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48)号:刍议券面文化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48)号:刍议券面文化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2-02-14 查看次数:636; 复制本文地址
保定市:刘铭元

引言

    小小方寸门券,文化内涵丰富,有地理历史,有文学艺术,有书法绘画,有诗词歌赋……统一表现在券面文化之中。券面文化是门券的灵魂和生命,也是门券理论之所在,更是欣赏门券的重中之重。现仅从门券名称、品相、图案、汉字、标志、简介诸方面刍议券面文化。

    1、券面文化。券面文化是以图案为主,以品相、书法、标志、简介为辅,它们互相融合,相得益彰,形成和谐的券面文化。

    1.1 名称。门券,亦称门票,即风景名胜、公园、展览馆等的入门参观游览的凭证。目前,叫法不同,参观券、游览券、游览票、参观门票等。券、票系同一个意思。笔者对门券、门票的名称进行了初步的考证,翻阅了《新华词典》、《新词林》、《辞海》,都没有门券、门票的词汇,只有《现代汉语词典》中有“门票”的词汇,解释为:公园、博物馆等的入场券。由此看来,门券、门票是同一词,无需进行争议。门券文雅些,门票通俗些而已。

    1.2 品相。门券品相,通俗点说,就是指完好程度。门券品相直接影响展览效果和欣赏情绪,应给予重视。门券品相,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由于门券设计不规范,不能按“存根”、“正券”、“副券”的完整与否来衡量,笔者倾向于“分类”,可分三类,一类券面整洁,二类欠缺,三类不完整。如可行,可制定细则。

    1.3 图案。门券上的图案绝大部分都表现在正券上,五花八门,绚丽夺目,是门券上笔墨最重的一笔,也是欣赏过程中,投入目光最多的部分。门券上的图案虽然形形色色,但不外乎三种,一是写真作品,二是绘画作品,三是文字版。当代科学发达,出现了电子制作、电子合成等画面,增加了欣赏点。券面上的写真、绘画作品,绝大部分均以主要景点为对象的艺术创作,为人的第一视觉很重要,特别是国画体裁,对收藏爱好者最具吸引力,给人以广阔的欣赏空间和遐想余地。券面图案内涵深刻,有历史故事、典故、神话传说。文字版门券,大部分为早期门券,虽然欣赏价值略低,但历史价值很高。券面图案还有一个欣赏点不要忽略,即“同景”门券,所谓同景门券,是指早期的绘画版和近期的摄影版两种门券,其图案是同一个旅游景点。绘画版门券,其画面融汇作者主观情感,意境优美,给人以浮想联翩的空间,有美的享受;而摄影版门券,其画面真实性强,给人以自然地视觉享受,印象深刻,两者放在一起欣赏,别有一番风味。笔者发表过一篇《欣赏“同景”门券》文章,得到读者的认可。

    1.4 书法。汉字书法是我国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在门券上表现的很突出,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都有,还有不同风格的艺术字。大部分是领袖题词、名人墨迹、帝王将相笔锋,变化多端的书法艺术精美绝伦,可汇成书法字帖,书法爱好者对此爱不释手,也是欣赏汉字书法的风水宝地,笔者曾写过《门券上“券”字知多少》、《门券上的“非规范字”》等文章,受到读者的称赞。在门券上的书法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诗词、对联占一定的比重,很受门券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1.5 标志。近几年,门券上增添了标志图案,为门券欣赏带来新的乐趣。门券上的标志,其实是风景名胜的标志,也可称标识,还可称徽标。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标志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我国古代称之为“图腾”,国家产生后,国旗、国徽就是国家的标志。门券上的标志,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表示风景名胜的共性标志——风景名胜的身份和等级象征标志;一类是表示风景名胜的个性——风景名胜自身标志。风景名胜的共性标志,表明了其身份和等级,对旅游者来说是首选景点。风景名胜的个性标志,追求特色,形成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标志,欣赏之别有一番趣味。笔者在门券研究网发表过一篇《门券上的“标志”欣赏》文章,得到券友的赞扬。

    1.6 简介。券面上的风景名胜简介,一定要简而明,最忌错别字,这方面的错字屡见不鲜,甚至出了笑话。“大慈阁亦称大悲阁”,把“亦”写成“赤”字;“赣州八镜台门票”中“苏东坡”写成了“苏东城”,《红色经典雪域风情》门券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错写成“无主阶级革命家”。前两者成了笑柄,后者可是个大错误啊!门券上的说明,一定要严肃对待,万万马虎不得。券背面信息,一般有景点介绍、导游图,很有实用价值,还有广告,这部分不能忽视,是欣赏门券的必读信息。

