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41)号:试谈门券收藏组织经费的筹措与使用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41)号:试谈门券收藏组织经费的筹措与使用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2-01-24 查看次数:484; 复制本文地址
成都市:曾发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运兴,收藏热,收藏门劵的民间人士和组织不断涌现。但是,鉴于各地的门券收藏组织均系各地门券收藏爱好者自发组成、属于松散型民间社会团体的现状,即或挂靠当地收藏家协会或其他部门,大多数组织也没有法人代表,会员入会门槛不高,无固定的活动场所,组织性差,活动经费无法保证,从而进一步影响到门券收藏活动的正常开展。缺乏活动经费,已成为困扰门券收藏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焦点。本文从经费的筹措、使用和监管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经费的来源及筹集

    (一)会费

    会费收入是唯一一项能保证的经费,是立会之本,其特点是来源稳定,但数目不多。一般的门券收藏组织,少则只有几十人,多则不过百余人,加上会费收费标准不高,每人全年会费仅几十元,总收入确实有限。例如,川券委的成都会员仅70余人,会费每人每年20元,全年仅能收入1500元左右,还不足每年会刊一项的开支。但是,这项收入也不能忽视,原因不在于金额多少,而在于其作为一个组织存在的象征意义,就如同共青团员要缴纳团费、共产党员要缴纳党费一样。要实现增收,笔者以为,主要可采取以下途径:一是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稳定现有的会员队伍,减少会员的流失;二是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组织的知名度,让更多的门券爱好者充实到会员的队伍中来。

   (二)会员捐助

    会员的捐助是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其特点是有一定的随意性,收入不稳定。会员捐助不具有强制性,捐不捐、捐多少,都由会员自己决定。如何才能实现增收?笔者认为,主要还是要通过提高会员的归属感来实现。川券委过去也有不少会员的捐助,但金额都不大。随着川券委“以会员为本,热情为会员服务”理念的不断加深,会员也视川券委为自己的“家”,积极为“家”排忧解难。2009年,老党员、老会长程国民把3000元会员为他祝80大寿的寿金捐赠给川券委,川券委依此决定成立“程国民门券收藏活动基金”,创全国券界之先河。在川券委党员和骨干奉献精神与带头作用的影响下,通过和谐集券活动,川券委团结奋进的氛围深深感动着广大会员。2010年,优秀会员王若兰老师又为川券委捐赠10000元,又创全国券界个人捐赠之最。随着“程国民门券收藏活动基金”的诞生,川券委会员以及全国券友的捐助源源不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费不足的压力,为筹集经费找到了另一条渠道。

   (三)社会团体、企业和景区的捐助

    随着旅游产业的升温,门券收藏文化活动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社会团体、企业和景区开展合作,通过展示他们的品牌来获取一定的收入,是筹资的又一来源。近年来,川券委同上述组织开展了多次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1年,首届全国旅交会门票展的成功举办,就是采取了“政府出文,媒体宣传,景区出钱,川券委出力”的联办模式。四川省随后的首届、第二届省门票展览,也采用了同样的模式,可见,这种模式是民间门票收藏组织筹资的一种好的方式。2006年,川券委组团参加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和双流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西部收藏精品博览会门票展,则更是为川券委掘得了第一笔上千元的资金。而后,川券委又通过各类带有商业性的展示、交流和讲座活动,把门券收藏文化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社会团体,将收藏成果推向市场,在坚持公益服务社会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商业活动的必要性,以展出成果获取报酬,使商业性的劳务收入成为获取经费的又一渠道。

   (四)同政府部门合作,输出门票收藏文化成果,政府买单服务于社会

    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门券收藏组织还应积极依靠党和政府,宣传和输出自身收藏文化成果,弘扬祖国收藏文化知识,政府则视具体的需求花钱扶助,买单社会资源服务于民众。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收藏文化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之一。政府部门花钱买社会资源、买服务,这是历史的机遇和必然结果。近年来,川券委已同地方政府进行了多次合作,政府部门将门票展览和讲座活动作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使门券收藏社会服务的功能得到提升,业绩得到体现。政府花钱买资源买服务,川券委宣传社会主义大文化、大繁荣,宣传门券收藏文化并获得政府的有偿回报,双方实现双羸。由此可见,同政府部门合作,输出门票收藏文化成果,政府买单服务于社会,是筹集经费的又一重要渠道。

