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26)号:第二届“莲花奖”展集竞赛给我们的启示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26)号:第二届“莲花奖”展集竞赛给我们的启示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兼论门券展集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显示日期:2011-12-13 查看次数:1321; 复制本文地址

   摘要

    门券展集的制作,在经历分类展示,专题编组之后,已进入利用电脑制作的新阶段。结合“第二届‘莲花奖’电脑制作门券展集竞赛”(以下简称“二届莲花奖”)活动的收获,认真分析门券展集的创新和发展成果,对我们探索和研究门券展集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的启示。

    关键词

    主题思想鲜明  文化内涵丰富  艺术表现生动  创新理念突出

引言

    用电脑制作门券展集,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在继承常规门券展集合理内涵和基本架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是传统组集与现代技术融会贯通的成果。门券收藏研究网开展的“莲花奖”展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这一新生事物的普及和提高。由于是网络展示,不受时间和场地的局限,可以反复观赏,因此无论对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都可以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纵览本届展赛,在全国券展缺位的情况下,其总体水平具有引领券集制作潮流的指向作用,其主要特点也显示出门券展集多元化发展的典型趋势,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主题思想鲜明

    “二届莲花奖”是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为命题的主题活动,是以门券展集的独特方式歌颂党的光辉历史,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配合党的“七一”庆典,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一种实践,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作品题材丰富多彩,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歌颂党的丰功伟绩

    在参赛的58部作品中,有一半以上属于红色题材,展集通过选用大量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历史遗迹、博物馆、展览馆等门券,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建党九十年来,所经历的历史风云、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历史人物、英模代表,以及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门券特有的形式,演绎了弘扬主旋律的交响曲。许多作品具有震撼心灵、感人肺腑的宣传效果,有力配合了全国开展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纪念活动。

    2、赞美祖国的壮丽河山

    赞美祖国,赞美家乡,历来是旅游门券展集的强项。本次展出的券集《啊!黄河》、《人说山西好风光》、《大河秀典 》、《天柱雄风》等作品,都以靓丽的门券,新颖的编排,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饱含深情地讴歌了对祖国、对故乡的眷恋,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之情和赤子之心。

    3、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由门券组集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门券中的吉祥文化》、《魅力生肖》、《国粹京剧》等题材,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好的诠释。《中华美德》则是用一个个古人之风范,英模之作为的生动故事,歌颂了德才兼备、孝悌忠勇等民族美德,迸发出催人向上的励志作用。

    由此可见,门券展集的题材,只有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共振,才能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时,这次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也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电脑制作、网络展示的券集,更适合于时效性强的中心活动,随着常态化的展示,必将在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的进程中,发挥出更加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二、文化内涵丰富

    门券展集,作为一种创作性的文化产品,如果不能从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专业性等方面独树一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震撼,就不可能称其为优秀。

    1、知识性

    欣赏《光明行》、《湖泊沧桑》、《湖的别称》等作品,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作者知识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如《光明行》,从远古的薪火,到现代的光源,层层推进,环环紧扣,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传播了相关知识。再如《湖泊沧桑》从湖泊的成因分类,系统地对我国的湖泊做了全面的分析介绍,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图文并茂,观后,犹如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

    2、文学性

    券集作为主要读图的文化作品,其创作过程,离不开文字表达和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否则将显得苍白、呆板、缺少深度。一部券集,无论从立意、命题、谋篇、前言、结语、纲目、文字介绍,都需要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太行山上》的作者,就借用文学创作的编创手法,围绕八路军总部转战太行的中心思想,以券说事,力求有深度地挖掘门券背后的内涵。故事中有事件、有人物,有点有面,通过有血有肉的排列组合,将一个个零散景点的门券,串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有限的篇幅中,歌颂了八路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业绩。《党旗颂》的作者,摒弃了讲解式介绍的老套套,采用了充满激情的诗句来热情讴歌,读来使人荡气回肠。《献花》的作者,则以古今名人赞美名花气节和品格的诗赋,借喻为国捐躯的英烈们所具有的英风傲骨,在诗情画意中,使人的情感得以升华。

    3、趣味性

    寓庄于谐,既有教益,又有情趣,是作品引人入胜的一种手法。《毛泽东与水之情》在介绍毛主席生平事迹的专题中,就借用联想,在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中发现了巧妙的联系,从而以物喻人,涉笔成趣,庄谐结合,独具匠心。《魅力生肖》不仅介绍了中国独特的传统纪年方式,而且将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融入其中,借传说和寓意增添了情趣,使我们在妙趣横生中,领略了中华民族优秀智慧的结晶。

    4、专业性

    门券收藏是一种新兴的大众收藏,在经历近三十年的实践探索中,也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可循。《券字知多少》的作者,精选了十七种,券面中“券”字的异体写法,分七类做了深入细致的科学考证,发掘其历史渊源与演变规律,分析其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含义,转变了许多人将异体字统统归为错别字的看法,不愧为门券学术研究成果的杰作。

