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少林寺碑刻上的传说故事

少林寺碑刻上的传说故事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3-01-11 查看次数:746;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38KB;最小图片:11KB;最大图片:14KB;


笔者收藏有几枚少林寺的书签,据查资料,书签上的画源于少林寺碑刻,他们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1、《达摩一苇渡江》


    
简介:该碑刻立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夏。碑高2.17米,宽1.13米,厚0.25米。碑上刻巨幅《达摩一苇渡江图》,为河南太守关中梁建廷刊。画面绘达摩身着袈裟,赤足踩芦苇横渡长江。该画笔调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为少林寺四通《达摩一苇渡江图》中最为精致的一幅绘画。画的左上部刻有梁建廷题写的草书赞文:“不生不灭,无今无古,空空一点,是为佛祖。”

 

故事:传说少林寺初祖达摩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师傅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险,来到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朝廷,梁武帝王将相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南京,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

  武帝是一个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渡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渡江北上。
  中国有个高僧,名叫神光,是
河南省人。当时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达摩离开梁武帝北上,路过雨花台,见到神光在那里讲经说法,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达摩听着有些地方点点头,有些地方摇摇头。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最大不尊,便问达摩:"你为什么摇头?"达摩见两人对佛学的认识有分歧,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达摩去后,听讲的群众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刚才自己太没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赔礼道歉。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停立江岸,只见水域茫茫即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谁知"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象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盘算:这位若大的年纪,为何孤苦伶仃,无人护送照料?也罢!只好向她老人家求助了。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举止坦然,形象端壮,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随顺手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神光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及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气急败坏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一捆芦苇,扑通一听,扔到水中,双脚跳上芦苇捆子,匆忙过江。谁知说也奇怪,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险些溺入水中。神光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老人,轻听责问:"你给他一根芦苇就渡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
"
  老人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有份;你是抢我的芦苇,物各有缘,无缘无故,岂能相助?"老人说罢,转瞬间悠然不见,浩瀚的江面上空无一人。 这时神光自知有失,惭叹不已,呼天不灵,呼地不应,懊悔而归。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丛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认为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常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2、《少林禅寺》(又称《梅花碑》

 

简介:少林禅寺即《梅花碑》,碑刻立于明崇祯癸酉(1633年)。碑高1.74米,宽0.7米。碑上刻明代画家别山绘的梅花图。硕大的干枝上梅花怒放,争奇斗艳,看起来栩栩如生,为画梅之精品。碑的右上部刻嵩阳傅作舟题写的咏梅诗二首。其一:“扫就寒琼百不枝,孤清帖画中峰诗;溜鹿透取春消息,了却当年微笑时。”其二:“不向宫中点艳妆,却容月下梦函香;道人欲把花魁问,春到梅稍第几霜?”(咏梅诗二首在书签背后)

  《梅花图》为别山和尚于明崇祯六年(1633)在立雪亭所作。《梅花图》那黝黑的画面上,突发出苍劲的梅花树枝,主干挺拔,小枝劲秀,枝头开着朵朵梅花。梅的根枝粗壮,两枝支叉呈龙头伸张状,有一粗枝犹如龙角,有一树枝,恰如龙眼;梅树尾有一长枝直插苍穹,好像龙尾摇曳。此画可谓少林画坛的骄傲。
  别山从小时就喜爱梅花。有几年一入冬,他先买几株老梅桩用山土种植盆中,放在屋内,待到春节期间,含苞怒放的梅花,暗香飘动,别山就画啊画啊,找那梅开之雅趣。在他
23岁时,家乡遭水灾,就奔少林而来,师傅定他法名为别山。
  别山是个有志气的人,他学禅画梅,四季不辍。师傅看他心坚,就派他云游中国名刹,通师画梅高手。别山在雁荡山跟着凝然法师画了七七四十九天,回归少林。这年腊月二十八,北风卷着鹅毛大雪,天寒地冻,别山朝着立雪亭达摩像拜了再拜,就在雪中画起梅花来,从早到晚,整整画了一天,待师弟叫他时,只见别山变成了雪人,盘坐在地上已站不起来,他的脚和腿冻僵了,衣服和土地冻结在了一起。再看他画的梅花,梅根像龙头探地,梅梢如龙尾冲天,只听一声吼响,这条龙飞天了。这年岁寒,登封新任知县来少林寺拈香拜佛,迎面看到一株梅花傲雪盛开,那知县竟兴致勃勃上前攀折,待到花前定睛一看,方知是别山作的这幅梅花图。

