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访谈〗: 雨人访谈(集券九问)——王运明专访

雨人访谈(集券九问)——王运明专访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2-12-13 查看次数:1179;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1.7MB;最小图片:9KB;最大图片:1.4MB;


嘉宾简介

    王运明,195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营师、经济师,1997年武汉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在职,现任武汉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曾任武汉收藏家联谊会副会长兼门券专业委员会主任,武汉市添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主要经历

    1980年涉足旅游门券收藏,现有藏品约五万,主要收藏国家级重大活动请柬和文革门券两大专题为主,旅游门券偏好套、联券,主要专题有《天安门广场的叙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香港回归与展望》、《文革门券的研究》、《从节庆券看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等。

    从1987年开始,参加了全国第三届至十六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曾荣获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与组织策划1987年在武汉举办的第三届和黄石的第十五届全国券展,多次参加北京、陕西、山西、四川、江苏、新疆等地的邀请展。主持策划并组织了1987年、1992年的武汉第二届、第三届民间收藏大型展览,1994年在武汉举办的湖北省首届旅游门券收藏展,2000年黄石的第二届、2004年荆门的第三届、2010年荆州的湖北省第四届旅游门券收藏展和首届华中地区门券交流会,2000年在武汉主办的武汉收藏界迎新世纪大型收藏展览,2006年在武汉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星海杯”家庭收藏才艺大型展览。

    撰写的《乐为集券鼓东风》、《应当重视旅游节庆门券的收藏》、《值得研究的文革门券》等文稿多次在《收藏杂志》、《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上发表,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中国新闻周刊》、《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收藏文稿以及个人专访。

 秉承:以券会友 共进藏艺,享受生活 快乐人生 

                      信守:藏品、精品、人品

 

    雨 人:王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专访,与大家分享您20多年来的集券心得和感悟。

    王运明:谢谢你的抬爱和对我的关注,接受你的采访也是我的荣幸。

    要说我20多年来的集券心得,就是门券收藏伴随着我的人生,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同时还让我结识了全国不少的挚友,通过门券的收藏与交流,从他们身上感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活着的意义,门券毕竟是身外之物,通过门券这个载体所产生朋友间的真诚友情是永恒的。在我的收藏史中像段武、王元、占景泉、蔡步强这些谢世的朋友都是我一生中值得怀念和敬仰的人,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我感悟了什么是藏品、精品、人品,这种收藏的真谛算是我的心得吧!

 

    雨  人:您的收藏经历好像开始的特别早,您当时怎么就有了集门券这样的意识呢?

    王运明:是的,我1980年就涉足门券收藏,说起来也简单,内外两个因素,一是自己从小就对艺术品感兴趣,我们那个年代文化疲乏,不像现在这样多元化,喜欢搞一些剪报、剪纸之类东西玩玩,加上自己对风景名胜的向往和喜爱,对旅游业的兴趣。二是我被分配到友谊饭店工作,那时住宿很紧张,我又是在总台负责接待工作,这给我收藏门券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

    一次我巡视客房,看见服务员将一些外地的旅游交通地图和一些门券扫地出门,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枚北京故宫带黑色边框的门券,当时看着非常精美,我捡起后爱不择手,这也算是我收藏的第一枚门券吧!这给了我一个灵感,这不是收藏门券最好的渠道吗?之后我就和各楼层的领班打招呼,请他们给我留心,加上利用自己在总台的小特权,请一些常驻的外地旅客代我收集,这样在饭店工作的五年里我已经收藏了近二千枚。

    1985年,冯达才在武汉举办了全国首届名胜古迹门券展览,我才知道像我这样喜欢收藏门券的大有人在,使我产生了极大地情趣和收藏的欲望,由此也通过《中国旅游报》上登的交友启事和苏州的诸张林先生取得了联系,这样就使我的门券收藏一发不可收拾,伴随着我的人生,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

 

    雨  人:如果让您重点介绍您的得意藏品。您会介绍哪几件?

