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 当前位置:【券坛史料】-〖收藏组织〗: 我知道的“协调组” |
我知道的“协调组”?xml:namespace> 今天是?xml:namespace> 23年前(1990年)的今天,“协调组”在北京成立,经过16年后,2006年9月出版的《旅游之星》上,登载了这样一则公告: 自1991(应为1990——作者))年在北京成立全国旅游门券收藏联谊协调组以来,全国旅游门券收藏活动在协调组提出的宣传、沟通、指导思想的指导下,为维护门券界的团结,提高门券界的整体素质和提高门券界的集藏水平,确立在全国应有地位和影响力,创造门券界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门券界有很深的基础并得到各地券协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券友的信任。 为了我国门券界收藏活动更加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随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旅游门券收藏委员会的成立,协调组已圆满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特此公告 全国旅游门券收藏联谊协调组调 至此,协调组的工作宣布终止。 “协调组”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呢?现就我所知,做个介绍,还望知情的朋友补充指正。 门券收藏界所说的“协调组”,全名叫“全国旅游门券收藏协调组”。 1989年10月上海举办了第五届门券收藏展览后,经过几轮协商,北京接受了举办第六届展览的任务,并在《旅游之星》上报道了相关消息。就在北京紧锣密鼓筹备六届展的时候,河南洛阳市门券收藏协会于 我们的意见受到上海、武汉、郑州、成都、苏州等地朋友的否定,他们认为六届展应该在北京举办,特别是应该在北京“亚运会”期间举办,无论从参与程度和影响力方面考虑,北京举办六届展更为合适。关于洛阳办展的问题,可以用协调的办法解决。北京方面尊重大家的意见,同意继续筹办六届展,并于 之后,各地门券收藏组织和收藏爱好者以不同方式,协调解决了洛阳举办全国展的问题,包括北京在内的各地收藏组织和爱好者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洛阳举办了“全国名胜古迹门券艺术展览”,从而圆满解决了由于渠道缺失、沟通不便而造成的“争办”冲突。 门券收藏界的一些朋友,注意到这些由于信息不通、沟通不畅、协调不力而出现的问题,也看到“沟通信息、协调解决”在全国门券收藏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于是武汉冯达材、苏州诸张林、郑州方修清、上海袁文奎、姚金文在3月出版的《旅游之星》上发表题为“设想”的短文,提出了成立“全国门券收藏展览协调组”的初步设想。 1990年第6期《门券集趣》小报刊登了协调组首次会议的纪要: 1、 2、协调组的主要工作是:联系各地集友开展旅游门券收藏活动,相互通报各地活动的开展情况,协调大型展览的举办,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推动门券收藏活动的普及和提高。 3、本届协调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李俊(北京)姚金文(上海)冯达材(武汉)刘永禄(成都)方修清(郑州)诸张林(苏州) 4、《旅游之星》小报定为协调组刊物,编委为本届协调组成员所在城市的张陆辉、袁文奎、王运明、刘永禄、谢永红、章维伟。 5、六届以后全国展,根据情况,每1-3年举办一次,申请承办的城市应先向协调组写出报告,经协商认定后再向社会公布。举办城市原则上应在各省首府(特殊情况亦可在一般有影响的城市)。在展览的举办过程中,各地集友应大力支持。 6、注重各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高门券收藏的水平和层次。 7、提高各地小报的办刊水平,条件不具备的,不盲目上马。 8、对北京六届展的筹备和举办,协调组表示满意。 1990年9月出版的第23期《旅游之星》公布了“协调组扩大会议第一次会议的纪要”(见附图)。 如上两个“纪要”的内容,虽然略有差异,但基本内容一致。当年的情况和如今有很多不同,会议也没有通过什么正式的文件,既然《旅游之星》被定为“协调组”的刊物,那我们就以刊物公布的文件为准。 协调组成立之初,各地的代表都是普通一员,谁都没有特殊身份。 之后的十几年中,按相关约定,协调组的成员几经增补调整,到2006年协调组工作终止前,它的组成人员是: 组长:姚金文 副组长:王运明、李俊 常务组员:姚金文、王运明、张健为、石杰、李俊、王庆堂、刘永禄、康立群、周昌林、李伟钦、戴从武 组员:陆熙成、李洛书、沈振国、刘天视、张毅安、高如九、李克定、韩立、汤杰元 从成立到终止,我经历了“协调组”的全过程,平下心来回顾这段历史,感触良多。 在协调组存在的十几年中,我认为它主要办的事情是: 1、协调组织了7-15届全国门券收藏展和8次理论研讨会 2、出版了150多期《旅游之星》小报,宣传报道了各地门券收藏活动的开展情况,团结了一大批门券收藏爱好者,为门券收藏活动的普及和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3、完成了一些文件的制订,对门券收藏、展览举办、理论研讨等活动的规范化做了初步尝试。 协调组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1、协调组是门券收藏界内部组建的协调机构,虽可以进行内部协调,但社会上没有地位,得不到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媒体的认可,实质性参与全国大型活动的可能性很小。 2、全国各地门券收藏组织、爱好者和协调组的关系极为松散,既没有上下级的归属关系,也没有互尽责任义务的组织关系,加之各地活动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协调组制定的“文件”经常只能是形式上的,而能统一实施的可能性很小。 3、协调组成员都是收藏爱好者,凭热情和责任感为大家工作,尽管多数同志都很努力,但受观念、精力、能力、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各层次收藏爱好者对协调组“作为”的诉求,这一局面在协调组存在的后期表现尤为突出。 二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四、五十岁的汉子,如今多已步入老年;当年成分单一的收藏队伍,现今已经是多元发展;整个活动的开展,也由简单朴素的初始起步阶段,踏上了收藏队伍扩大、市场交流活跃、研究水平提升的新台阶。 协调组已成历史,功过任后人评说。门券收藏活动没有因协调组终止工作而停滞不前,因为门券收藏毕竟是不少人喜爱的文化活动,而门券收藏也已在收藏大军中形成了一支不大不小的队伍。 作为个体,有没有组织可能对自己的收藏影响不大,但对整体活动的发展,组织的重要性是绝 对的。当初组建服务型的协调组,是因为那时大家对“组织”的要求标准不高,靠几个人的热情工作就可以满足多数爱好者的基本要求。然而时过境迁,情况有变。现在,各地已相继成立了很多具有法人资格的收藏组织,参与门券收藏活动的人员成分多元,诉求不一、要求提高,都有对话语权的渴望。所以从整体发展上考虑,亟需有一个带领大家继续前进的核心。 说“沉舟侧畔千帆过”可能有些过分,但说“病树前头万木春”倒是很贴切。大家不都在反思和探索吗?作为一个经历者,我把希望寄托给后来人! 对于协调组,我曾经为它操过心,出过力,对它有感情,但这感情绝不都是爱,还包含着许多酸、甜、苦、辣! 如上所说的这些话,我是负责任的,也愿意心平气和地和朋友们交流。
