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14)号:门券文化的路很长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14)号:门券文化的路很长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1-11-07 查看次数:783; 复制本文地址

    我收藏门票算起来也有20余年了,收集到的门票已有两万余种,编门券专题二十多部。这二十年来,有得到门票后的喜悦,有参加门券收藏活动的快乐,有苦苦寻求门票而又得不到的无奈。这二十年来,对门票收藏文化有许多幻想,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对门票收藏文化产生许多感慨。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从平房到楼房、电梯公寓;从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到液晶电视;从大哥大、小灵通到3D手机;从半导体、数码机到电脑;从自行车、摩托车到小轿车;从柏油路、高速路到高铁路。世界变化真快,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由得感慨万千。在门券收藏这个世界里,门券文化被藏友们提及了许多年,真正拿门券收藏文化当会事的有多少?有多少地方的门券收藏协会有自己固定办公地方,有自己固定经济来源,每年有多少新人加入门券收藏协会。门券收藏文化也只是提及,鼓吹,中间的无奈也只是你知,我知。门券文化这条路很长,现在是经济社会,有多少人会从门券收藏中得到经济补偿?又有多少人会对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四处奔波?又有多少企业家能够通过门票的形式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又有多少政府官员能够把门券收藏活动列入议事日程?少,很少,非常少,少得可怜。

    门券文化这条路很长,有多少年轻人能够放弃游戏来玩门券收藏?有多少家长愿意送自己的儿女去学习门券文化?有多少城市成立了门券收藏协会?有多少人愿意费尽心思收集大多数都值不了几个钱的门券?有多少人愿意掉进门票堆里去寻章摘句?又有多少门券收藏爱好者在研究门券、研究门券收藏、研究门券收藏文化?又有多少门券收藏爱好者有自己的博客?写门券收藏文章?少,很少,非常少,少得可怜。

    门券文化这条路很长,有多少电视电影导演能够拍摄有关门券收藏的影视作品?讲瓷器的有吧,说书画的有吧,就连集邮都有一部《邮缘》的电影。有多少作家能够写出以门票收藏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有多少诗人能够写诗赋曲赞门票收藏的妙处?有多少评论家能够对一枚精美门票来评论?少,很少,非常少,少得可怜。

    门券文化这条路很长,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没有鉴赏过一枚珍贵门券吧,各地方台的鉴宝节目均没有出现过门票的踪影吧,马未都没有讲过门票及门票收藏吧,公开发行的收藏类报刊杂志有以瓷器为主、有以书画为主、有以玉器为主、有以钱币为主、有以邮票为主。就是没有以门票为主的。现在有一本《门券博览》还是内部发行的。就是在收藏类报刊杂志偶尔看到一些门票收藏的文章,但又有多少人去关心?反道是瓷器、玉器、铜器、字画、钱币、集邮关心的人较多。书店里收藏类书籍全都是瓷器、玉器、钱币、书画、集邮、铜器、家具类,很难见到一本门券收藏类的书。奇怪吗?怪谁?怪普通老百姓?怪门券收藏爱好者?怪收藏家?怪领导?谁都不能怪。

    门券文化这条路很长。有几位爱好者是以门券收藏为职业的?爱好不能当职业。家里支持你的人不多吧?有的门票爱好者还为此妻离子散。领导支持你的少吧,你搞门券收藏还会被说成不务正业,有钱人看上你的不多吧,他感觉门票是游览完后随手就仍掉的东西,你玩门券收藏没有利益可言,毫无价值。单位请你拿门券去展览的人少吧?就是有,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还不是人家主动来找你的,比女同志的大姨妈次数还少。

    门券文化这条路很长,要搞一次门券收藏展览很难很难。除了要有资金来源,还要取得政府的支持,还要组织人员协调安排,还要创作或组织门券专题展览。一些相关组织本来应该主动出来承担大梁,可他们确稳如泰山,甚至拒人于千里之外,令人寒心。你说这样的门券文化如何发展?如何普及?好像搞门票收藏的人都靠他们吃饭似的。

    门券文化这条路很长,要想将门券文化带入校园吧,老师说现在是应试教育,哪有时间让学生去搞你这玩意儿。我们乐山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全国旅游门券“五进”巡展活动虽然走进了学校,但99%的学校是小学校,初中校,高中校你进得了吗?想都别想。你说将门券文化带进企业吧,老板就说,我们的目标是经济效果,哪有时间去管他们的文化生活,你们要在我们厂里办展览,无非是想要赞助费吧,可惜我们企业现在效益不太好,实在是没办法。你如果想在街道上义务地宣传门券文化,搞展览,对不起,商家们找你,说你影响了他们做生意,城管找你,说你有碍交通。好像感觉门券文化这个东西是四处不讨好,都与之无关一样。

