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其它类别】-〖其它类别〗: 游庐山,逛南昌、看邮展 (二)

游庐山,逛南昌、看邮展 (二)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09-02-04 查看次数:547; 复制本文地址


    两个小时后,随车的导游即告诉我们现在就要进入庐山了,上山的路是考验开车师傅高超技术的时侯了,也是体验游人体质的时侯了,因为上山的道路,不止九转十八弯,而是总共有396弯道、、、、、。
    也许是非假日,上山的车不多,购票很顺利,票价180元,门票采用的图案是芦林湖,这枚门票我还没有收藏到,是亲身收藏到第一枚庐山券。由于导游小妹的失误,门票的存根及副券都被撕掉了,未能留下全券,成了一枚残券。入山的道路还真显得有惊无险,七转八转的,以至随车的一位老邮友也晕车了。好在车速快,才半个小时,即来到了景区。庐山上游客变得也多了起来,大家都在边走边欣赏着路上的风光。

  一行人在导游小罗的引领下,一路前行,踏着石块铺着的山道,时而登高,时而下行,山道两旁尽是高达十多米的杉树。也许是经常有人清理杂草的缘故,满山遍野的杉树下显得极为干净,除了少许树叶之外,不见其他灌木,抬头望去,或低头俯视,均可望见满山的杉木,视野没有什么可遮挡,这是我走过许多景区所不曾见过的。延着山道常可遇见从前方走来的游客,大家在见面之时,相视一笑,继续行走在杉树间的山道上,虽然身上稍有微汗,但由于海拔高,稍休息即已感到凉爽。

  听着导游小妹的讲解,行走在山道上,倒也不觉得累,然而眼前突然出现的一片空旷地,让人不由地加快了脚步,导游小妹告诉大家,黄龙寺到了,说是寺,其实也不大,除前面新建的一幢大雄宝殿之外,真正属于黄龙寺旧址的,只有大雄宝殿后一个小殿,也许是寺届见得多,我没有进去观看,只是四周逛了逛,后殿正上方的“黄龙寺”三个字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康有为所题,正是由于我的一声惊叫,引来了游客们纷纷立足于前或留影或拍照。黄龙寺数米外,左右围着一排围栏,设有石椅石桌,供游人休息之用,因而黄龙寺边显得极为热闹,左前方的一间凉亭附近,摆满了卖特产及艺术品的小贩,他们很会喊价,我还是花5元钱买了一付竹制小水桶作纪念。没想到抬头之际,竖立于凉亭门口的一幅匾额,惊呆了我。“朱德品茶旧址”六个白底黑字,赫然出现在眼前,正想走上台阶观看,随行的朋友们叫住了我,原来所谓的“朱德品茶旧址”里面除了喝茶之外,摆放陈列的也是土特产与艺术品。看到这些让我感到非常的可惜,心想如此景区要是放上一点朱德事迹介绍总比卖艺术品强。事实上在随后的庐山之行中,我看到了很多革命题材的景区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清一色成为销售艺术品、土特产的地方,比如中共谈判旧址、蒋介石军训处、蒋介石别墅等,这种情况对我这个以革命专题研究为主的人来讲,那是心痛之致。 

  随着导游小妹的引领,我们走过高达三四十米,至今还是枝繁叶茂的三宝树景区。作为庐山一景的三宝树,每天都会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大家纷纷立足于前拼命的按下相机的快门,留下属于自己的一张照片。据我看来,其实在此处留影,除了专业摄影人士之外,游客在此留影,无非就是两棵高大的树桩之中一个小人物而已。

  望庐山瀑布,是我来庐山最想见到的景点之一。因而一路上我一直在寻找流水声音,但可惜的是,也许是导游路线缘故,或是正值枯水期,还是庐山缺水的缘故。今天所走的路线,都没有看见瀑布,好不容易见到乌龙潭、黄龙潭,虽有溪水冲刷,但根本算不上瀑布的,只是流水而已。由于难得见到流水声,所以大家都很兴奋,纷纷下来留影,但两个景区和其他景区一样,在最佳处都被人承包了。黄龙潭、乌龙潭两处最佳处都放着一张滕椅,旁边竖着一块碑,无非是借住毛泽东在庐山走过此地为名,赚取游客留影钱。但让人感到可惜的是,两个景区承包者,要是好好利用景区的风光,建个活动的亭台阁作经营处那就显得美观了,能与景区溶为一体。很可惜的是承包者的经营处破的很,除两张桌子放电脑、打印机之外,竖着的太阳伞,十分巧妙地遮住游人拍照的最佳点。最后游客们除了在他们的经营点留影,用电脑剪接个美景之外,相机中留下的没有一张会没有这个承包者经营之地的,真是大煞风景。

  一路前行来到的御碑亭,御碑亭是彷木构歇山顶石亭。只是御碑亭被铁拦栅锁着,游人只能在铁拦栅外粗览而已。御碑亭就是一座四角亭子,四角上各雕的是一条鱼,朝北一面是墙没有门,三面有门。里面罩住一块相传是朱元璋为传说中的仙人周颠所立的石碑,在亭子正门外刻有两幅对联:外联是“姑从此处寻踪迹,更有何人告太平”,内联是“四壁云山九江棹,四亭烟雨万壑松”。

