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万千门券腾海越 十余春秋辑文章 |
万千门券腾海岳 十余春秋辑文章
人有的时候,但凡拥有,感觉平常,可一旦失去,却又倍觉当初拥有的珍贵与美好,然而已时过境迁…… 上个月,深圳王忠雄老师打来电话,告诉我《深圳门票》(以下简称《深》报)年内出最后一期,谓之终刊号。于是,我对以往的报纸作了一次粗放式的梳理。昨日今朝,历历在目,十一年,不长不短的时光,我发现《深》报已然印在券友们的心底。乍听到这消息,惊讶与不解自由心生:从情感上我对这份小报恋恋不舍,与之多年相伴,却又不得不依依惜别。除互道珍重外,总有些话要说,算是与该报相别的絮语吧。 跟踪时事 及时报道 办报人都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并作出准确及时的判断,给予客观快速的报道。《深》报对重大事件,重要题材及券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能迅速反应,因时应节,报道连贯,后续给力。例如:神州五号发射成功(见总第14期)、“三八”妇女节介绍宋庆龄(14期)、纪念邓小平逝世五周年(2期)、介绍全国第十五、十六届券展(26、30、31期)、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八十五周年(29期)等等,都给予及时的报道。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14号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后的记者会上提到名画《富春山居图》,《深》报即及时登载了黄公望及有关门票的介绍(32期),助推海峡两岸和平的大趋势。 2008 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王老师第二天即编出四川叠溪地震的资料及门票介绍,副题为“因汶川大地震而写”(27期)。在当时地震资料较少的情况下,编者深感事件的特殊重大,较早地发出了“向“5、12”汶川大地震中死难者致哀!”的悼念,体现了对同胞的真挚感情和人间大爱,也自然引起读者的关注。重要事件的发生无不关乎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大局,及时反映,快速报道,对事物的敏锐观察、缜密思考及严谨的时间观念,是办报人责任与使命的具体体现。 反映社会 体现主流 何谓主流价值?题目太大,难说清楚。但我觉得顾全大局,促进和谐,与人为善,吸纳包容,恪守优良传统,倡导公平正义,宣扬文明美德,处事为人靠谱等等,当具有主流价值观的涵义。以上诸点在《深》报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宣扬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介绍孔子思想及各地区(包括外国)孔庙;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地展现历史勾沉,如,《访江津陈独秀故居》(12期)、介绍我党历史,歌颂革命先驱及重要历史人物(10、18期等),都体现了深邃的思想内涵。王忠雄老师在国内较早将门票引入历史教学 ,在实践中卓有成效。中国史实浩繁,跌宕起伏,他利用门票加以串联与印证,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其主流价值观是显而易见的(14期《<中国历史>门票大观》)。 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深》报从创刊至今 ,反复刊登“反对假票,商品票,高价票”的口号,视券界广大藏友呼声为其办报本真。可谓涓涓细流,沁人心脾,人人唱和能汇入大海,浩然正气岂不厉行券界!《深》报可贵在于长期坚持,自行忠于职守,堪称券报楷模。 《深》 报多年来免费赠阅,是为善举;虽为小善,何乐而不为? 报纸通常文责自负,但从所选文案中,编者宣扬什么,主张什么,提倡什么,读者清楚明白,了然于胸。多年来,券界就有关收藏观点,如“纪念券”、“商品券”、“门券打假”等等,经常发生讨论以至争论,都属正常。《深》报除登载各方观点外,适时阐明编者的观点(4、5、8、38期),坦荡正直,落落大方,敢于担当。再如呼吁在奥运期间办展的动议(21、22、23、27期),《深》报从善、从众之潮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领和导向的作用,呈现出券友、券报和券界一起发展前进的良好势头。 尊重知识 传播文化 《深》报主编才情并茂,搞收藏,编报刊,办展览,组织收藏活动,弥老愈坚;放不下曾经的担子,尽其良心的职责,以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为己任。介绍饶宗颐老先生(26期),让我们一睹当代文化大师的风采;分类介绍博物馆,使人窥见深藏着的中国奥秘;推介世上山川形胜,跟随美文游历天下美景。经常刊登如何正确使用汉语文字和准确认知中国地名,从点滴入手,提醒券友恪守固有的文字基础知识,保持中国汉字的纯洁性。 《我为伊拉克博物馆哭泣》一文刊于《深》报第11期(2003.5),仅标题就让人振聋发聩。报人站在相当的高度,及时报道了当年4月11—12日巴格达被美军占领后,大批不法分子洗劫国家博物馆17万件珍宝,人类远古文明物证惨遭劫难的事实,揭示了世界的不公和秩序的混乱。这是《深》报责任、正义和道德操守集于一身的体现,可以说,《深》报虽是小报,却有大家大手笔的风范。 见微知著 精益求精 民间办报困难多多,疏漏出错,在所难免;《深》报人严于律己,办报努力,精益求精。2010年该报发出《有奖求刺启事》(33期),发动读者为报纸挑毛病。一时引来众多券友的关注和参与,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求刺事小,其自省自律的精神可嘉,体现了办报人自我完善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报纸刊印完毕,在未寄发之前,但凡发现错字,便不厌其烦地一一用红笔改正,尽量避免错字流散传播,其细致入微可见一斑。几年来,本人有几篇拙文曾被《深》报采用,有时为文章内容抑或一字、一词,主编打来电话,商量征求修改意见,谦恭平和,尊重他人劳动的举止,令我十分感动,也足见编者的深厚学养和待人处事之真情。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深》报编辑们以他们的才情与智慧,为读者排演出许多优美文章,讲述了无数动人故事。