3、《关帝诗竹碑》


  简介:碑刻立于明代。碑高1.72米,宽0.72米。碑上有竹图一幅,传为三国汉寿亭侯关羽所绘的一幅《雨竹图》。三国时,建安五年,关云长被关在曹营,曹操拜他为偏将军又封他为汉寿亭侯并重加赏赐,而关公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想念兄长刘备,用书信表达,恐曹操发觉,思来想去,就画诗竹一幅,以表其心。此诗竹远看是两棵竹子,如果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分析来看,就出现四句诗:不谢东君意:意思是曹操待我再好,我并不感谢他。(东君指曹操)。丹青独立名:自己应该保持原有的本色。莫嫌孤叶淡:意思是不要嫌弃意思淡薄。终久不凋零:咱们之间(对刘备)的关系永远不会拆散。


    故事:据《三国演义》第2527回记载及有关传说,刘备为曹操所败,关羽被俘,被爱才惜将的曹操留居营中。曹操很器重他,请汉献帝封侯赐爵,即汉寿亭侯,同时金银相赠,千方百计使关羽归顺投降。而关羽衷心不改,一心系念着兄长刘备。一天,他思索着给刘备写封信,可又担心被曹操发现,于是就画了这幅竹画托人捎给刘备,表达了富贵不能淫的品格,这即后人所熟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典故的出处。
    关帝诗竹画是清康熙55年(公元1716年)韩宰临摹的。关羽究竟有无此作,无处考证。据有关资料显示,清代文人善用竹叶、花、鸟等组字成画。关帝诗竹很可能是他们附会而成。关羽竹碑集诗词画于一身,粗看碑图,只是两枚竹叶茂盛的青竹而已,仔细研究才发现,原来竹叶里面大有文章,交叉纷杂的竹叶构成了二十个汉字,内藏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枯叶淡,终久不凋零。的绝句。这便是著名的绿叶藏诗,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不可多得的文化宝物。此画别具风格,由片片竹叶组成字的诗文。从画的鉴赏角度看,两棵竹子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字丝毫无损于画;从字的角度看,把字巧妙的揉在画中,画中带字,字画相兼,构思精巧,艺术高超。凡有幸观赏者,无不为之惊叹。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5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3-01-11 00:04:29;  
故事好,阅读欣赏了。
姓名:王凤桐; 时间:2013-01-11 05:42:22;  
书签美,故事动听,王友辛苦。
姓名:胡东华; 时间:2013-01-11 06:53:58;  
长知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3-01-11 08:43:37;  
当年匆匆逛少林,今日细细品碑刻,喜欢这样的文章,谢谢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3-01-11 09:05:09;  
聆听传说故事,增长历史知识,谢谢王老师!
姓名:风然; 时间:2013-01-11 09:25:27;  
好故事!就是字的间距太紧,看得好累!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3-01-11 11:26:35;  
非常喜欢读这样的券文!
姓名:效文55; 时间:2013-01-11 11:34:17;  
关羽竹叶诗在各地有好多临摹版本,且各人画法不同,但内容雷同。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3-01-11 12:50:43;  
赏券听事,不亦乐乎!?谢谢介绍。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3-01-11 13:08:03;  
前两枚真的是书签吗?我是当门票买来的。卖家告诉我这是门票。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3-01-11 13:11:59;  
“一苇渡江”也是一门功夫的名称,少林绝技之一。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3-01-11 13:17:30;  
学习欣赏了!谢谢继平!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3-01-11 13:17:54;  
这竹叶诗在一烟标上也有,哪天找出也展示一下。
姓名:罗恩福; 时间:2013-01-11 14:49:21;  
追踪朔源,了解历史,好!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3-01-11 16:07:24;  
谢谢风然,的确是字的间距太紧了,我下次发稿时注意!
姓名:彭氺珍; 时间:2013-01-11 16:48:27;  
拜读了!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3-01-11 18:26:44;  
学习、欣赏了,受益匪浅,谢谢!保定定州亦有竹叶碑,第三句为“莫嫌孤叶淡”。请参考。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3-01-11 19:58:21;  
赏券听故事,碑刻好故事。谢谢介绍。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3-01-11 20:21:05;  
