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访谈〗: 雨人访谈(集券九问)——王庆堂专访

雨人访谈(集券九问)——王庆堂专访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2-06-12 查看次数:1056;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985KB;最小图片:23KB;最大图片:88KB;


嘉宾简历
    王庆堂:68岁,男,现住哈尔滨市道外区辽河路171号(嵩山别墅)。现已退休,原为
铁路工人,哈铁三中美术教员、工会主席、铁道贸易公司业务主任、哈尔滨秦皇岛经贸公司副经理、哈铁局广告公司副总经理艺术总监(国家二级美术师)。1958年开始集邮,文革年代收集各种画片及印刷品主席画等,后又集名人签字。建国后台历封面与当时的新闻照片组成六十余年的专集,还收藏铁路老票证及站台票、火花及汽车月票版及月票花等。集门票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参展获过奖及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发表章文多篇,其中《论旅游门券的特性》在哈尔滨社会科学院研讨会上获奖并入选文集。

 

    雨  人:王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专访。您是我一直想采访的藏家,缘由等下告诉您,呵呵!

    王庆堂:其实我们就是畅所欲言,相互之间谈谈玩收藏的心得。尤其我们退休之闲人,面对的不再是员工,而是对着电脑自言自语的述说,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自费写书(回忆录)?这其实也是自言自语的在讲述过去的故事。

 

    雨  人:我了解您精通美术、摄影、乐器,可谓多才多艺, 想请您先谈点这方面经验,并聊聊艺术与收藏有何姻缘?

    王庆堂:不是精通是爱好。俗话说,艺多不养家,其实年青时我的最爱是美术,版画、油画、水粉、水色画,还为报纸画过插图,就是不会国画,而恰恰现在国画最吃香。可没想到为了工作能把画画扔了几十年,我翻出几张老照片,勾起了我的回忆。

当年油画创作的场景

王老师携全家向全国券友问好(背景是近年的油画原创)

    至于摄影,现在人人都会,只不过有些人拿起像机就照,树影落在脸上他也照。其实摄影应注意两点:一是“光”; 二是“构图”。 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全身像要照上脚,蹲像也要照上脚,这样才有跟底;二是半身像要照到手的位置为好,常见到有几人的合照只照到胸和大头,还有的人总愿将阳光照到脸,其实照逆光像最好,如近摄用闪光灯强行给下光。但这决不是法则,您可跟据不同的需要取舍发挥。

    乐器么只是个伴奏水平,对了,当年也为大型歌剧《刘胡兰》、小歌剧《二快六》等伴奏。说来也怪,直到现在刘胡兰全剧的歌我还全部都会唱,可新歌什么也记不住。小学时的长篇课文现在我也背的滚瓜烂熟,现在别说背,什么都忘,骑车上街坐公交回家,想起找时车上电池被缷了,只好打车把车拉回来。什么都完了,老一代必须给小一代让位了。

    爱好广肯定收藏也广。加之收藏与艺术不分家,咱们这些玩门券的人百分之百都有艺术细胞,尤其做券集是收藏中最能体现政治与艺术的统一。有的有纪念性但缺艺术美如老票证,邮票虽然有很高的艺术性,但票幅太小,只有门券才是五彩纷呈的百科全书。

 

    雨  人:真好,这些都是您多年的经验之谈啊!您最初收藏门券偏爱哪一类?还是什么门券都集?有什么理由吗?

    王庆堂:刚玩时肯定是见门券就买,从收藏市场回家的路上边走边乐,哈!今天收获七、八十枚,孩子们有好一点的盒子我都拿来装门券,肯定的说到死也整理不完。所以现在买门券很慎重了。我现在偏爱收藏56个民族、博物馆、革命、哈冰灯、虎及全国个人藏馆券等。

 

    雨  人:搞收藏的人,往往第一件的藏品是印象较深的,您还记得是怎么得到的吗?在门券收藏过程中,有您至今难忘的事情吗?

    王庆堂:我的收藏杂、多而乱,自制的1.5寸厚的藏册一百多部。在门券收藏过程中没什么太深的印象,只是初级阶段女儿与同学在大街上为我捡门券时,同学问她“你爸单位能报销啊?”这句话在电视台为我做的节目中也成了精典台词。

    难忘的是全国各地到处是朋友,有个真实的例子,就是哈尔滨有位收藏门券的校长,退休时怀揣一本《藏家风采》走遍全国旅游,处处受到我朋友的接待。记得张健为开车亲自到机场去接他,对我朋友的友善更暖我心。

 

    雨  人:请给我们展示您设计的几枚门票吧?为什么那么喜欢?

