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券坛史料】-〖网站活动〗: 采编心语(2)《券赏国宝》歇栏心语

采编心语(2)《券赏国宝》歇栏心语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2-12-22 查看次数:457; 复制本文地址
陕西:张景生

《券赏国宝》歇栏心语

 张景生

 我的《券赏国宝》系列专栏自7月10开始,至今已经出了24期,历时近半年,共展示了浙江、山东、安徽、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重庆、四川、广西、陕西等19个省、市、自治区博物馆(院)以及故宫(含台北故宫)、国家博物馆的门券上的珍贵文物,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赏析。共有4500多人次先后浏览了这个栏目,其中浏览最多的一个帖子浏览量达600多人次;共有400多人次留了言,予以了热情的支持和恳切的评论。

 开办这个专栏的初衷,一是我非常爱好博物馆门票,也收集了一些,想和券友们分享;二是想对博物馆门票的收集进行一点研究和探索。各级各类博物馆被人们称为百科大观园,又被誉为藏着的历史与文明。的确如此,那一件件精美无比的器物,正是先人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的中华文明史,是我们伟大祖国五千年辉煌的实物见证。近年来,博物馆门票深受券友们的追捧,我想其原因盖源于此吧。纵观目前发行的博物馆门票,洋洋乎数不胜数,要收集齐这么多的博物馆门票,任何一位券友大概都是难以办到的。怎么办?就必须进行选择。目前所见的博物馆门票,不外乎两类,一种是票图上为这座博物馆的建筑物,一种是票图上为其馆藏的文物。我的做法是:1、重点收集省级博物馆的,一省只有一个,范围较小。相对来说,资料也比较好找,是为从轻从易考虑;2、重点收集省级博物馆票图上有文物的门票。博物馆的建筑固然各有特色,但我不是研究建筑的,是学习历史的,这是从自己的爱好考虑。这样的观点,是不是能对热衷于收集博物馆门票的券友以启示,望考虑。闲暇之时,翻看自己手头的博物馆门票,那件件器物,美固然美哉,但叫不上名字的众多,是做什么用的也不知道,有什么价值更不了解。要是有人欣赏门票时问起,不闹个面红耳赤才怪呢。我想,作为门票收藏爱好者,不知道自己藏品上的图案是啥,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门票收藏爱好者,只能叫做门票保管员。凡此种种,我就有了《券赏国宝》这个专题,在券研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也就有了这个栏目。

 这个券集做成什么样子也颇费心思。我赞成李克定先生提出的关于券集可分成展集和专题两大类。展集参加各级各类门票展览,有些还要进行竞赛评奖,有一定的规则要求,就必然有了限制和束缚;另外,各省博物馆门票数量有的多有的少,也不好编成有情节有系统的展集。我还认为,制作展集参加展览固然很好,但众多门票收藏者中,由于种种原因,做展集参加展览的人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而且展集展出后,由于时空局限,能亲临现场仔细观看的人也不是很多。许多全国展上的获奖展集,其实大多数券友是难以一睹其芳容的。我们辛辛苦苦收集来的门票,除制作展集,轰轰烈烈几天之外,还可以做什么?还能够怎么发挥它的效能?非常值得我们研究探索。我记得彭水珍大姐曾说过,她的收藏是为了孙辈们学习知识,受到教益。我对此观点深以为然。收集门票成千上万,除登上展览圣坛外,其余的大多数,最好还是制作成各种内容的专题,供自己、亲友、以至子孙闲暇时翻阅、欣赏、消遣,从中得到愉悦,得到知识,得到启迪。参展是一时三刻的,而这种专题的效用是长久的,实实在在的。从这一观点出发,我的《券赏国宝》专题特别注重了文字的编写,努力使其成为一本资料集子,是否妥当,还需大家品评。

 毫不隐瞒地说,我的资料大多数都来自于网络。我没有上过历史专业,更没有研究文物的经历。我是一边制作贴片一边查阅资料,进行筛选编辑。我的标准是:准确、科学、通俗、有趣。我力求描述符合史实,不敢有丝毫懈怠,以免谬误流传;努力在众多资料中删繁就简,去伪存真,恪守科学;同时,尽量减少生僻的专业术语,力求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有趣,增加可读性。在制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券友在票品上、资料上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一些省级博物馆的赞赏和帮助,特别是券坛德高望重的姚金文先生专门寄赠资料,殷殷鼓励,我们可敬可亲的领导建池先生在参加外地券会时为我精心挑选、购买、赠送相关票品,所有这些,我将永远铭记于心,作为对我的鞭策和动力。我深深地认识到,券坛藏龙卧虎,良师益友众多,生活在这样一个群体里,是幸福的、快乐的!

 截至目前,还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博物馆的券宝未赏,原因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山西、上海、南京、湖南、湖北等省级博物馆门票资源丰富,可惜我收藏功底浅薄,所藏不是不成套就是品相差,难登大雅之堂,愧对券友法眼。因此,我不得已只能暂时歇栏。我歇栏之后,将继续漫漫求索,细细寻觅,在适当的时候重开此栏。我的体会是,我们既然是搞收藏的,就必须在收藏上下大力气,倾力增加自己的藏品,一手抓收藏,一手抓研究,两手都要硬。我的口号是:一心一意集门票,专心致志做专题!

衷心感谢门券收藏研究网给我提供这一宝贵的展示平台!

衷心感谢广大券友在票品、资料上的无私支持和指点!

衷心感谢广大读者花费宝贵的时间,光临我的《券赏国宝》,并热情留言鼓励!

