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天井窑院门票欣赏 |
天井窑院门票欣赏
叶建国
三门峡地处豫西,而这里多山地、丘陵,我们的祖先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毅力开挖了无数的窑洞,得山水之势,享自然之乐,造价低廉,居住方便。 在陕县中部,有张村、张汴、东凡 三道塬,这里的民众大部分都居住在天井窑院里,尤其在庙上村分布着连片的天井窑院,我们这里俗称地坑院。
看到这个熟悉的结婚场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浮想联翩,多么相似的一幕!二十多年前,自己也是这样在老家的窑洞前举办婚礼的,吹鼓手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技艺,院子上、下站满了村里的父老乡亲和自己家的亲戚朋友,熙熙攘攘,你进我出,好不热闹。串串炉,十碗席,拜长辈,敬父母,响鞭炮、入洞房,忙的不亦乐乎!而今,子欲孝,而父不在,呜呼!老家的窑洞在新时期的新农村改造中消失了,只留给自己无尽的回忆。在梦里,我又回到了那熟悉的窑洞。 前不久,看到著名诗人吉炳轩的诗作《访豫西天井窑院》,内心颇为感慨。一、远望丘陵近是庄,杨柳成荫不见房。鸡鸣犬吠牛羊叫,蜂舞蝶飞花冒香。环顾左右人踪无,欢歌笑语响耳旁。融乐农舍何处寻,天井窑院地下藏。二、齐齐整整池一方,灿灿金壁青砖镶。柱梁橡瓦全不用,日耀苍穹四面张。门阔窗高洞府深,冬暖夏凉春意长。生机盎然神仙居,情深意长胜天堂。在诗人的笔下,天井窑院别有一番神韵。有人便称其为“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l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不等的偶数窑洞,工程量约二千个土方左右。窑洞高3米左右,深8一l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具有造价低廉且经久耐用、防盗、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等特点,窑洞还是天然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居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民居中最有特色的土建筑之一。 地坑窑院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和科学,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历史遗产的精彩篇章。
【编辑:张宝贵】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14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11-09 08:00:30;
特殊的房舍。那雨天如何排水呢?
![]() 姓名:风然; 时间:2012-11-09 08:41:11;
还有这种民居,真大开眼界!学习了!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11-09 08:43:23;
独特的民俗民风!
![]() 姓名:赵中亚; 时间:2012-11-09 10:52:58;
少见的民俗,但下大暴雨怕有危险。
![]()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2-11-09 12:17:17;
感谢介绍!欣赏!
![]()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2-11-09 14:37:44;
非常好的门票,学习了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2-11-09 14:46:22;
这是北方特有的一种民居,我地也有许多,我的老丈人家就是住这种窑院,很好的。雨天不怕,窑院上面四周边沿都成坡度,用夯砸实,作为堤坝形式,防水性能很好的。
![]() 姓名:寇瑞敏; 时间:2012-11-09 16:43:08;
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好票!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11-09 17:00:22;
我也纳闷,水是往下流淌的,这四周高、中间一个坑,下雨真不知如何排水?
下次有机会定去观赏一回!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11-09 20:39:36;
很有特色,也是不明白如何排水。
![]() 姓名:陈捷; 时间:2012-11-09 21:06:11;
领略独特的民俗民风!!!!!!
![]()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2-11-09 21:41:56;
第一次听说、看到这样的神奇。开眼了!
![]()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2-11-10 15:46:09;
谢谢叶老师介绍!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2-11-10 21:08:33;
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43278759;
今日9579;
昨日57604; 本页访问量:2749017; 今日42; 昨日192; 收录总数:9239668; 今日:2930; 昨日:16795;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