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风采〗: TY1030收藏界的楷模——张包子俊 |
TY1030收藏界的楷模——张包子俊 ——赵义方 2012.05.28 中国德高望重的集邮界泰斗,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集邮家和集邮活动家张包子俊先生辞世已经18个春秋,但他老人家慈祥和蔼的身影、平易近人的形象,仍常在我们的眼前浮现。 2009年6月13日,在张包老辞世15周年时,由新光邮票会会员联谊会编印的16开123页的《张包子俊先生逝世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出版了 。在这部文集里收录了七十余篇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各界人士纪念张包老的文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为纪念张包子俊先生逝世一周年题词:“集邮爱国 情留人间”;全国集邮联名誉会士、著名集邮家郭润康先生题词:“十五年前端午节,西子湖畔巨星陨,创办新光启邮史,卅年开放结硕果。”;全国集邮联名誉会士、学术委员、原新光邮票研究会员赵人龙先生在《文集》序言中以题[心香一瓣奠恩师]记述了作为他的集邮启蒙老师的张包老在回复他的第一封关于集邮的询问信时说“集邮是一增进知识又交朋友的活动。”等等,每篇纪念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张包老的尊敬、学习、敬佩之情。张包老性格开朗、从不倚老卖老、从不居高临下,他有求必应,以礼待人,他爱好体育锻炼,从不间断,外出办事,不是骑自行车就是徒步行走。《文集》内也收录了笔者的拙文[记张包子俊的东北之行],张包老于1989年的辽宁之行,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东北之行。1989年5月,辽宁六市六家大型冶金企业举办集邮联展,当时,笔者是集邮联展筹备组成员,所以与张包老交往较多,感受到了他的积极宣传集邮活动,待人诚恳热情,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就在陪同他游千山时,他那蹬山的劲头让五十岁的人自愧不如,可当时他已经九十岁了。以后与张包老的书信来往不断,尤其是在纪念游千山五周年时,我们互寄了印有游千山的合影的纪念封,张包老在封背题词:“美哉斯游,永志难忘”,并在信中嘱托我帮他忆写一篇登千山游记,从中可知张包老对这次东北之行游千山是很留恋的。 集邮与门券收藏同为一体,张包老的典范为我们永远学习,待人以诚,助人为乐,为收藏文化事业努力进取。
【作品编辑:郭林生,网页编辑:张宝贵】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5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2-05-28 00:19:30;
我与张包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过通信来往,他的邮识、邮德让人敬佩,是我学习的榜样。缅怀张包老。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2-05-28 09:14:06;
藏界楷模,张包子俊。 慈祥平易,和蔼可亲。 集邮泰斗,耄耋老人。 赤心爱国,邮券同春。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2-05-28 09:23:24;
久闻大名,谢谢介绍。
![]() 姓名:罗恩福; 时间:2012-05-28 09:48:48;
谢谢赵老师的介绍,学习了。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2-05-28 20:53:12;
藏界一杰!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43267824;
今日56259;
昨日43192; 本页访问量:2748967; 今日184; 昨日213; 收录总数:9236146; 今日:16208; 昨日:20759;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