    2、券面文化的功能。收藏门券,即收藏图文并茂的券面文化。收藏券面文化的价值在于它的功能性,其功能是多方面的。

    2.1 弘扬景点文化。门券是景点的活动广告和名片,扩大点说,门券就是景点的无形资产。门券的收藏和展集,展示了券面文化,把门券传向了四面八方,因此带动了景点文化的提高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2.2 提高门券收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门券收藏所以能得到大发展,在全国收藏业成了后起之秀,而且形成规模,关键在于券面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门券,绝大部分均为简易文字版,谈不上券面文化,使用后均弃之。当代的门券设计精湛,券面文化五花八门,绚丽多彩,即便不是门券收藏爱好者,用后也不舍丢弃,而且爱不释手,留作纪念。这是收藏队伍不断壮大的主因。

    2.3 给欣赏门券带来无限乐趣。欣赏门券实质是欣赏券面文化。券面文化对门券收藏爱好者有很强的吸引力,笔者曾写过一篇《字“残”意雅见门券》的文章,就是受券面文化的吸引和启迪,不但给自己带来无限的乐趣,也给读者带来欢乐。

    2.4 是搞门券展集的基础和首选。搞门券展集,其素材的基础是券面文化,券面文化是搞门券展集的首选。搞门券展集就是弘扬门券收藏或成果,其实是对门券文化的检阅。笔者写过一篇《赏个园门票谈爱竹趣事》的文章,就是个园券面文化有深层次的内涵的原因。

    2.5 是研究历史的素材。券面文化中的历史(包括历史、故事、传说)举不胜举,有直观的,也有隐形的,非常有欣赏价值,是研究历史的最好素材。蒲松龄故居门券,《聊斋》中的各种故事会呈现在眼前;《人民的好总理》展览门券,周恩来总理“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的形象也会呈现在眼前;圆明园遗址公园门券,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会鼓舞我们中国人的斗志。笔者也根据有关券面的历史写过一篇《赏门券学习“进京赶考”的辉煌历史》的文章,后改成《进京赶考》展集,参加河北省第二届门券展,受到读者的好评。

    3、建议

    在门券收藏大发展的今天,愈来愈对门券设计有更高的要求。从收藏门券的角度,对门券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3.1 门券设计和图案制作应署名。署名有两点好处:一是有助于券面文化的欣赏,二是把设计者和制作者植于群众之中,便于联系交流,更有利于提高设计水平。

    3.2 门券的正券上一定要有名称、地点、票价和“门券”(参观券、入场券等)字样。这是券面文化的起码元素。

    3.3 门券设计不要沿用撕券、剪券的旧形式,尽量采用门禁制度中电子新技术,以保证券面完整,提高收藏质量。

    3.4 门券的套券要有编号,可采用邮票编号形式,如2-1,2-2。

    小结

    券面文化,是门券的灵魂和生命。无论是搞门券收藏、撰写文章,还是制作展集,券面文化是考虑的首位,需细细品读。一份好的作品,一定是通过对券面文化的欣赏,有了悟性,产生新的理念,思想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变,使券面文化进入新高度、新水平。

    最后,在此对保定门券收藏专委会全体会员的支持,王建池会长的鼓励和具体帮助表示感谢!另外,感谢彭安荣《谈赏券、读券、用券中的教训》和陈明新《试析门券展品素材的品相》文章对我的启迪!

 

【作品编辑:张景生;网页编辑:陈捷】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9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12-02-14 08:38:59;  
好文章,拜读了。谢谢刘老师!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2-02-14 08:40:15;  
文章精辟、知识含量高,上了一堂券识课,受益匪浅。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02-14 09:13:05;  
着眼券面赏析,挖掘潜在内涵!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2-02-14 09:38:51;  
拜读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2-02-14 09:57:50;  
刘老师对集券理论的研究颇深,拜读了,受益匪浅!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2-02-14 14:52:28;  
拜读《刍议券面文化》,学习老师对券面文化的深度赏析,领略门券收藏文化的内涵,受益匪浅!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02-14 17:42:13;  
拜读此文,很有启发!刘大哥对券面文化的观察与研究及其新观点令人佩服。
这券面文化,其实涉及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包括设计者、有关部门审查批准者、景点的管理者、景点验票者、门券集藏者、研究者等等。一个环节上出了纰漏,那就破坏了券面文化。但愿大家重视!共同创新与维护券面文化。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02-14 21:09:06;  
盼望门券设计规范化,谢谢刘老师的论述。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2-02-15 14:02:15;  
好教材,领略券面文化,提高券识水平。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989894; 今日12502; 昨日18361;
本页访问量:2660769; 今日260; 昨日660; 收录总数:6970967; 今日:2613; 昨日:4502;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