【编辑:王建池】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王建池 |
目前,网友留言共27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3-07-25 03:17:19;
已阅。协调组在券界的是非功过大家来评说吧。。。。。。
姓名:唐铁柱; 时间:2013-07-25 03:26:11;
诊贵的历史资料,学习,欣赏。
姓名:杨帆; 时间:2013-07-25 05:00:04;
一段流汗熬心的经历,一段中国文化的历史,很感动人,但却不能记入史书,非常遗憾!
感谢曾经的老收藏人,感谢协调组的缔造者!感谢多年做出的贡献! 如果当初就往中国收藏家协会靠近,是否会好一些?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3-07-25 05:27:35;
协调组存在的历史见证了大部分门券收藏历史。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协调组成员之间的联系全靠通信{全国券友之间的藏品交流也是通信为主},坎坎坷坷几十年过去了,协调组的历史功绩是应该肯定的。我挺!!!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3-07-25 06:07:51;
历史会记得每一位券界前辈为门券收藏事业的发展、繁荣所做出的共享!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3-07-25 06:09:05;
以平和、公正的心态去看待券界的过去,以积极、发展的眼光去探讨券界的未来。愿门券收藏事业的明天更美好!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13-07-25 06:30:00;
道路艰难曲折,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更期待券界以后的发展前途会更好。希望有个坚强的组织带领发展。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3-07-25 07:18:17;
协调组为门券收藏的发展功不可没,无私奉献的前辈们辛苦了!
姓名:万钢; 时间:2013-07-25 08:48:01;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吧!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3-07-25 09:11:38;
温故而知新,协调组围绕“沟通、协商、宣传”的指导思想,为门券收藏的普及和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对需要“规范、整合、发展、壮大”的发展机遇,同样需要一个全国性的券界协调机制!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3-07-25 09:23:21;
在一段时间内,,“协调组”为全国的旅游门券收藏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3-07-25 09:30:12;
历史总会给予一个答案,我们都不会忘记券界前辈们的重大功绩,谢谢券界前辈李俊。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3-07-25 09:32:21;
不忘“协调组”,呼唤“中券委”。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3-07-25 10:21:10;
历史已成过去,成绩和失误会对未来有所借鉴。展望未来是主流,门券收藏在神州大地没有一个正式的全国性的组织机构是绝对不行的。发展壮大,筹建全国性的组织机构迫在眉睫,要只争朝夕。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3-07-25 11:51:12;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齐心协力,快乐收藏!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3-07-25 11:59:16;
谢谢李老师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了历史!未来还要考大军共同努力构筑中国梦!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3-07-25 12:23:22;
"协调组"功不可磨!期待有一个团结,务实,坚强.高效的领导核心!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3-07-25 12:36:14;
协调组功不可灭!向前辈老师们致敬!
姓名:石中; 时间:2013-07-25 13:17:33;
协调组没毛病,个别人不行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3-07-25 16:08:08;
历史已经过去,是非自有评说,现在需要组建一个团结,务实,为民.高效的领导核心!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3-07-25 16:11:49;
本网“感言”园地是券友们怡情增知、交流藏识的园地,真心希望每一位券友以平和、愉悦的心情浏览每一篇文章,以对券界负责、激励的心态写下每一句留言。
姓名:王斌坤; 时间:2013-07-25 20:17:23;
人在做,天在看。前辈默默无闻的贡献,功不可没。以史为鉴知兴衰,望以后的路走的更好。
姓名:郝春萍; 时间:2013-07-25 20:19:05;
历史的记忆
姓名:赵建春; 时间:2013-07-25 20:47:43;
向为门券收藏发展而做出贡献的“协调组”的全体人员致敬!继往开来,呼唤新的全国门券组织早日成立!
姓名:王敬芬; 时间:2013-07-26 06:37:34;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3-07-26 06:55:42;
不忘过去,寄望未来!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3-07-26 16:41:08;
协调组是那个历史时段的产物,对券界的发展功不可没。
|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
整站访问量:55098229;
今日10605;
昨日31979; 本页访问量:2785765; 今日37; 昨日176; 收录总数:12491035; 今日:4928; 昨日:16353; |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