 

  随着导游一路前行,一路欣赏,不知不觉中钻过一圆洞门,眼前的景点一下子惊住了我,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伸腿欲跃的大蟾蜍,人称“蟾蜍石”。 石上有一株苍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石松根须裸露在石上,却能迎风挺立,数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堪称庐山匡山一奇景。1961年,毛泽东游此,题诗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巨石下“纵览云飞”四个大字,顿时让我想起了早年所收藏到的一枚庐山景区门票,他的主图就是此景区,由于经常翻看,所以当今天亲临此地之时,禁不住发出了声。在此留影者很多,当我正要下去拍照之时,友人叫我先去刚才进来的洞门口拍照,来到圆门口回首一望,又是一惊,原来刚才所进的景区就是毛泽东曾在此留影地——仙人洞,这三个字赫然挂在圆洞门上,“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这幅对联正分刻洞门两边。直到这时我才后悔万分,悔自己一路行走,不曾仔细听从导游的讲解,一路蛮行,以致于所过之景连自己也不明白。在随团友人的互相帮助下,大家纷纷在堪称庐山奇景的——蟾蜍石前留影作纪念、、、、。

  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洞高达约7米,深约14米。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清晰地记载着它那漫长的岁月,这就是仙人洞。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仙人洞内的纯阳殿,就位于悬崖绝壁之下的仙人洞内,殿内竖立着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石雕,他身背宝剑的。听导游讲,史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泉——一滴泉,就位于殿后,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等两位阿姨烧完香就离开了,没能看上一眼。站在庐山小道上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满目苍苍,远山近景近在脚下,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

  由于是登高,大家感到有点吃力。正当我走的筋疲力尽之时,导游的一句“谈判台旧址”到了,让我感到精神一振,因为这几个月来,我都在研究庐山上相关的军事旧址景区情况,因而今天能亲临此处,能不让我感到高兴吗?“谈判台”旧址是1946年7~9月,美国总统特使、五星上将马歇尔为调处国共谈判八上庐山,会晤民国政府主席蒋介石的谈判地,只是现在不对外开放。旧址已被用铁门锁住的,铁门上刻有“谈判台旧址”旧址字样的。“谈判台旧址”如今只剩下一个名称,景区没留下什么文物,除了一个匾名之外,其余的空间都被艺术品销售部占据了,旧址前面不大的空间中也挤满了很多的摊贩,都在极力推销着各自的藏品。我也经不住摊贩的极力喊叫,也刻制了一枚“我登上庐山了”的金牌,但没想到由于我的购买,也引来全体朋友的反应,大家纷纷驻足刻制一枚作留念。虽然无法入内观看,但还是如愿在外面拍照留念。

  庐山很雄伟,也很高,身处庐山,还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偶尔路过高山悬崖之时,往下一看,心还真有点悬,远方一片翠绿的山体中偶然出现的一片白茫茫岩石,让人不禁感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大自然的魄力,好在庐山的道路均有一米左右的宽广,不会给人造成悬惧。一路走来,不愿回首已过的游程,毕竟身在庐山中,美景到处有,让人无法再去评论走过的一切。虽然在庐山游玩的日子并不长,但庐山给我留下的美好的印象,就是山清水秀,林高树茂,空气清香,松杉林立,景区错落有致,这个季节的庐山还真有秋高气爽之感。

  经过几个小时的行走游玩,总算来到景区门口,导游小妹告之浏览专车已在外面等待,回首呼友之际,才发觉刚才所过景区为锦秀谷,门口竖着的就是毛泽东手书的“锦秀谷”三个字石碑,而前方就是花径公园,花径又称“白司马花径”,以白居易曾循径赏花而得名。这是一个山中公园,园门有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门上为“花径”二字。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欣赏,只在门口拍照留念。据事后曾进入观看的同事讲,里面也没什么景区可看。花径公园前面就是誉满各地的如琴湖,如琴湖因湖形如琴而得名。湖中有曲桥、亭榭、花径,由于今天阳光明媚,故湖面显得极美平静,湖光闪烁,湖水轻荡,给人一种心平气和之感。 

  从锦秀谷出来,大家乘车来到庐山会议会址,由于是自费参观,加上在车上导游小妹也告诉大家,会址里面没什么可参观的,无非就是排几张桌子、椅子,一副会场模式而已。但入内观看门票却要25元,最后全体还是决定不进去观看,在门口合影一张作纪念。在休息的间隙里,我被会址右前方一幅大广告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前往观看,原来广告标示的是‘蒋介石军官训练团旧址、蒋介石宋美龄藏书阁旧址’,但没料到所谓的“蒋介石军官训练团旧址、蒋介石宋美龄藏书阁旧址”除了一幢上百平方的建筑物之外,里面也是排满了各种艺术工艺品,景点除了在门口挂个牌子吸引人之外,里面完全变成了商店,我除了和好友在门口招牌外拍张照片之外,什么也没购买,就退出来了。

  中午的午餐就在景区附近解决,餐馆的口味虽然不合我们的口味,但大家玩得累了,都抓紧填饱肚子,继续下午的游玩。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22261; 今日8197; 昨日15449;
本页访问量:2657907; 今日176; 昨日321; 收录总数:6912042; 今日:2044; 昨日:346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