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 当前位置:【券坛史料】-〖收藏组织〗: 我知道的“中藏协”(上) |
我知道的“中藏协”(上) 这里所说的“中藏协”,全名为“中国收藏家协会”。 中国收藏家协会是经主管单位国家文物局审查同意、在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于 1996年3月12日成立,由全国收藏家、收藏组织、收藏爱好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现在打开电脑,在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官方网站上就可以查到,它的组织机构是: 名誉会长: 王光英、闫振堂等 顾问: 李学勤等 会 长: 罗伯健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晋英 副 会 长: 石肖岩等 分支机构:书画、陶瓷、钱币、赏石、玉器、红色、书报刊、扑克牌、工艺品、票证、古典家具、文房之宝、体育纪念品、民族艺术品、烟酒茶艺、汽车、紫砂艺术、国际艺术品等18个门类的收藏委员会 • 其中票证收藏委员会的组织机构是: 顾问:韦力 主任:蔡援朝 常务副主任:刘培君、范德月、吴力新 副主任:(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安林、王运明、王泗红、宁 泽、刘克兢、孙守军、 余谷峰、吴 昊、李 俊、杨京明、杨晓东陈裕华、姚金文、姜仲、姜国林、胡一民、郝智敏、徐奕、郭琤、季晓农、黄晓、曾波、韩孝基 秘书长:季晓农(兼) 常务副秘书长:邓 林 副秘书长:(按姓氏笔划排序) 马爱民、王建明、石言强、阴岭山、单保民、林振方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方 兴、王清丰、王 麟、付建祥、刘中峰、刘 丰、 刘 东、孙 玮、师清海、朱忆青、何 季、吴远斌、吴炳炜、宋为平、张宝红、李岩、苏建初、周建、罗登科、姚华、柳学杰、胡欣、赵坚、唐永昆、 徐邦江、高 华、 黄九龙、黄少波、黄锋昌、董付民、 韩天宇、雷 明、廖日林、戴润雄 中国收藏家协会是1996年3月在北京成立的。成立之初,它吸收会员的对象主要是高端人士和收藏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到1998年前后,吸收会员的标准有所调整,开始面向社会招收会员。我这时候和一些人就申请加入了中国收藏家协会。当时,北京入会的朋友较多,在我的印象中,朱书群、王元、刘学忠、高菊园、陈祥明、李武茂、李永明等都是会员。我的会员证签发日期是1998年5月26日,编号为1395。 1999年2月,我以中国收藏家协会门券专委会(筹)的名义,开办《门券收藏通讯》,4月15日,中国收藏家协会发布通知,决定设立中国收藏家协会门券专业委员会,宣布其为中国收藏家协会的下属专业委员会。 1999年5月1日上午,中国收藏家协会门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报国寺举办,当日,正直报国寺第二届全国票证门券交流交易活动期间,来自天津、河北、山西、陕西、黑龙江、辽宁、河南、江苏、山东、内蒙、新疆等地的朋友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大会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鲁民先生主持,姜仲先生代表协会宣读了“关于分别设立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专业委员会和门券专业委员会的决定”,我则代表门券委员会致辞,希望专委会“在协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各地收藏组织的支持下,在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门券收藏活动一定会更加有声有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随后出版的《门券收藏通讯》上,主办由“筹”,改为“中国收藏家协会门券专业委员会”。 1999年7月出刊的《门券收藏通讯》第5期上,登出“郑重声明”,表明专委会于5月1日成立后,将逐步健全完善,暂未设会长(主任)、秘书长等,目前日常工作,均在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处指导下进行。待专委会组织机构确定后,有关人事安排和具体分工等事宜,将行文向社会公布。 按中国收藏家协会秘书处的工作安排,门券专委会成立前一两年的工作重点,是立足北京,联系团结北京地区的门券收藏爱好者,开展门券的交流、集藏、展览、研讨等活动。这段时间的工作,是在秘书处指导下,由朱书群、王元、刘学忠、高菊园和我组成的五人核心组共同完成的。这段时间大家团结协作,积极配合,群策群力,举办了不少活动,成为北京门券收藏活动的一个高潮期,至今为北京的朋友们所称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初定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按协会的统一部署,中国收藏家协会门券专业委员会将组建领导班子,逐步开展全国性的工作。 