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券刊大观】-〖券刊大观〗: 祝贺《门券博览》创刊五周年

祝贺《门券博览》创刊五周年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2-01-07 查看次数:496; 复制本文地址

祝贺《门券博览》创刊五周年

《收藏》杂志主编  李毅民

  中国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大国,不仅旅游景点使用的门券设计印制精美、种类繁多,而且收藏研究旅游门券的爱好者众多,各种展览交流活动丰富多彩。这种文化现象举世无双,具有鲜明的中国收藏文化特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文物保护、旅游、社会文化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在这种大好形势的推动下,各种游览、展览、娱乐门券设计由初兴步入成熟,品种由繁丽迈向杂变。数以万计的各类门券形成了门券家族的万花筒,使人赏心悦目,津津乐道。门券收藏爱好者们更是五花八门谈质地,景色更新觅券缘,条分缕析话分类,妙不可言说专题。

  旅游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看五百年的中国,去北京;看五千年的中国,去西安”。令人欣慰的是,《门券博览》诞生在西安这座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城市绝非偶然。五年来,她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门券收藏爱好者收藏研究的路径;她像一面旗帜,召唤着全国各地的券友互相交流,携手前行;她像一把号角,向更多的人宣传门券收藏者的乐趣和心声。在五年的办刊历程中,她受到省内外门券收藏者的热情的支持和高度的评价。《门券博览》取得的成绩,凝结着广大券友的厚爱,编委会及编辑部的同仁更是为此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我怀着感激的心情,向他们表达衷心的祝贺。

  人生苦短,百业纷纭。人们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应该有一些业余嗜好,同样可以发挥才能,创造佳绩。收藏界不乏这样的生动事例:有的人在本单位、本职工作中业绩平平,甚至是默默无闻的小兵,但在收藏领域却因渊博的学识和藏品而享誉海内外,成为收藏界公认的名家权威。当然,在本职工作与收藏中均有建树的人,也不少见。事实说明,收藏活动能促人奋进,博学多才。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或许会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兴趣所至。当人们从事自己极感兴趣的文化活动时,既不感到劳累,又不畏惧困难,钻研精神和聪慧潜力往往能超水平发挥。许多收藏者为了收集一批藏品或完成一部专著,花费数年时间。而且大部分是业余时间进行,四处搜求,反复修改。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作精神支柱,是很难如此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地坚持不懈。

  收藏不仅能够成就耕耘者的追求和理想,为其营造一个温暖的世外桃源。收藏也能磨练人,提高人,使本职工作无所作为者施展才华。相信在《门券博览》的指导帮助下,在广大券友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门券收藏研究活动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原载<门券博览>2011冬季号,感谢宿景周老师传递资料。】

编辑:张宝贵
目前,网友留言共4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01-07 08:00:09;  
一份很好的券刊。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2-01-07 08:22:32;  
感谢《门券博览》全体编辑废寝忘食的辛勤劳作,为券界提供了一份高水平、高质量的优秀刊物!
祝《门券博览》越办越好!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01-07 09:39:50;  
总揽全局的视野,高瞻远瞩的评价。有分量!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01-07 13:35:32;  
李主编辛苦了!祝愿刊物越办越好!!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3179749; 今日11482; 昨日24956;
本页访问量:2748638; 今日68; 昨日320; 收录总数:9203701; 今日:4535; 昨日:7463;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