少林寺里故事多。好介绍!
姓名:赵建春; 时间:2013-01-11 20:52:42;  
达摩是禅宗初祖,一叶渡江传说非常动人,给人已提示做什么才算修功德,感谢王老师做了精辟的介绍!
姓名:雨人; 时间:2013-01-11 22:04:30;  
书签也好看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3-01-12 20:01:51;  
少林寺碑刻也是一宝啊!谢谢王老师的解读.
姓名:薛卫东; 时间:2013-01-12 22:37:56;  
长见识,学知识。王老师厉害。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3-01-14 19:11:43;  
欣赏少林书签,聆听碑刻故事!谢谢继平的详细解读!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13-01-16 08:39:25;  
欣赏学习了!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3-01-11 00:04:29;  
故事好,阅读欣赏了。
姓名:王凤桐; 时间:2013-01-11 05:42:22;  
书签美,故事动听,王友辛苦。
姓名:胡东华; 时间:2013-01-11 06:53:58;  
长知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3-01-11 08:43:37;  
当年匆匆逛少林,今日细细品碑刻,喜欢这样的文章,谢谢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3-01-11 09:05:09;  
聆听传说故事,增长历史知识,谢谢王老师!
姓名:风然; 时间:2013-01-11 09:25:27;  
好故事!就是字的间距太紧,看得好累!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3-01-11 11:26:35;  
非常喜欢读这样的券文!
姓名:效文55; 时间:2013-01-11 11:34:17;  
关羽竹叶诗在各地有好多临摹版本,且各人画法不同,但内容雷同。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3-01-11 12:50:43;  
赏券听事,不亦乐乎!?谢谢介绍。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3-01-11 13:08:03;  
前两枚真的是书签吗?我是当门票买来的。卖家告诉我这是门票。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3-01-11 13:11:59;  
“一苇渡江”也是一门功夫的名称,少林绝技之一。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3-01-11 13:17:30;  
学习欣赏了!谢谢继平!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3-01-11 13:17:54;  
这竹叶诗在一烟标上也有,哪天找出也展示一下。
姓名:罗恩福; 时间:2013-01-11 14:49:21;  
追踪朔源,了解历史,好!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3-01-11 16:07:24;  
谢谢风然,的确是字的间距太紧了,我下次发稿时注意!
姓名:彭氺珍; 时间:2013-01-11 16:48:27;  
拜读了!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3-01-11 18:26:44;  
学习、欣赏了,受益匪浅,谢谢!保定定州亦有竹叶碑,第三句为“莫嫌孤叶淡”。请参考。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3-01-11 19:58:21;  
赏券听故事,碑刻好故事。谢谢介绍。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3-01-11 20:21:05;  
少林寺里故事多。好介绍!
姓名:赵建春; 时间:2013-01-11 20:52:42;  
达摩是禅宗初祖,一叶渡江传说非常动人,给人已提示做什么才算修功德,感谢王老师做了精辟的介绍!
姓名:雨人; 时间:2013-01-11 22:04:30;  
书签也好看 !!!!!!!!!
姓名:薛卫东; 时间:2013-01-12 22:37:56;  
长见识,学知识。王老师厉害。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3-01-12 20:01:51;  
少林寺碑刻也是一宝啊!谢谢王老师的解读.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13-01-16 08:39:25;  
欣赏学习了!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3-01-14 19:11:43;  
欣赏少林书签,聆听碑刻故事!谢谢继平的详细解读!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5303570; 今日24549; 昨日5047;
本页访问量:2688800; 今日231; 昨日300; 收录总数:7290790; 今日:3017; 昨日:1855;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