    王庆堂:首先是为魏庆和与许秀珍她俩设计的越剧演唱会纪念券。她俩不是演员,可一生爱好唱戏,终于在退休之后举办了一场大型演出,实现了这场美丽的梦。留到记忆里是个看不见的东西,留下照片只能在视觉上有个欣喜,留下一枚纪念券是永远证明曾在舞台上有那么光辉的一刻。

    全国券友都喜爱“民族”这个题材,可想集全56个民族的单枚票至今没有一人。明信片己发行多套,站台票全国只有二套,其中一套还是精品豪华册,早以在会上发给代表,市面上根本见不到。我为省民族博物馆设计的这套票,早在两年前双方签好了协议,双方各承担的义务使我投资很大。现仍然还是等今年五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最新数据后再推出这套票。

铁道游击队第三集《夜袭临城》画家手稿是我的最爱

 

    雨  人:您设计的这些券非常漂亮!您的门券都是怎么整理归类的?收藏门券给您带来了什么?

    王庆堂:门券整理分类太累人,永远整不完,专题杂而乱。如《博物馆》只能按省排列;《开国元勋》稍好整理;代表故事情节的《革命之歌》几年了也没完成;《血红、火红》也是半成品;有时快刀斩乱麻,如体育专集将各省市的券全都淘汰,只留下国家级的;更可笑的是《哈尔冰之夏音乐会》从23届开始每届出50-60枚的大套券,设计水平极高,堪称巅峰之作,我投入强大的精力搞全历届券,到29届就几大本了,这样发展下去实在受不了, 可到第30届只发行一枚电脑打印文字券,先是喜后是忧,设备的现代化是否结束了门券收藏的延续性?收藏门券最终给我带来喜忧各半。

《哈尔冰之夏音乐会》部分精美大套券

到30届只发行一枚电脑打印文字券

 

    雨  人:拜读您编著的《民间藏家风采》大作,带给我深深地震撼。谈谈您给全国藏家设计纪念券的初衷吧?

    王庆堂:当时想的很简单, 认为能征集500人左右, 让券友在这本书上来个大集合, 我也能有点利润可收。设计时都是按他们地理位置和特点构图,按要求设计背景,每征集到8人就印一批, 并切成单枚寄给前面所有的入录人, 所以前页的人到我出书时每人要收到十几次寄券。其中也有赞助或赔偿的,有“睛”字打成“晴”字, 有“简介”打成“筒介”,一笔之差我都给予了赔偿。直到快三年了才入录一百多人, 再等能对得起大家吗? 书装订成册发行了, 后来总有人问第二集何时出? 前几天还接到泉州师范团委来电询问下部图录是否已经开始编印

 

    雨  人:我学的也是广告专业,您将自己的专业无私的奉献券界,令我非常感动,是我学习的榜样。这也是我开头说想采访您的缘由。您一直坚持设计纪念券和站台票,请谈下这方面的心得体会吧!

    王庆堂:我早就发现您是个才子,你们学广告专业与现代电脑制做配合真让我们望图兴叹,只要能想到的东西都能制做出来。我不是什么无私奉献,是为了自己玩,老有所乐。不过我画画、做画框有点收入,玩邮票也有点收入,只有玩门券反而贴钱。

    4月23日,哈尔滨举办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年书画展,会场布置和海报设计工作又交给了我,资金很紧,我又赞助请柬、门票、证书及展签等几百元,但我要了条件,就是请著名毛体书法家梁青山、著名书法家高歌每人送我一幅六尺书法,然后算我们三人赞助,现已达成共识。

    关于站台票我是有贡献的。我负责哈局站台票设计时,纠正了过去全路发行的站台票只是随便一幅彩照风景,没名称、没序号,没年份,(说句真实的笑话,在我们后来为铁道部整理资料目录时。为一枚票起名时只好叫《列车拐弯过水泯桥》,收藏者在寻觅中无考证与方向。)由于我设计纪念哈尔滨第十三届冰雪节票开始规范,引起全路效仿。最关键的是我没搞过一枚不能上站台的花纸头票,没搞过一本册票,更没搞过一部豪华高价纪念册票。而现在利益的驱使都发行乱套了。每本册300——500元是普通现象. 更腐败的是成为各种大型活动及为领导赠送的公款消费品,你知道吗?现在已发行了银锭站台票了!再进站台要手拿一两银子才能进去,况且你送领导几块银子不算行贿,因那是站台票。哎!完了!!!

各类媒体的采访报道

 

    雨  人:要给那么多的藏家设计各具特色的纪念券是非常难的,您遇到过什么不顺心的事吗?您是怎么处理的?