    三、艺术表现生动

    门券展集是观赏性的作品,能否让人爱读、爱看,关键是要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只有生动鲜活的好作品,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电脑制作门券展集,可利用多媒体软件的优势,使色彩随意变换,图像任意伸缩,字体便捷转换,资料借用合成,这些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券集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增强了券集的视觉冲击力。

    1、用色彩渲染气氛

    电脑制作的券集,使门券贴片由“黑白”进入“彩色”,这无疑是时代的进步。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色彩始终是自然界最神奇的奥妙之一,视觉感官会导致你情绪上的变化,也可左右你思维的起伏波动。《飘渺美》用清新淡雅的底色,辅以云雾缭绕的图片,为我们营造了亦真亦幻、若有若无的“仙境”。《国旗升起的地方》则用国旗的红黄色铺底,鲜艳中不失大气,亮丽中振奋精神。反映烈士题材的《红岩魂》,采用了黑色大理石纹,映衬众多烈士雕塑的券面图票,更显得气氛凝重,庄严肃穆。当然,如何把握好色彩的感情力度,营造恰如其分的氛围,仅仅是探索的开始。

    2、用图片丰富内涵

    门券展集的主体是门券,由于门券设计和券集作者收集渠道的局限,在反映人物的专题中,往往缺乏有人物形象的券品,由此组成的券集,难免显得苍白乏力,在常规展集中,只能用简介和图片代替。如何才能在既不挤占券品容量,又能增强展示效果上走出新路,《热血沃中华》、《为了共和国的诞生》等作品,在创作上有所突破。在介绍每一位英烈事迹时,对没有券面人物图案的,都在券头配用了一张相关人物的小肖像,使观众对先烈们的光辉形象有了更直观的印象,这种图文并茂的介绍,使一个个历史人物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3、用背景烘托主题

    精彩的首页设计其意义和作用已被广泛认同,同样,精美的贴片背景也能有力地烘托作品主题。《太行山上》就是围绕事件(抗日战争)、人物(八路军总部将领)、地点(太行山上)这些主题元素,精选背景图片,用电脑合成了历史场景,在虚实相映间,营造了气势磅礴,巍峨挺拔的视觉效果。生动地表现了八路军将士在太行山上英勇杀敌的主题意境。《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背景设计,也是画龙点睛之笔,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上,鲜艳的山丹丹花一枝独秀,既突出了陕北的地域特点,也烘托了延安精神的独领风骚。

    4、 用细节雕琢效果

    “细节决定成败”,艺术的追求就应该注重细节。券品的衬边看似小事,《献花》、《东方日出》的作品却让人耳目一新,经过投影的效果处理,券品跃然纸上,立体感极强。《门券中的吉祥文化》,制作十分讲究,标题字体的变化,章节标识的选用,贴片背景的淡雅,边框花纹的厚重,处处显示出匠心独具的设计理念和精益求精的整体把握。

    四、创新理念突出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个性是作品的生命,敢于出新,善于出新,才能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1、创意新颖

    好的创意,不仅吸引眼球,而且耐人寻味,《阶梯随想曲》,就是采用了以某种事物寓意人生哲理的手法,在介绍阶梯各种用途的同时,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引申出深刻的道理,给人以人生感悟。《翡翠谷里的爱情故事》,则是通过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突发事件,将黄山翡翠谷迷人的自然风光,赋予了灵性和情感,较之单纯展示风景名胜的专题,必然胜出一筹。

    2、编排新颖

    《毛泽东与水之情》,通过水之情、水之爱、水之韵、水之治四个章节,将伟大领袖的生平事迹重新组合,巧妙编排,不仅深化了主题,而且拉近了群众与领袖的情感距离,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血泪文字筑英魂》的作品,突破了常规券集的编排手法,以一封封感人肺腑的烈士遗书为载体,讲述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把先烈们追求真理、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看似文字较多,但字字敲出强烈的心灵震撼。

    3、制作新颖

    “二届莲花奖”还有一大亮点,就是通过网络联系,产生了两部跨省合作的券集。特别是《中华美德》,是分处四省、地跨南北、网上熟悉、未曾谋面的四名券友,利用网络沟通,分工合作,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协力打造的一部作品,是群策群力,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合作方式,也为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开展券集创作探出了新路。

    五、组织评审规范

    作为券展的评比规则,历届都有,但如何才能体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却众说纷纭,“二届莲花奖”在规范评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1、分类评奖  细则规定

    前几年,就有有识之士积极呼吁,在券展评审中应采取分类评审的规则,但如何分类?如何评审?却缺乏案例。“二届莲花奖”是第一次制定并实施了分类评审总规则,分类评审细则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从大众推荐入围,到评审员逐项打分,由于有《评分指导细则》的共同依据,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可比性,减轻了评审员的评审难度,其结果,公信力明显提高。分类评审的实战演练,也为今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规则,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和有益的经验。