    王运明:那我要首推75版的广西伊岭岩10枚一套绘画版门券,这套券我曾专门撰文介绍过,主要是它的设计非常精美,从画面设计到背面的诗歌安排都极富艺术欣赏性和时代特征,真正算的上是一套精品门券,使我爱不释手。我为配齐这套门券花了近十多年的时间,全国十六届券展期间有幸拜访了我的挚友石杰先生,在他家无意中看见了我寻觅多年未果的一枚“江山多娇”图券,我也知道这枚券全国哪几个人手上有,也曾交流过,毕竟是人家藏品,只能望券兴叹,在这里无意见到这枚券很是激动,石杰先生看出我的心思,从他的藏品中拿出来送给我,很爽快的成全了我的愿望,终于使我配齐了寻觅十多年的这套门券,我得到的不仅是一枚门券,更重要的是享受到了朋友之间真正友情的真谛。我认为这套券不亚于门券中的领头雁——善卷洞文革套券,随着更多券友的关注,这套券的价值不会低于善卷洞。

   

    第二件我要推荐的是一枚国庆请柬,这是一枚1954年上天安门城楼观礼邀请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黄兴先生的后人——黄伟民先生的专用请柬,这枚请柬保存完整带封套,全部用正红缎面制作,所有的文字都是鎏金的,金光闪闪。得到这枚请柬也来之不易。2000年一位北京的商家得知我收藏国庆请柬,打电话告知我有这么一件藏品并寄来藏品的复印件,看见这件藏品对我来说真是激动,时间早、档次高、藏品绝,哪里去找这样的东西哟!可出价在当时也不菲,要价600元,相当于我这个靠工资吃饭的人一个多月的薪金啊!由于太喜欢了,当时咬咬牙买下了。

    三年之后,卖我此件藏品的商家到武汉特意来我家看我的藏品,我心里明白其实还是盯着这件藏品而来,因为他多次打来电话说有位藏家盯上了我的这件藏品,动员我出让,自然出价也不菲,但还是被我好言谢绝了。可是那位藏家不死心,2010年他亲自打来电话和我商量要我转让,出价八千到一万元,你说我卖不卖?自然第三次被我谢绝了。这件藏品在重庆的全国十四届券展上亮相过,这件藏品算是我的镇宅之宝了。

 

 

    雨  人:太珍贵了!您收藏的国庆庆典请柬在全国独树一帜,为什么会如此情有独钟?您还打算编撰一本国庆请柬专著,大家都非常期待。

    王运明:请柬是门券家族中的一个类别。国庆请柬又是我们国家国庆庆典礼宾、礼仪制度的一种实物,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见证。也是国家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资料,不是一般的物品,具有权威性、珍罕性。2009年9月5日,在北京中国书店第49期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拍卖会上,1950年国庆阅兵式请柬等四件藏品以6720元成交,创下国庆阅兵式请柬历年拍卖的最高纪录,这足以说明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国庆请柬的价值了。我不同意在全国独树一帜之说,在北京、在门券收藏圈外大有人在,只不过我比其他券友早认识了一点,藏品多点而已。

    我收藏国庆请柬要源于北京的李永明先生、王元先生和陈克辉先生,他们都是这方面的行家,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偶尔寄来一两枚国庆题材的门券和请柬,随着收集旅游门券的扩展,我认识到了收集国庆请柬的意义和价值,于是主动的向他们请教和交流,特别是看了王元先生的国庆请柬专辑,更使我下定决心把重点放在了这个专题上,现在我还保留着我们每个人收藏历年各类国庆请柬的清单,知道谁手上有哪些和缺哪些,这件清单对我在以后的收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个题材有时间的连贯性、物品的系列性、收集的方向性,收集的难度性、由此才增强了收集的欲望,才会情有独钟于藏品的收集。收集国庆请柬虽有明确的方向,但要收集全那也是天方夜谭,现在收集,一是藏品难找,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二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保障。随着自己对请柬收藏的不断深入和认识。纵观自己有限藏品,离出书的距离还蛮远,一度打消了出书的愿望,但自己又不死心,还是想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东西整理一下写写,但不是现在的事,可能让大家失望,敬请理解。

 

    雨  人:我们会耐心等待的,现在大部分券友都局限於在“收”上,那何为“藏” 呢?

    王运明:这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内在递进关系,“藏”是在“收”的基础上,不“收”何能“藏”呢!