    王庆堂:已算不清为多少藏家设计纪念券了,有的设计不好令我心中不安。我国门券大体分三个阶段:一是文字券,二是手绘券,三是电脑扫描照片券。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我现在又开始喜欢美术作品券,这是我今后主攻方向。有时用别人的图经剪裁后用于券上,不是商业广告类,有的人就喊侵权了,我周围有一人因哈尔滨一个大型有钱的企业用了他的一幅照片,他想发个大财,先从媒体炒作,后又上法庭,最后判的结果是企业只付他稿费几十元,这种人我们都不太理他。但有的图一定要慎重,如“人与自然” 这幅图是画家将此画原作卖给一家企业,我拍了照片后,支付500元向该企业买来印制权作为门券的背景图。

 

    雨  人:前段时间关于纪念券是假券的大讨论异常激烈。我也设计过纪念券。其实大家对纪念券的态度还是认可的,毕竟它是门券活动留下的历史印迹。请您归纳总结下您的看法好吗?谈谈今后纪念券的发展趋势或设计注意事项?

    王庆堂:关于纪念券我与白丁在网上争论过,说纪念券是假券其实没那么严重。小袁和我是最好的朋友,相互有贴必复,都是鼓历与支持,还记得在黄石展览时他的《中国。一九七六》受到众人的欢迎,我将我胸上佩带的贵宾鲜花亲自放到他的展框上,而只有这次因理解的不同而争论。当前“假”字已成了时髦用语,假酒、假药、假鸡蛋、假豆油,后来又有笑谈,“连爹都有假的”。我也说个笑话,我家养了几只名猫,专吃价格昂贵的猫粮,对炸魚、溜排骨它都不吃。一次我扶摸着爱猫说:“咪咪呀!你为什么炸魚溜排骨都不吃呀”?它说,“喵!喵!有地沟油!”。前三十年如果谁能把自已设计的东西印在印刷品上会乐得心中开花。现在有些人看到自已也能设计券,而且玩的非常开心和痛快,那就玩呗!尤其是一些退休的集券带头人也在设计纪念券玩,券上清清楚楚的印上“参观纪念” 怎么就非要给人加上“假” 字?这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今后纪念券发行会有一定的减少。应该给那些没有任何展览,只是交流活动也印制纪念券的现象敲起警钟(这种券我也为外省市、本地区等设计过),更为一些无任何活动而凭空设想的纯商品券制做人亮起红灯。有的纪念券为节省费用而只单面印刷,背面没有纪念活动介绍,这样确实为纪念活动打了折扣。如我设计的第一枚门票《纪念九七香港回归展览》就是背面空白,因那时印刷费相当贵,背面空白就可少支付几百元一个的开机费。总之,现在就为纪念券挖坟墓为时早了一些。随着社会进步,将来可能门券电子化,都是打印字券,现在的纪念券、“大陆券” 还可能会是后人的珍品呢!

 

    雨  人:分析的很深刻。您精通设计,是制作券集的行家,请传授大家点经验,介绍下券集制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王庆堂:细谈话长,我举几个例子吧!1、简单的排列式,如我的《中国博物馆》专集,一个首页,然后每个省有一个的首页上部放一张省博物馆照片,下面简介一下概况,然后就将凡是本省券就排列,已几大本。其余《美丽石林》、《王者之风》、《哈夏音乐会》、《冰灯,雪雕》等都是这么排列。2、革命史方面专集,太多太累,如《革命之歌》从黑暗的旧中国开始,一直到社会主义建设。十多年了也没完,累的头昏脑涨。《血红,火红》专集,选红色券表现三大部分,一是从早期革命到抗美援朝,二是文革时期(当时称火红的年代),真没想到纪念这方面的门券非常多,因现在全国对文革的纪念券发行的特别多。3、现代(开放搞活后)各项活动发行的红颜色的券。《中华民族》专集是一个综合性专集,是我最大的一个专集,从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明信片到第五次人口普查,只介绍某民族当时的人口、居住地、吉祥物及象征,共收藏了八大本。有的专集必须买书查资料,如十多年前的《水!水!水!》,从水的生成,全人类在一个共同的地球村同饮一江水,到水的乱开发,水的污染,江河瀑布的干枯,鱼儿眼含泪花只好到水族馆去生活(用插、漫画表现),最后告诫人们未来的战争不是争石油而是抢水。当年在单位拿这本关于水污染状況的书看时,我单位一位叫闫兴军的职工很纳闷问我“你是不是受到啥刺激了?”所以说收藏玩到一定程度被别人认为是精神病一点也不冤。