    二、经费的使用

    门券收藏组织筹集经费不易,而如何把有限的经费合理使用,也是大家关心的一个话题。笔者认为,经费应主要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版会刊。会刊是门券收藏组织自身宣传的喉舌,是向社会宣传门券收藏文化知识,服务社会、社区、民众的平面媒介;是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及民众了解旅游产业和门券收藏文化活动的重要资料。尽管经费有限,但会刊印刷费用也应得到优先保证。川券委的会刊《四川旅游门券》月刊,全年仅印刷费就在3000元以上,川券委全年的会费收入还不够会刊的一半开支,而其他有会刊的门券收藏组织,整个会费收入不够会刊开支也是不争的事实,更有一些负债发行的民刊停办或少办。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途径主要有:综合采取上面提到的各种方法,多方筹措资金;压缩超标招待费、交通费等各类不必要的开支,编辑人员和投稿人提倡奉献精神,减少会刊印制和发行过程中的支出,节俭办刊。

   (二)交流所需的正常费用。

    门券收藏组织在开展各类活动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展场借租费用、资料费、劳务误餐费等。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应争取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景区和上级收藏组织的支持,加强与其他收藏组织的联系,注意多方比较,确定条件好的免费或廉价的场所开展活动。

   (三)会员的联谊活动、年会、团拜会、座谈会等必要的补贴费用;慰问老龄会员,生病会员的礼品费用;正常的资料打印,摄影照片,通讯通信电话信件,交通补贴;各地门券收藏组织之间礼尚往来、礼品互赠以及必要的接待费用等。上述费用名目繁多,本文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在满足前两项开支的前提下,这类支出也可列入预算,合理使用;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则应及时向会员通报相关情况,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合理进行分摊,这样,既能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又不会让这类费用使用冲击到正常的办刊和交流活动,实现了门券收藏组织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经费开支的监审

    经费多少都是帐,门券收藏组织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监审制度办事,配备专(兼)职的财会人员,对活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查。对于一般小额开支,由主任或副主任签审报账单后交财务做账。对于大额的开支,则应交理事会集体讨论通过后才能使用,否则不予报账。川劵委长期以来严格把关,开支得当,用好每一分钱。同时,定期向会员公布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到账目清楚;使用过程做到透明、合理。2009年,川劵委正式成立了经费审查小组,随时可以抽查经费使用情况,并向会员大会报告。有了经费的监审机构,基本杜绝了使用过程中的漏洞,把有限的经费用到了最需要的地方,为门券收藏组织的活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综合上述,门券收藏组织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监管是一个有机整体,经费筹措要开辟多种渠道,各地券协应扬长避短,各显神通,合理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筹资渠道,实现财源广进;经费使用要合理布局,灵活使用,厉行节约,好钢用在刀刃上;经费监管则需严格把关,杜绝跑、冒、漏,做到公开透明。唯有三管齐下,才能确保资金的来源稳定、开支合理,实现门券组织的和谐健康发展。

【作品编辑:张景生;网页编辑:陈捷】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5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2-01-24 04:37:20;  
期待解决所有社团组织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有指导意义。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01-24 13:48:48;  
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解决的探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01-24 16:19:24;  
切合实际,没有资金来源活动很难开展,管好用好资金,会吸引更多的券友加入门券组织
姓名:唐铁柱; 时间:2012-01-24 20:05:31;  
言之有理。
姓名:徐志东; 时间:2012-04-06 20:43:23;  
曾发义老师的《试谈门券收藏组织经费的筹措与使用》一文,对经费的来源及筹集,经费的使用,经费开支的监审,做了全面详实的阐述,值得各地门券收藏组织的领导一读。。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59745; 今日7113; 昨日20568;
本页访问量:2658434; 今日61; 昨日282; 收录总数:6923241; 今日:2320; 昨日:6578;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