    我们先说说“收”,收是一种能力,更应该是一种个人智慧的反映,门券在广义上讲是一个大的门类,入场券、参观券、游览券等,这些又都有许多的分支和类别,仅就我们常说的旅游门券这个范畴就蛮大,每个人的精力、时间、经济条件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可能面面俱到,达到包罗天下的目的。刚开始收藏门券的朋友可能比较盲从,我们都有过这个阶段,什么都想收集,但随着对门券收藏的逐步认识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所以这就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承受能力、偏好,确定自己的收藏目标,这样的收集才能日渐看到你的收藏成果,这点已被大多数券友所认同。我们提倡广收,但收不是泛泛无目标的收集,一定要有自己的主题和范围,这也是藏的基础。如果一味的以价格为取向则难免流于庸俗,一味的以升值潜力为目的则显得过于功利。

1999年国庆期间举办的“献给祖国的歌”个人展

    我们再来说“藏”,收到一定程度,必然涉及到藏的问题,藏是一种心态,藏更是一种境界,是一个学习、领悟、掌握的一个过程。如何藏还是有学问的,收是一种粗加工,而藏则是细加工,收到一定程度势必要去进行研究,弄清和读懂上面的信息,在把玩和欣赏的过程中则是一个领悟的过程,时间长了就自然对藏品有了掌握,这样又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收藏水平,才能找到了门券收藏的乐趣。

    藏又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整理阶段,列出大纲、分类找券、装册定位。这一阶段只能算是一般的藏。真正做到藏,这个过程是自己学习研究门券的过程,根据自己的要求准确分类整理,这个过程也是对自己文化知识水平的检验。我们所说的第二阶段,就是制作专题,这一阶段的基础就是建立在有目的广泛收集的基础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说有了创作的原材料,制作专题来才可得心应手,通过自己对门券艺术的再创造和有机的编排达到了用门券来述事、述人、述物的目的。第三部分是把专题变成展品,让社会共同分享收藏的成果,这样才能领悟到什么是收与藏、才能领悟到什么是收藏的乐趣。

 

    雨  人:您比较赞成一种什么样的收藏理念?您会给已经有了收藏意识、但还没有进入门券收藏圈的朋友提一点什么样的建议呢?

    王运明:我赞成“收藏快乐”这一收藏理念,我们搞门券收藏不就是一个“玩”嘛!怎么玩?一般来说,收藏时间长的券友都有这个体会,我们收藏门券享受的是一个过程,在淘票的过程中无论花多少钱,跑多少路,弄到了自己一枚满意的藏品,就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大家要的是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是一种快乐。

    这个“玩”字太有学问了,我们提倡玩出水平、玩出高雅、玩出境界,这个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要玩出“收藏快乐”就要避免玩功利、玩名利、玩政治,这些都有过历史的教训,玩这些东西的人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给进入门券收藏圈的朋友提的建议就是,要达到收藏快乐这个境界必须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去面对,要做到提得起放得下,有追求而不盲从,有欲望而不贪婪,到痴迷而不疯狂,一定学会淡定,有淡定才会坚持,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把你的门券收藏玩好,才能达到开心快乐、修心养身的目的。如果心态不淡定,势必会给自己带去烦恼和增加包袱,这样不是得不偿失吗?

 

    雨  人:近几年,门券交易价格直线上升,怎样判断门券的市场价格是否合理?

    王运明:说起这个问题我想说远点,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一个物品价值的高低和大小是由市场的价格来决定的,而价格又是由市场需求量的多少来决定的,市场需求量越大而物品量又小就产生了物品价格的上升,反之就会下降,可以这样说价格是反映物品价值的度量衡。

    门券作为一种物品完成了他的第一属性凭证功能之后,产生了它的第二属性珍藏功能,而决定第二属性价值的前提是门券本身存在的艺术性和珍罕性,门券的珍藏价值主要也从这两方面反映出来。用上述的观点来说,决定门券价格直线上升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门券本身价值得到认可的具体体现,对于门券价格近几年直线上升,我认为不见得是件坏事,只能说明门券收藏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由于券友对收藏门券的理念、观念、目的存在着差异,自然对门券市场存在的交易价格看法不一,我们大家想想当初不花钱或少花钱得来的门券如今都有身价了,当时有谁想到本身几分钱面值的门券使用过后现在都有价位,一枚券几元甚至几十元、上百元。门券收藏活动当初有人买卖一枚门券遭到券界商品化的抵制,券界吃螃蟹第一人汤元杰搞一次门券拍卖遭到骂声一片,可如今门券买卖和拍卖已成为门券收藏活动的主打产品,现在又有谁来抵制这个呢?这一切都是由市场经济来决定,上升到一个高度来说,这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表现。