其例多多,笔者文笔笨拙,也限于篇幅,恕不一一细述。 《深》报为门券收藏专项报纸。刊物着重以券品、券事、券研、券论、券史为主要内容,几乎无文不券,无券不文,文图像配,反映门券作为门券报刊的主旨特色。该报做得足够好,且把握得恰如其分,这也是《深》报办得较为成功的关键所在。办报人高瞻远瞩,洞察券界沉浮,正当该报在门券报业中可能有更大作为的时候,主编出人意外地作出终刊的决定。作为该报的忠实读者,我总感到有些遗憾;然而,为长远计,又觉得在谋事和人生的节点上,理解与相知是至关重要的。 纵然多么金贵的收藏,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有道是,日升月隐,潮起潮落,文章有逗句,舞步需转身,音乐有起伏,但愿曲终人不散,我将用心收藏与《深》报人的友谊。同时,就门券收藏而言,我满怀痴情地希望,有人研究比办报更大的课题,诸如,券界未来发展,宏观规划的大致走向,终究谁来问鼎操持,谁又是门券收藏爱好者们的有力依靠,等等。券友们不急,但殷殷期盼着。 内心至诚,向《深》报的编辑们表示谢意。《深圳门票》,再见 ! 2012年11月
【编辑:张宝贵】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赵中亚; 时间:2012-12-16 09:04:09;
深深的感动。
![]()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2-12-16 09:13:39;
深情话《深》报感人至深,下句想不出来,请大家补上。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2-12-16 09:52:22;
向王忠雄老师致敬!为于先生美文感动!谢谢两位。
![]() 姓名:谢家树; 时间:2012-12-16 10:23:26;
于老师那深情厚谊的文章,代表了券友的和刊友心声!感谢王忠雄老师多年的奉献!感谢于老师!
![]() 姓名:任文奎; 时间:2012-12-16 12:34:17;
向王先生多年来的办报精神致敬!
![]() 姓名:赵林; 时间:2012-12-16 13:52:53;
向王忠雄老师致敬!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12-16 13:57:47;
于会长此文情真意切,王忠雄先生精神可佳!向你们致敬!!
![]() 姓名:陈捷; 时间:2012-12-16 14:38:03;
办刊不容易,向王老师致敬!!!!!!!!
![]()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2-12-16 15:22:56;
办刊感动,停刊遗憾!酸甜苦辣自有人知,向王老师致敬!
![]() 姓名:彭俊模; 时间:2012-12-16 15:35:48;
券界憾事,惜哉!
![]() 姓名:吴永冰; 时间:2012-12-16 15:46:17;
让人感动而又遗憾
![]()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2-12-16 16:45:20;
办报真的不容易,向王老师致敬!
![]() 姓名:彭氺珍; 时间:2012-12-16 18:11:25;
于会长说出了券友们的心声.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2-12-16 19:21:32;
于老师的美文情真意切,将“深”报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愿曲终人不散,门券收藏前程无限。
![]()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2-12-16 19:30:01;
深深感动,向王老师致敬!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2-12-16 19:37:13;
惜别《深圳门票》,感谢王忠雄老师!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2-12-16 20:11:35;
精神永存,向王老师致敬!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12-16 21:48:50;
王老师的办刊精神令人感动,于老师的文章充满真情同样令人感动。向二位老师问好!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12-16 22:03:46;
一篇佳文引来众券友共鸣。赞!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12-17 08:56:55;
纵览十一载,殷殷读者情,情真谊自显,难得遇知音!感动!
![]() 姓名:嵇建萍; 时间:2012-12-17 09:57:31;
文章很感人,情真意切,向两位老师问好!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2-12-17 10:09:20;
办报不易,坚持十余年更难,谢谢王老师!
![]() 姓名:效文55; 时间:2012-12-17 10:39:00;
圆满大结局!致敬王老师!祝身体健康!
![]() 姓名:张武鸣; 时间:2012-12-17 16:29:24;
于老师追忆编读往来情真意切,王老师奉献《深圳门券》精神可嘉。
![]() 姓名:王忠雄; 时间:2012-12-18 15:03:21;
谢谢各位新老朋友的支持与鼓励!祝愿大家集券有成,健康快乐!
![]() 姓名:于国琪; 时间:2012-12-19 22:22:41;
谢谢大家的关注与鼓励,“为片纸相邀约 以诚心则交挚友, 集门券无穷尽 不经意间悦情怀”
![]() 姓名:神游四方; 时间:2012-12-20 17:07:54;
感谢王忠雄老师及《深圳门票》编委的辛勤工作,门券收藏的历史会记录下你们的辉煌业绩。谢谢于老师写的文章!
![]()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2-12-21 09:37:24;
办刊人难处很多!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43260630;
今日49076;
昨日43192; 本页访问量:2748926; 今日143; 昨日213; 收录总数:9233352; 今日:13415; 昨日:20759;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