    关于注意事项,就是别听有人说什么“大路券”、展销会等券就拒收,有时这种券会在你的专集中起到大作用。假如你搞个《毛》的专集,首先是动物门券,接着毛的作用,做火药(虎门券或胡里山古炮台券都可用上)、可纺织(黄道婆券可用上)、可做毛笔(美术作品甚至毛主席诗词都可用上)、可做女人的裘皮大衣(正好冬装展销会的券用上),几枚漂亮的裘皮展销会券后别忘结尾,还要展上一些有群动物的券,但文字要这样写:“孩子,妈妈永远的离开了你们!”孩子说“我们在这个世上也不会生存多久了……”(注意,在这枚券上将动物的眼下都用笔画上眼泪)。展销会券起了大作用,宣传了人与动物的和谐,更大的作用是你老婆看到这个专集时不让你买皮衣了,省下一万多元钱可以买门券了!

 

    雨  人:讲的非常精彩。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现在门券展集有什么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吗?您收藏项目很多, 能否在百忙之中贴出部份供我们欣赏?

    王庆堂:门券展集早在10多年前我就有思考与实施,实施只限于我自已个人,至今我没有推广,原因是自协调组发文规定全国展只许大片参展,而后中券委报上又匿名发表《展片的演变》文章,也是不同意另类规格券集参展。我认为自己应无条件的听从组织决定,保持沉默是我应有的作法。网上常有人提出“大片与小片之争”,其实这种提法不全面。重申,我从来没反对过大片,只是要求小片(是国际标准的23X29左右的国标集邮尺寸展片)也允许参展,诚言这种展片在小城市市场很难买到,我的全部展片都是自已设计印制的,在北京全国铁路首届收藏展及2008北京铁道博物馆展全是采用我设计的23X29尺寸的国标片,其优点是大多展览都是用国家统一的集邮框,布展几分钟就可完成一框;二是展册是三孔活页夹,大小适中,展片左侧打三孔,入册展览都特方便;三是展片宽度23厘米有它的科学性,因印刷纸张常以八开为标准,那么两张A4为八开,A4尺寸宽为21公分, 所以印门券的宽度肯定在20公分以内, 所以打开您的藏册看一下, 保证80%的门券是这个宽度, 那么门券入23公分的国标片内是黄金比例, 尤其在您书柜中展放很有美感。假如大家对这种展片、展册有兴趣的话,我美术工作室可以开发这个项目,因一些南方人在哈尔滨建小工厂,定制一个册很便宜,展片也可以根据需要另设计。

    我收藏的项目确实较多,每种项目我选一页吧!欣赏过后别忘提意见,我不愿意看那些赞扬与鼓励贴, 鼓太大劲了, 就把我鼓成骨灰了!

收藏的汽车月票花

收藏的汽车月票版

收藏的铁路老票证

收藏的火花

收藏的电影卡(又称芝麻卡5大本)

收藏的(名人手迹)有画家、演员、运动员、等名人的签字、合影等。

有时搞到照片后先制成页子,待找到机会时让名人直接在页上签字,

如秦贻、谢芳、田华、王心刚、学勤等都是这样签的。

收藏了60年的日历封面记录了新中国的沧桑巨变

收藏的从第一次人口普查到五次的各民族明信片八大本

收藏的铁路肩牌、臂章

 

    雨  人:真是洋洋大观,令人大开眼界啊!只可惜时间有限,只得遗憾的结束这次专访了!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专访,谢谢您对我门券收藏的支持和厚爱!

    王庆堂:其实最辛苦的是您,你要对每个被采访人按他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写成采访稿。对我们发去杂乱文章的文字和图像进行认真校对、整理、编辑、花费了很多心血,每晚下班后都要认真的整理各方稿件,为的是向各集券友介绍经验。谢谢!

    更祝全国集券友玩券玩的开心、快乐,向支持爱人玩券的贤内助们致敬!