  

    怎样看待和判断门券市场价格的合理表现,这要辩证的看,从我们在收藏热线网站上所观察到的,在所有的收藏品中门券总的价位还算是比较低的。对于门券价格是否合理这还要从券友对门券收藏的理念、认知、目的和藏家对门券的追求程度来决定的。门券收藏界出现几匹“黑马”无意中拉高了门券的品味和价格,恰恰他们是券界的领头羊,这样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多了就会影响市场的发展,社会的关注,相应也就提高了门券收藏的地位和档次。

    价格合理不合理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对待,掌握以下几点:1、学会鉴别各阶段门券的特征,一枚券品的价值多大我们只有了解它的存世量、发行量、年代段、品相、券面要素是否完整、是否是套、联券等这些基本常识,你就会自己衡量和判断你所要的藏品价位值不值;2、走出价格误区,不要看到价位很高,有多位“高手”抢拍就是好东西,这主要是各人所需的不同。不要认为价格低没人要的“大路货”就不是好东西,往往在这些“大路货'中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雨  人:您还是收藏文革门券的行家,对文革券研究颇深。您怎么看待那些纯文字的文革券,是不是所有的文革券都有收藏价值?依据您多年的收藏经历,请谈谈收藏门券有哪些误区?

    王运明:不是,我们收藏的原因还是在于文革门券有浓郁的图案和色彩、符号和有其独特的艺术欣赏性,吸引人们去收藏,字券确没有这个因素,它只有史料价值,且易造假,所以一般对字券收藏的人不多,除非是专门从史料方面做研究用。

    尽管门券作为一种大众收藏,但大众对门券收藏仍存有误区。门券种类复杂、专题多样,也让新手不知所措。
    普通市民对门券收藏存在三大误区。第一、并非使用过的门券就没有经济价值,一些市民用完后随手丢弃有些可惜,收藏后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第二、并非所有门券都有升值空间,热门景点门券如故宫等因存世量大,容易得到,收藏价值有限,而偏远地区存世量少的门券因少见备受藏家追逐;第三、收藏门券并非特别容易,门券收藏起点低,成本低,但收藏难度不低,尤其是套券更是不易收集,需要时间和金钱做保障。
    我建议藏友,收藏门券应保持一个好心态,不要刻意追求经济效益,应多学习、多交流,学会鉴别各阶段门券的特征,防止上当受骗。门券的升值潜力除了取决于藏家对门券的追求程度外,门券的品相、有无副券、是否套券和存世量也很关键。

 

    雨  人:现在,随着文革券在拍卖会上的热捧,价格持续升温。这也不得不让人担心假券的出现,尤其一些入门不深的券友,有什么办法能辨别文革券的真伪?

    王运明:近几年由于文革门券的艺术价值、史料价值、收藏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再加上存世量少,自然在市场上的价位不断飙升,也就会出现假券充斥市场。假券的出现极大的伤害了收藏者的感情,挠乱了收藏市场的秩序,对于假券的出现除了我们运用法律进行规范之外,更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学会对假券的辨别。

真券赏析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来掌握:1、掌握辨伪的依据,就是要了解文革的发展史,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了解各个时期重大事件和活动的背景,了解当时各个阶段使用的语句、符号和事物的状态,了解当时物品的材质和工艺水准;2、掌握辨伪的要点,接触到一枚券后:(1)要多看,看券面设计、图案、文字、符号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券面设计是否符合当时的程式和习惯,材质、形式是否符合当时的工艺要求,看市场是否出现批量等要素。(2)要多想,根据上述依据想想是否符合当时这些条件,这一环节非常重要。(3)要多问,你可从售券人的言谈中捕捉到你所要了解有关此券的信息,对于不太了解和没把握的可以向业内人士请教咨询,这些都为判断门券的真假提供了信息。3、掌握辨伪的手段,造假者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会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制假,我们常见的有这么几点:剽窃仿制、移花接木、弄巧成拙,掌握了这些方法会对今后收藏文革门券有一定帮助的。

假文革券

 

假文革券正、背图

 

    雨  人:最后我想问下,1987年的第三届全国门券展,您设计印刷了纪念券和纪念封,这应是全国较早的券展纪念品了,收藏和纪念意义重大。面对今年热议的“纪念券”事件,您有什么感触?