谢谢大家!!!

 

——请关注“采编心语(3)<网站需要热心券友的支持与参与>”——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
目前,网友留言共3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2-12-23 08:28:32;  
在张老师的栏目里,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您做的是真正的门券学问,期待重开!
姓名:王忠雄; 时间:2012-12-23 09:19:59;  
张老师的努力普及了国宝文物知识,是许多专业人士也自愧不如的。我已推荐给我校历史教研组的老师们学习,许多学生也很有兴趣欣赏。谢谢了!
姓名:巴陵君; 时间:2012-12-23 09:41:02;  
学习了!辛苦啦!致敬!
姓名:匿名用户; 时间:2012-12-23 18:15:15;  
《券赏国宝》暂歇栏,蓄芳待来年!非常赞成张老师关于展集和专题的意见。
姓名:石杰; 时间:2012-12-23 22:59:11;  
张老师人品.券品.文风兼优令人敬佩!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12-22 07:22:37;  
景生先生辛苦了!让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谢谢!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2-12-22 07:38:26;  
专业性最强的一个栏目,谢谢张老师!
姓名:梁红梅; 时间:2012-12-22 07:56:42;  
张老师的“采编心语”饱含深情又实实在在,给人启迪。谢谢张老师,辛苦了!
姓名:券语轩-主人; 时间:2012-12-22 08:20:17;  
第一幕虽然徐徐落下,但第二幕会更精彩。这只是暂时的未完待续。。。。期待!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2-12-22 08:21:01;  
谢谢张老师的博物馆大餐。您辛苦了!
姓名:风然; 时间:2012-12-22 08:22:16;  
多谢张老师,让我这个玩票不久的晚学开了眼界、增长了许多知识!谢谢!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12-12-22 08:32:08;  
张老师辛苦了!让券友欣赏专题,增长知识,感谢您!
姓名:张吉安; 时间:2012-12-22 08:34:45;  
辛苦了,何时重开此栏,盼望!
姓名:刘国庆; 时间:2012-12-22 08:40:23;  
辛苦。学习啦。致敬。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12-22 09:08:13;  
收集资料,严谨认真,宣传藏识,辛勤笔耕;一人勤奋,大家得益,门券文化,另辟蹊径。期待精彩继续!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2-12-22 09:40:30;  
张老师辛苦了!每篇大作我都受益匪浅,谢谢张老师!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12-22 09:50:22;  
藏有研究,展以分享。普及大众,似进学堂。期待来日,国宝再赏。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2-12-22 10:09:34;  
收集整理资料,真是辛苦!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2-12-22 10:26:15;  
谢谢张老师,让我们既享赏精美票券,又学习文物知识,致敬!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2-12-22 11:15:38;  
张老师辛苦了,办这个专栏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谢谢了。望能精彩继续。
姓名:于国琪; 时间:2012-12-22 11:33:01;  
作品让我大开眼界,张先生文章好。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2-12-22 11:48:28;  

张老师辛苦了!
您的《券赏国宝》专题还没欣赏够就歇栏了,很遗憾。期盼您的新作。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2-12-22 12:15:51;  
景生辛苦了,休息一下再干!
姓名:赵中亚; 时间:2012-12-22 12:54:31;  
欣赏张老师的文章,谢谢。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2-12-22 13:42:36;  
张老师辛苦了!休息一下,明年继续。我支持!
姓名:陈捷; 时间:2012-12-22 14:28:20;  
祝贺栏目圆满成功!!!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2-12-22 15:12:08;  
张老师的栏目是我最心仪的一个,由衷感谢,并期待着拜读下篇。
姓名:谢家树; 时间:2012-12-22 15:40:53;  
张老师为这个栏目倾注了心境与精力,给读者以历史文化的广博知识,当拜读每一篇之后,为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而感叹!谢谢张老师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2-12-22 15:44:52;  
张老师的《券赏国宝》专栏是一个非常有知识、有看头的专栏,收益匪浅!我非常欣赏张老师的口号:“一心一意集门票,专心致志做专题”。期待张老师新的专集的展示!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2-12-22 15:57:31;  
大海是无数滴水组成的,每个人的努力都很重要。
姓名:彭俊模; 时间:2012-12-22 17:35:52;  
张老师是个做学问的人,赞!
姓名:陈仓闲人; 时间:2012-12-22 20:28:44;  
收集不易,分项别类也不易,组成大家都叫好的专题更是不易; 佩服!很佩服!非常佩服!
姓名:王汝然; 时间:2012-12-22 21:23:05;  
张老师的《券赏国宝》栏目,让我增长知识,欣赏国宝。受益匪浅,谢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12-22 22:11:10;  
这是一个增长历史知识,欣赏见识门券的好栏目,学习张老师不断探索,持之以恒的精神。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2-12-23 06:14:24;  
欣赏门券专题,增长历史知识。谢谢张老师精心编辑!
姓名:张文革; 时间:2012-12-24 19:23:16;  
“心语”见胸怀,我自受益多。谢谢张老师!
姓名:张武鸣; 时间:2012-12-28 16:35:45;  
喜欢看张老师办的这个栏目,从中也不难看出张老师渊博的知识和谦逊的品格。谢谢。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2-12-29 15:00:47;  
张老师的栏目,无论从知识性,还是专业性都使我们受益匪浅,您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是不言而喻的。谢谢张老师。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993139; 今日15744; 昨日18361;
本页访问量:2660828; 今日319; 昨日660; 收录总数:6972217; 今日:3863; 昨日:4502;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