2001年1月8日,我致函“协调组”组长姚金文先生,向他汇报了如上情况,表示“协调组已经成立十年,在全国门券收藏活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到社会的正式认可,这对全国门券收藏活动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中国收藏家协会准备组建门券专业委员会的领导班子,我觉得这对我们是个机会,我们可以吸收部分协调组成员成立起中国收藏家协会门券专业委员会的领导班子,继续和发扬以往工作。”信中还表示“请您出任门券专业委员会主任,并由您提名组建领导班子”,并希望姚先生征求相关同志的意见后给个回信。 2001年2月1日,姚金文先生给我回信,他在信中说明了几个问题: 1.同意在中国收藏家协会下设一个专业委员会 2.名称建议使用“旅游门券专业委员会”或“旅游文化专业委员会” 3.同意担任主任委员,并希望当时所有协调组成员均成为理事会成员,以便安排以后的工作 4.希望明确权利和义务、会费金额及专委会的使用份额 5.专委会要有权召收会员,有权使用印章,重大活动向中国收藏家协会申报 6.建议《旅游之星》为专委会会刊。 在回信的最后,姚先生特别强调,此事一定要特别慎重,“既然要进入中藏协,许多实际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希望认真考虑到。……每办一件事都要慎重研究,以前为什么协调组迟迟没有加入民博会和东方收藏家协会,目的就是要慎重,要对得起十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成果。现在看好中国收藏家协会,也希望就是要相互负责,对得起广大集友。” 我接到姚先生的回信后,把他的意见向协会秘书处的同志作了汇报,答复是“研究研究”。 这一“研究“,就没有了下文,其中原因,没有人做出解释,但据我所知,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收藏家协会领导层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当一些需要具体处理的问题出现时就进行不下去了。 2003年2月,中国收藏家协会换届改选,5月发出《关于清理机构,会员换届登记,换发新证和发展新会员的通告》,这一通告及换届后的变化,也证实了我们对前一段协会工作为什么出现变故的猜测。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收藏家协会的主要工作,就是忙于内部整顿,因原设机构都在整顿之列,工作量很大,所以组建门券委员会班子的事情也就耽搁下来。 直到2005年1月31日,民政部才给中国收藏家协会发出通知,准予“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门券收藏委员会”登记。(见下图)
2005年2月24日,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约见徐汉臣同志,就组建票证门券委员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协商。(见下图)
——请浏览《我知道的‘中藏协’》(下)—— 【编辑:王建池】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王建池 |
目前,网友留言共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姓名:谢力平; 时间:2013-08-09 00:31:46;
建议全国旅游门券收藏组织联谊协调会或者本网站今后能适时搞一些大型的门券拍卖活动以及邀请著名门券收藏家作专场的《门券收藏讲座》,也可制成光盘,大力弘扬祖国大好河山的文明和灿烂,以此调动更多的旅游文化收藏爱好者的积极性!使这项高雅而健康的精神文化奇葩在祖国大地绽放,以及使这项收藏热潮在祖国大地更加得以普及!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3-08-09 06:44:06;
仔细看了全文,知道了一点真相,坎坎坷坷也好,磕磕绊绊也好,做一个了断是必须的。放下包袱,轻装前行,前面有更美丽的花。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3-08-09 06:47:32;
仔细看了全文,知道了一点真相。坎坎坷坷也好,磕磕绊绊也好,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3-08-09 07:22:50;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13-08-09 08:21:36;
放下包袱,轻装前行,前面有更美丽的收藏美景期待着您的奉献。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3-08-09 22:21:12;
向所有为门券收藏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的藏家们致敬!!!
姓名:雨人; 时间:2013-08-13 08:09:17;
辛酸的过程,李老师辛苦了!!!!!
姓名:梁金贵; 时间:2013-08-15 03:42:14;
可惜廉颇老矣。还是年轻人来干吧。他们有朝气。
|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
整站访问量:55103626;
今日15995;
昨日31979; 本页访问量:2785774; 今日46; 昨日176; 收录总数:12493648; 今日:7540; 昨日:16353; |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