    王运明:在我之前还有洛阳的李葳、谢永红他们设计的名片式纪念券,也就是他们这个券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当时是这样想的,既然办了展,那展览过后应该给历史留下点痕迹,和大家商量后综合了大家的意见,主要由我设计制作完成,其实这也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今天看来,第三届券展的纪念券创意确实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券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对于前不久券界热议的纪念券问题,应该有一个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对于门券收藏学术上的争鸣大家都可以表达不同的意见,容许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不争不明,要鼓励不同的观点,通过讨论,形成共识,促进券界的进步和发展。但我又不赞成把问题用绝对教条思维去理解和对待,字典、词典也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也来自于实践。我们必须要从门券收藏界的实际出发,送来的“洋食品”能否消化,门券收藏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是一定要讲究规范,但这种规范的基础是来自券界的实践而不是本本理论。

    不久前大家议论的“券”与“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纠结,“券”与“票”这两个字在券界使用不是同一个意思吗?“券”是大家这么多年在实践活动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叫法,非要让大家都不说“券”而说“票”,这不是好笑,券界之外那就另当别论了。如果一味用本本来规范券界是不利于券界的健康发展的。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纪念券在券界的存在是有一定基础的,为什么有这多券友热衷或情系它?不能一味绝对予以否定之,纪念券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出景点和券界活动和发展状况的历史印迹。只要是真实的记录,有入门的性质这两个主要特征就应该列入门券收藏范畴。

   “纪念券”这个词定位很清楚,功能是在“纪念”二字上,没有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人为擅自臆造的纪念券自然就不属于这个范畴,我想大家反对的也许就是这一部分,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左权券”就是因为这些券没有入门的特征而受到质疑,现在这样的券还存在,其实这也没什么,只要正确区别对待而已,关键问题是不能把学术上的讨论转变为情绪化的争论,这样不利于券界的健康发展。

 

    雨  人:非常感谢王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专访,期待您下次继续做客“雨人访谈”!

    王运明:不客气,衷心祝愿你的栏目越办越好!

 