    门券文化这条路很长,没有办公室,没有自己的活动场所,每次活动都好像在打游击战,活动时没有饭吃吧,人家又不愿意来,每次都吃饭吧,费用似乎又捉襟见肘。全国的门券收藏组织,其实就是一个民间组织,人家搞门券收藏展也不用经过你批准,你又没有官方的权利,也不能够给别人提供费用,所以就应该放低身段,心态归零,拿点实在的东西来指导全国各地的门券收藏活动的开展,而不是高高在上。

    门券文化这条路很长,很长。很长就长在目前是门券收藏爱好者在孤芳自赏;很长就长在门券文化脱离群众;很长就长在门券收藏表面看是下里巴人,其实是阳春白雪;很长就长在普及性的门券收藏展览太少,普及性的门券收藏论文太少,普及性的门券收藏书籍太少;很长就长在门券收藏组织内部自己的拉帮结派,自己不团结;很长就长在门券收藏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完全是花钱推销自己,出版门券收藏类的书都是自我消化。

    门券文化的路很长,门券收藏文化的博客很少人关注,无非就是些搞门券的人看看,甚至有些搞门券的人也不看,即使写了些门券文化收藏类的博客,博客编辑一般也不会被推荐到首页,还不如写点历史,娱乐性文章,阅读者众多,点击率又高,有些文章点击率能达到40万之多。所以,搞门券收藏的博客们,你们看看自己写的门券类博客点击率有多高,我看上千都非常困难。由此看来,门券收藏关注的人很少,也就是自我陶醉而也,想普及也难啊。

    门券文化的路很长,许多协会参与者都比较多,文联协会经常会组织送对联下乡活动,谁送门券下乡,即使送下乡,又有多少人来观看,能够明白和支持,还不如在家打打牌。随便找一个协会,人家参与者都不在少数,什么钓鱼协会,什么冬泳协会,什么骑游协会,什么诗词协会,什么书法协会等等,人家参与者就颇多。我市有一种叫“二七十”的字牌,每年都要举办“二七十”争霸赛,参与的人数上万人,电视还直播。而门券收藏协会呢?真正的骨干就那么几个人,甚至有滥竽充数之嫌,混混打发时间而已。门券收藏究竟有什么好,好在哪里?谁能说得清楚。

    门券文化这条路其实很长,很长很长,真的很长,谁来缩短这条路呢?说实在的,也不是没有希望。你看,山西省太原第十届全国券展,湖北省黄石市第十五届全国券展,陕西省黄陵县第十六届全国券展就办得有档次,江苏无锡的门券交流节有特色。近几年出版的几本论文集质量也非常高。不难看出,全国券友都在努力打破这个怪现象,也取得一定成绩。所以,要缩短门券文化这条路,就要靠你靠我靠大家,靠社会靠大众。

【作品编辑:张景生;网页编辑:陈捷】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1-11-07 08:40:58;  
任重道远,坚韧不拔,齐心协力,拓新局面!
姓名:青城老厨; 时间:2011-11-07 11:05:32;  
说的太好。玩到最后一堆垃圾,儿女不喜欢只好当废纸扔掉。年轻的人喜欢的很少。相识的还是那些老面孔。
姓名:邹振声; 时间:2011-11-07 11:22:22;  
门券收藏,就像“星光大道”,老百姓的舞台。没有那么多的弯弯,框框,戒律。说的自由,玩的随意,带来欢乐。草根文化,政府不会买单的。但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普通的藏品,大众喜欢,这就是她的生命力。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1-11-07 14:08:01;  
门券文化之路很长,要把它建筑成宽广的大路,要靠门券收藏爱好者,要广为宣传,著书立说,多办展览,
要提高民众对门券收藏的兴趣,有兴趣的人多了,就好办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的是火的热力,大家
为之努力吧。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1-11-07 21:38:12;  
说得好,山高路长,靠你靠我靠大家,靠社会靠大众.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1-11-08 07:48:02;  
我收藏,我快乐。大家共同努力!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1-11-10 21:16:14;  
尽管门券文化的路很长,还要坚持走下去,信心比金子还宝贵。
姓名:章云; 时间:2011-11-17 23:40:14;  
门票虽小,门券虽然不值钱。但只要有这样一批热爱门券收藏的朋友,门券收藏就永远有生机。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59002; 今日6372; 昨日20568;
本页访问量:2658405; 今日32; 昨日282; 收录总数:6923020; 今日:2099; 昨日:6578;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