温馨提示:6月22日,网站将邀请浙江周盛仪先生做客访谈栏目,敬请关注!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37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2-06-12 02:44:56;  
多才多艺的藏家,奉献券界的榜样。
姓名:刘国庆; 时间:2012-06-12 07:29:14;  
向王老师致敬。太有才啦,学习。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2-06-12 08:10:14;  
可敬的师長1
姓名:郭效文; 时间:2012-06-12 08:13:57;  
老有所乐!乐在其中!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2-06-12 08:54:00;  
德艺才兼备的藏家,感人至深的访谈,向王老师致敬!
姓名:赵建春; 时间:2012-06-12 09:27:24;  
感谢雨人的采访,感谢王老师对门券收藏颇深的感悟。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06-12 09:58:03;  
敬佩王老师的才艺,敬重王老师的坦率,让艺术表现为门券文化添彩,让真诚奉献为券友情谊增辉!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2-06-12 10:12:26;  
王老师设计的站台票让我爱不释手。也感谢雨人对访谈栏目的辛勤付出。
姓名:郭礼典; 时间:2012-06-12 11:19:18;  
爱的奉献
姓名:王忠雄; 时间:2012-06-12 14:24:13;  
庆堂兄多才多艺,乐于奉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姓名:韦家文; 时间:2012-06-12 15:05:22;  
收藏心得!学习。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2-06-12 15:41:25;  
王老师的藏品,令人眼花缭乱,向您学习! 谢谢雨人报道,辛苦了!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2-06-12 16:53:42;  
多才多艺,坦诚率真,券界榜样!
姓名:上海田子; 时间:2012-06-12 17:38:31;  
学习了,受益匪浅
姓名:温庆春; 时间:2012-06-12 18:18:37;  
留言:篇幅较长,但内容丰富,大开眼界,增长知识。王庆堂老师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收藏家。。。。。。我见过王老师一次。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2-06-12 19:34:21;  
券界前辈,德艺双馨,颇感受益。向王老师学习。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06-12 21:00:31;  
很受启发的一篇采访,谢谢王老师传经送宝。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2-06-12 21:29:34;  
才艺双全,收藏大家。学习!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2-06-12 21:38:58;  
王老师的藏品太丰富了,加上其多彩的门票、站台票设计精品,扑实感人的访谈,真是受益非浅呵,谢谢王老师,谢谢雨人。
姓名:赵林; 时间:2012-06-12 23:41:18;  
刚知道王总还是国家级美术家,收藏地不仅上门票,还有铁路老票证.火花.早期日历封面等等,藏品之丰富.
向王老学习致敬!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2-06-13 08:18:03;  
王老师收藏广泛,藏品丰富,多才多艺,向您学习。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2-06-13 09:51:08;  
最喜欢这篇道到。王老师是我最早认识的。也是最尊敬的老师之一。对我帮助很大。在此谢谢王老师。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2-06-13 09:52:42;  
王老师手中的戏曲。舞蹈门票实在让人眼馋啊。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2-06-13 09:54:38;  
不好意思。上个跟帖有两字打错了。应该是“报道”
姓名:匿名用户; 时间:2012-06-13 12:08:12;  
你大侄女看了好感动啊,不但多才多艺,这种无私奉献令人敬佩,是老王家的骄傲。但不要太累了,注意身体,健康、快乐最重要!!!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2-06-13 18:36:25;  
可敬的师长!藏品种类丰富,欣赏了!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2-06-13 20:19:08;  
这种访谈方式特别吸引人,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王庆堂老师。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2-06-13 22:51:32;  
王老师收藏的种类太丰富了,令人大开眼界!
姓名:牛晨; 时间:2012-06-14 09:40:01;  
王老师不愧是收藏大家,藏品丰富,研究到位并且爱好广泛,具有高水平的收藏经验、理论。为民间收藏事业,摸索一套新经验,踏出一条新路子;做出一番新贡献。期盼王老师“老夫喜作黄昏颂,晚年生活有滋有味;收藏回忆录早日问世”。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06-14 11:40:36;  
多么好的访谈录,多么好的借鉴语,学习与欣赏了。
姓名:匿名用户; 时间:2012-06-15 16:58:46;  
祝多才多艺的舅舅健康!!!快乐!!!
姓名:陈祥明; 时间:2012-06-15 20:32:43;  
多才多艺的收藏大家,热情服务券友的好榜样。向王老师学习!
姓名:邢国宏; 时间:2012-06-16 12:42:57;  
老有所乐 健康长寿
姓名:谢家树; 时间:2012-07-26 20:54:09;  
玩儿出的乐趣!玩儿出的艺术!玩儿出的才艺双馨收藏家!敬佩!
姓名:匿名用户; 时间:2012-09-12 17:06:33;  
人品:多才多艺 作品:其味无穷 藏品:五彩缤纷
姓名:邢国宏; 时间:2015-03-25 09:27:22;  
多才多艺的藏家,奉献券界的榜样。多才多艺,坦诚率真,券界榜样!祝多才多艺的舅舅健康!!!快乐!!!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18-09-07 11:50:46;  
王老师为券界做出了很大贡献,十分敬佩!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28804; 今日14737; 昨日15449;
本页访问量:2658030; 今日299; 昨日321; 收录总数:6913616; 今日:3618; 昨日:346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