(编辑:雨人)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4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12-12-13 08:15:16;  
精彩的访谈,宝贵的集券经验,值得学习,感谢王老师!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2-12-13 08:47:50;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姓名:汝然; 时间:2012-12-13 09:00:48;  
认真拜读,感受颇深,好一个“收藏快乐”。谢谢王老师的点拨。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2-12-13 09:17:08;  
王会长集券多年,藏品丰富,经验宝贵,值得学习。成功访谈,谢谢雨人!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2-12-13 09:21:34;  
拜读访谈佳文,欣赏精美票券,谢谢王主任!谢谢陈捷!
姓名:风然; 时间:2012-12-13 09:26:08;  
早已久仰大名,一日终见峥嵘!赞!也多谢雨人的辛劳!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2-12-13 09:39:28;  
王老师的收藏经验太宝贵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12-13 09:43:37;  
藏识渊博,胸怀广阔,入情入理,启发深刻,颇具大家风范!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2-12-13 09:43:41;  
多么精彩的访谈啊!这是一位资深收藏家的宝贵经验,更是我们初入此道者的教科书!
姓名:彭俊模; 时间:2012-12-13 10:17:48;  
受教育,有启迪。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12-13 10:32:42;  
拜读了,学习了,欣赏了。
姓名:刘国庆; 时间:2012-12-13 14:08:05;  
拜读文章。谢谢王主任。
姓名:罗恩福; 时间:2012-12-13 14:56:57;  
04年曾去武汉拜访过王老师,体会最深的是真正的大家,敬佩!
姓名:王朝晖; 时间:2012-12-13 16:13:59;  
学习了解大家,提高自己
姓名:寇瑞敏; 时间:2012-12-13 20:02:48;  
精彩的访谈,宝贵的经验,鲜明的论述,受益张非浅。祝访谈越办越好!
姓名:陈祥明; 时间:2012-12-13 20:22:25;  
运明券友门券收藏重点突出,具有自己的特色。对收藏的研究也有一定深度。看了这次访谈加深了这个印象。谢谢王会长,谢谢陈捷!
姓名:谢家树; 时间:2012-12-13 20:25:02;  
阳光的心态、快乐的心情、执着的追求决定门券收藏的程度。敬佩王老师!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2-12-13 20:31:35;  
访谈内容精彩,学后受教育颇深,谢谢王老师和雨人。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2-12-13 20:38:05;  
受教益,拜读了!
姓名:朱炼炼; 时间:2012-12-13 20:46:25;  
一直不能下载贵网站的佳作,希望能奇文共欣赏。请将此文发给我,我的邮箱是:hulianlian2004@163.com 谢谢!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2-12-13 20:51:09;  
经验之谈,毕竟不凡。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12-13 20:58:28;  
一字一句认真品味,大家风范令人敬佩,经验宝贵深受启发,雨人访谈创造机会。谢谢!
姓名:于国琪; 时间:2012-12-13 21:48:20;  
大家风采 ,大家风范,说的太全了。
姓名:匿名用户; 时间:2012-12-13 22:37:01;  
谢谢大家的抬爱,在这里我瞎款瞎说,仅一家之言,准备接受朋友的挨骂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2-12-13 22:55:37;  
门券收藏三部曲,大家风范!收藏哲理更令我敬佩!值得学习!
姓名:宿景周; 时间:2012-12-14 07:13:25;  
好,说得好!最欣赏关于对“收藏快乐”和“纪念券”辩论着两个问题的见解,立论起点高,论述有深度,品评留余地,读后受启发。的确是一篇高水平的访谈。
姓名:伍远琥; 时间:2012-12-14 09:20:32;  
向王老师学习!
姓名:徐彬; 时间:2012-12-14 10:02:30;  
向王老师学习!!!!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2-12-14 10:05:00;  
王会长天安门券集的很好,敬佩!
姓名:刘伟章; 时间:2012-12-14 10:21:23;  
真正的大家!敬佩!
姓名:苏洪驹; 时间:2012-12-14 10:43:33;  
感受深深,谢谢王会长的传经。也多谢雨人的辛劳。
姓名:王忠雄; 时间:2012-12-14 11:31:26;  
拜读了,精彩!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12-14 11:58:48;  
哲理深,经验足!大家典范!赞!!
姓名:王峰; 时间:2012-12-14 12:55:43;  
学习了,赞一个。
姓名:唐军民; 时间:2012-12-14 13:47:18;  
终于看到那枚值一万元的国庆请柬了!
姓名:赵中亚; 时间:2012-12-14 13:47:33;  
学习了,谢谢。
姓名:陶刚; 时间:2012-12-14 16:59:40;  
拜读。告你们一个答案.左权纪念票中真有门票.可以入门的门票
姓名:梁红梅; 时间:2012-12-14 18:53:04;  
拜读了,谢谢。
姓名:汪政宏; 时间:2012-12-14 22:04:00;  
学习了!深有感受和启示!!
姓名:任文奎; 时间:2012-12-14 22:14:08;  
渊博的券识,券界的大腕,向王先生学习。
姓名:张武鸣; 时间:2012-12-15 10:58:40;  
通过雨人介绍又认识了一位收藏大家。
姓名:赵林; 时间:2012-12-15 11:23:08;  
感谢雨人作地精彩访谈。祝王会长取得更大成绩。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2-12-16 13:00:17;  
很佩服王老师!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2-12-20 07:00:43;  
有容乃大,钦佩王老师!
姓名:王庆堂; 时间:2012-12-20 14:26:19;  
谈的很客观,很好,是高水平的访谈
姓名:熊斌; 时间:2012-12-20 22:39:09;  
运明老师不愧是一位门券收藏的大家!他不仅藏品丰富,有较高理论造诣,而且为人热情谦逊;他长期为券界发展不遗余力。他也算是我的启蒙人,给我诸多鼓励和帮助。非常感谢也非常钦佩!
姓名:郭礼典; 时间:2012-12-24 14:39:43;  
后出场果然是大家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18-09-07 11:10:32;  
佩服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2654409; 今日17246; 昨日19528;
本页访问量:2637065; 今日343; 昨日356; 收录总数:6592884; 今日:2485; 昨日:3582;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