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47)号:浅说“券藏小品”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47)号:浅说“券藏小品”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2-02-11 查看次数:519; 复制本文地址
杭州:戴从武

    多年来,本人组编了不少门券专题,总的感觉:券源多形成专题较易,券源少则反之。年久日深,本人搁置了不少属于后者的专题门券。不知何时开始,本人萌发发掘后者潜力的奇想---组编小专题,并且取名“券藏小品”(以下或简称“小品”)。至今,已组编了多个“小品”,曾在展览中亮过相;同时,本人希望与集友就“小品”问题进行切磋,故撰文说说组编的体会。

   (一)“券藏小品”的内含

   “券藏小品”一般是指立意较浅,结构较简,用券(贴片)较少的门券专题。它可以是一个主题,使用多个景点,如《澳门游踪》专题,包含卢廉若花园、松山缆车、澳门博物馆、葡京赌场等门券,展示澳门风情。它也可以是一个主题,使用一个景点的一类门券或一套门券,如《闪光灯里赏雁荡》专题,包含雁荡山若干年内连续使用的画面不同或价格不同,却大小相同、风格一致的照相版门券,有“日景”、“夜景”之别,又有“索道”、“飞车表演”之险等,给人以无限遐想,勾起旅游的欲望。如《晋祠门票赏析》专题,独取该景点一套出色的门券,展示1个圣母,42个宫女不同神态,虽然立意浅,结构简,却小中见大,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二)“券藏小品”的标题、前言、目录(三要点)

   “券藏小品”既为小品,标题文字少为好,如《龟》、《凤》等专题名称,让人一看就知是“小品”。当然,根据需要标题文字多也无妨,如用日本门券组编的《曲从东方来》专题,虽然文字略多,但它直点主题,又暗示门券来源,不失为好标题。

    至于“券藏小品”的目录,可有可无,因为毕竟是“小品”,不搞“小而全”,更能突出其“小”的特点。有目录的也应搞得简约。

    还有,专题必不可少的一环---前言。“券藏小品”前言应以文字少而精为佳。如《曲从东方来》的前言是一首诗:大海浩淼  云遮雾盖  曲从东方来  闻者多而言异同  究竟是舞曲  还是乐曲、戏曲  请看“小品”。诚然,前言文字详尽也有其好处,如《晋祠门票赏析》、《点点螺螺数千岛》专题前言均如此,能讲透主题,点出门券特色,起到导赏作用。

    另外,如一张贴片上的标题、前言、目录文字安排后,还有空余,也可设置一枚门券。如《闪光灯里赏雁荡》专题首页就放置一枚“灵峰”门券。再如《龟》专题首页同样放置一枚“龟峰”门券。这样,不仅使该券直接进入“角色”,又使首页画面丰富。

综上所述,专题三要点的处理体现“小品”两大特点:“小”和“简”。

   (三)“券藏小品”的内在层次

    上述(二)点中提及“券藏小品”目录可有可无,如无目录意味着部分“小品”无分段小标题,但这不等于说无须讲究内在层次。对此,本人是这样处理的:如《第11届亚运会门票欣赏》专题,是按“预演式和开幕式”、“比赛项目”、“闭幕式”三个层次述说的。如《龟》专题是按“龟名(形)景点”、“龟馆龟节”、“名龟”、“龟文化”等分层次展示的。

    总之,“券藏小品”要小而有章、脉络清晰。

   (四)“券藏小品”的贴片数量

    有的集友搞“一框”专题,据说是按全国券展的要求确定每框的贴片数,如一框16个贴片。本人认为:

   (1)展览的级别是多级的,除全国展外,还有省、地、市、县、区级,以至单位、社区、村级,甚至个人办展也可。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展是全国展的基础,我们不能离开基础而苛求框的大小,贴片的多少;而且各级展的条件和要求不同,每框贴片数的可变性较大。

  (2)展览镜框布局有余,可以用其它画面补充,或留空一小块也无妨,此做法常见于邮展。

  (3)展览实践中,贴片数量不同的专题可以同时展出,因为贴片数能通过裁剪、互补、调节,最终形成全部整框布局。如2010年绍兴门券展中,就尝试过此类方法。

    因此,本人的结论是:“券藏小品”的贴片数量,可多可少,个别多者,建议不超过20个贴片。特别是在专题成熟之前,尤应灵活控制为佳。为此,以部分“券藏小品”为例列表说明:

    编号     “小品”标题                    贴片数量(张)

    1            龟                           9

    2       第11届亚运会门票欣赏             16

    3       闪光灯里赏雁荡                    13

    4       澳门游踪                          10

    5       曲从东方来                        16

    6       巍巍丰碑(磁卡门券)               8

    7       券说XX                           19

    中、外国人爱观赏曲艺小品,本人爱组编“券藏小品”。爱的原因除上述“小品”的“小”、“简”特点外,还爱一个“趣”字。门券收藏界有一句俗语:玩门券就是玩个开心,我爱组编“小品”就是这个理!以《斗》专题为例,所用门券不仅有斗牛的,还有斗鸡、斗羊、斗蟋蟀的,趣味不少,怎能不乐?同时,趣中增知,趣中培德,何乐而不为呢?

    说“小品”有三大特点,并不是说它没有缺点和问题,如“小”可能是“浅”,“简”可能是“淡”,“趣”可能是“俗”;而且它不一定适用于更多的人群,也不一定适用于全国券展。所以,为此撰文仅是切磋而已。但是本人深信:“小品”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趣味和快乐,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的!

【作品编辑:张景生;网页编辑:陈捷】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1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12-02-11 07:34:20;  
好文章,拜读了。喜欢“小品”,玩中找乐。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2-02-11 07:52:30;  
集券藏乐,乐在其中。组集小品,玩的开心!好文章,学习了!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2-02-11 08:55:48;  
小品券集作品,制作难度较低,适用面广,应大力提倡!
贴片数量应控制在一个标准框(9片)之内为宜。否则不易体现“小”的具体含义。为了规范券集制作,用“小品”一词,不如直接叫“一框类”作品更形象,更具体,更容易理顺门券展品的类别!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2-02-11 09:34:46;  
好文章,很有启示,学习了!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2-02-11 09:50:01;  
好文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也喜欢制作不限制贴片数量的作品。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02-11 10:49:05;  
根据券源,小中见大,专里求精,也是一条组集的好途径!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02-11 16:38:15;  
小品券集易作、易创、易赏,但还是不适宜在实地展出,尤其在比较大型或正规的展览中,不便于布框;统一规定标准框,看来还是应该的。
但,这不失为一种门券收藏整理、归类、欣赏的好方法,可以学习、借鉴。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02-11 20:27:27;  
小品券集是练兵的好方法。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2-02-11 20:58:38;  
虽说不登大雅之堂,但能接近老百姓,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小品”好。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02-12 23:17:15;  
文章所述,内容极好,由小到大,有玩有乐。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2-02-13 21:53:14;  
小品券集,在社区、学校等展示中更显灵活。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3277500; 今日8320; 昨日57604;
本页访问量:2748993; 今日18; 昨日192; 收录总数:9239245; 今日:2507; 昨日:16795;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