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关于纪念券问题

关于纪念券问题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2-07-03 查看次数:536; 复制本文地址
四川省:李克定

我曾经谈过多次。我的定义是简单化:纪念券就是纪念券,具有门券的意义。(以前我一直是这样解释的)“纪念”,就已经是定义了,换句话说,已经表明了它不是门券。但有人不同意我的说法,说“纪念券也是门券”或“不收费的门券”。我均不赞同。不管你用什么理由辩解,总是把定义扰乱了,确属没有必要。

但我对另一种说法也不能苟同,“纪念券不能参加展览”,这显然看得太左了。“纪念”这两个字(词组)是有内涵的、不是随心所欲、毫不沾边、有可无可、胡搞花纸头能解释的,而是有其自身的特有的、必要的、甚至是深刻意义的“纪念”行为。某些“纪念券”从政治角度,意义深刻角度来讲是千倍、百倍地超过门券,比如参观辛亥革命100周年展,参观共和国60周年成就展这样的纪念券,难道比不上一个景点的门票吗?形势发展的今日,过去收费门票,现在改为“免费门票”,这种“免费门票”是不是也打入“另类”呢?目前,市场上的纪念券有两类:一类是有法人权单位搞的,既然合法的,无可非议;另一类则是无法人权者搞的,基本上都是门票收藏者自己搞的,我不主张搞,我本人就一直未搞这种券。但我对这种券并不视为“花纸头”或“伪纪念券”。他们搞这种纪念券的目的,一是宣传自我、推介自我;二是给自己增加点交换本钱;没有欺骗行为,没有赚钱行为。所以,我不视为非法。有一点必须肯定,它同门券、纪念券(指有法人权者)有密切关连。如果直白地说,是“门券收藏者的纪念券”,是纪念门券收藏行为的中介、媒介,对门券收藏活动的发展和推动是有益的,受到同行们的青睐。硬要说它违法,它违了什么法?坚持这种排斥观念,显然是左的认识倾向,缺乏感情包容,也缺乏理性探究。总之,对门券收藏者搞的纪念券,我既不主张搞,又不反对搞,在现实面前,我采取情感包容的态度。

至于是否可以参加各种场合展览,我认为可以。因为现在提倡开放式,把它化为简介、中介插入券展又有啥不可呢?!倒是有一点必须承认的,门券收藏者毕竟更专业,他们设计的纪念券很大一部分远远超出门券的设计水平。但也要注意一点,不要搞得太烂,一旦喧宾夺主,事情就糟了。

 

(自贡市  李克定·请保定建池同志转入券研网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
目前,网友留言共27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2-07-03 05:42:02;  
赞同李克定老师的观点!
姓名:胡东华; 时间:2012-07-03 06:10:43;  
支持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2-07-03 08:08:34;  
支持!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2-07-03 08:19:05;  
非常客观的评价!好文!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2-07-03 08:20:19;  
李老师论点详实透彻,支持。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07-03 08:29:54;  
理性探讨,感性包容,把握尺度,观点鲜明!
姓名:陈捷; 时间:2012-07-03 08:57:17;  
评价公正客观!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07-03 09:49:11;  
尊重事实,感性包容。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2-07-03 10:56:17;  
赞同!很公正!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2-07-03 11:18:53;  
应该说李老师对纪念券给予了很客观很公正的评论。赞同!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2-07-03 11:47:54;  
纪念券也是券,是做专题不可或缺的券品。支持!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07-03 12:07:00;  
支持、拥护李老师观点!
姓名:章云; 时间:2012-07-03 12:30:57;  
李老师说得很好。赞同。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2-07-03 14:52:20;  
感谢李克定老师!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2-07-03 15:32:16;  
认真学习,支持。
姓名:彭氺珍; 时间:2012-07-03 15:51:08;  
理性客观.赞!
姓名:寇瑞敏; 时间:2012-07-03 16:10:01;  
客观、包容,赞成!
姓名:彭俊模; 时间:2012-07-03 16:24:27;  
见仁见智,赞!
姓名:王朝晖; 时间:2012-07-03 16:59:48;  
我也支持李老师的观点!
姓名:陶刚; 时间:2012-07-03 18:44:53;  
纪念券就是纪念券,纪念券肯定不是门票。二十多年门票收藏弄了千余枚纪念券,实在在烂了。现在讨论纪念票就是各位专家一直不敢捅开一层窗户纸,不敢说纪念券不是门票,因为纪念券大多为券界大小领导所为。
姓名:陶刚; 时间:2012-07-03 18:47:26;  
纪念券这件事与券票之争一样,是个伪命题。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2-07-03 20:18:31;  
赞同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07-03 20:40:56;  
赞同李老的观点。
姓名:杨帆; 时间:2012-07-04 14:27:42;  

李老的文章朴实简明,道理说得透。
非常赞同!
姓名:罗恩福; 时间:2012-07-04 19:57:43;  
纪念券在门券收藏中也有作用,有了好。
姓名:任文奎; 时间:2012-07-05 22:55:20;  
赞同!
姓名:徐彬; 时间:2012-07-18 16:41:55;  
比较客观评价,认同李老的观点!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95225; 今日10756; 昨日12377;
本页访问量:2659305; 今日241; 昨日310; 收录总数:6936138; 今日:4795; 昨日:566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