:罗恩福; 时间:2013-11-12 14:59:34;  
好游记,痛快!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3-11-12 15:37:41;  
全羊宴让人流口水!!!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3-11-12 16:01:51;  
以亲生经历图文并茂的介绍蒙古族待客的豪迈。谢谢作者!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3-11-12 16:09:37;  
阅读钱老师的文章的图片,就能回想起自己在部队时学雷锋做好事时为新疆天山牧区打扫积雪后,牧民为我们烧好奶茶让我们军人喝的情景,外面天气很冷,但是蒙古包的毡房很温暖,正如毛泽东所讲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誓看天下谁能敌”,真正的军民鱼水情。谢谢钱老师!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3-11-12 16:13:39;  
谢谢!
姓名:张文革; 时间:2013-11-12 19:39:59;  
真情实感暖人心,图文并茂感蒙情!土尔扈特部--伟大的部落!感谢钱老师!!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3-11-12 21:19:34;  
详细的游记让人如亲临其境,谢谢介绍!
姓名:刘运峰; 时间:2013-11-12 21:41:28;  
钱老弟文笔好流畅啊!如同与你一起旅游,共享神奇的额济纳风光,谢!谢!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3-11-12 23:52:27;  
内蒙古大草原,是我向往的地方。
姓名:寇瑞敏; 时间:2013-11-13 15:33:18;  
领略民族风情,感受蒙古族民族热情、豪爽.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3-11-13 16:49:13;  
走进蒙古包,体验不一样的民族风情,爽!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122234; 今日34586; 昨日31979;
本页访问量:2785856; 今日128; 昨日176; 收录总数:12501017; 今日:14897; 昨日:16353;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