    2、分组评分  作者回避

    与分类评审相配套,“二届莲花奖”在群众推荐入围的基础上,邀请了一批特邀评委,分组评审打分,并采取了作者回避制,评审员不参加与己有关的组别评审,这样即保证了评审打分的客观公正,又发挥了参展人员参与评审的积极作用。

    3、链接打分  便捷互通

    在推荐投票和评审打分中,券研网还开发了相关的推荐链接和评分链接的程序,由于网页可明确提示,本组推荐的最高名额和自己投票的实际数额,从而有效避免了误判、误投。评分链接,不仅可随时点击查看相关券集,而且可互动了解即时的打分情况,有利于评审员及时发现和调整自己打分的宽严幅度,这些技术手段的突破,也为今后的评审工作,提供了借鉴作用。

    4、注重品相  鼓励珍罕

    在这次的评审细则中,对作品的素材分,较前有明显的提高,反映了组织者对专业性的重视和引领。门券是展集的主体和基础,是收藏实力的重要体现。门券的珍罕度和高品相,反映了集藏的难度,评分规则增加了珍罕券品的加分条款和高奖作品的品相要求,无疑会引导参展者更加重视组集券品的精心收集和认真挑选。

    六、问题和对策

    在审视“二届莲花奖”留给我们众多有益思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

    1、选题过大

    选题过大是券界历来组集的老毛病,在“二届莲花奖”中也有体现,选题过大,必然导致要么空洞,要么牵强附会,丰富的内涵,深刻的道理,离开了门券实物的支撑,只能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令人难以琢磨。

    2、券品堆砌

主要指专集在表达主题思想之外的无用展示,往往反映了作者在素材选用上难以割舍的情结。有些作品,在已完整表达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又由节外生枝,最终导致画蛇添足的效果。

     3、色彩不当

由于电脑制作门券展集,尚处于探索试验阶段,出于美学观点的差异和色彩情感的偏好,难免产生败笔。有的作品由于色彩过艳,给人产生心理压抑感。特别是有很多作品,文字背景色彩使用不当,使文字阅读产生了障碍,看不清文字,必然影响理解主题。解决的办法是合理运用对比色。关于色彩浓淡的应用,我认为,以不喧宾夺主为准,初期以淡雅为宜,在逐步探索的基础上,综合利用过渡色,可营造烘托主题的效果,最终进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境界。

    4、随意缩放

    尽管主办方三令五申,作品素材应严格按1:1扫描制作,但参展作品中,随意缩放门券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这一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门券展集的精美化制作,也应有底线,我认为,保持门券的原真性就是底线。如果一味追求规整美观而随意缩放门券,其结果,必然导致门券展集演变为图片展。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势必影响电脑制作门券展集的健康发展。另外,从网上展和常规展的通用性考虑,严格按素材的真实比例制作,贴上实物门券,就是一部现成的常规展集。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涉及A4小贴片,不能满足大门券展示及对全品展示的比例要求,也应慎重选择。

    门券展集的制作,在经历分类展示,专题编组之后,已进入利用电脑制作的新阶段,在充分发挥常规专题编组优势的基础上,引进艺术表现的创作元素,是大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也是券集与时俱进的时代呼唤。电脑技术的运用,为券集制作的艺术表现提供了现实手段,并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两届“莲花奖”的实践,仅仅是试水之举,电脑制作门券展集的发展,还需券界同仁,在逐步推广普及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勇于拓新,才能更加完善而走向成熟。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轨迹,认真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路径,从而为各类门券展集的健康发展,引领方向,推泼助澜。

    说明:本文所举券集例证,均为“二届莲花奖”参展作品(见门券收藏研究网《门券专题》栏目)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1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1-12-13 09:59:15;  
旁征博引,有力度,非常精辟的总结!学习!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1-12-13 12:44:58;  
很受启示,我会逐一对照体会的。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1-12-13 12:53:03;  
保平会长从实例分析,总结了二次券展,精辟、说理充分,肯定了成功,指出了不足,是篇好文章!赞!!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1-12-13 14:20:30;  
总结全面深刻,有指导作用。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11-12-13 16:19:17;  
分析透彻,有理有据,值得很好地借鉴和学习。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1-12-13 20:19:42;  
认真分析,有理有据,指出门券展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是篇好文章!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1-12-13 23:04:11;  
赞!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1-12-14 10:08:08;  
很好的总结,分析的透彻,受益匪浅。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1-12-14 21:27:05;  
学习几次,很受启发,谢谢保平老师!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1-12-15 20:54:41;  
全面的总结,细致的分析,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59960; 今日7328; 昨日20568;
本页访问量:2658436; 今日63; 昨日282; 收录总数:6923289; 今日:2368; 昨日:6578;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