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门券展集多样化的思考

门券展集多样化的思考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1-08-11 查看次数:806; 复制本文地址
苏州:张兴富

   全国性的大型门券展搞了十六届,省级的不知其数,市级的及个人展更难以统计。展览越搞越多,人气也越来樾旺,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是好的方面。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今后的展览中如何处理好三个关系尤为重要,一是大贴片和小贴片的关系;二是贴片美化与观赏效果的关系;三是纯门券专集与开放式专集的关系,作为每个参展者明确了这三者的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制作出高质量的门券展集选送参展,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提升整体展出的艺术水平,并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更有利于门券收藏事业的深入发展。

一, 大贴片与小贴片的关系

   在门券收藏初期,广大券友参加门券展览,基本上都是参照集邮展览用的贴片做的,它的尺寸是28×21、5,在那时确实是一种即实用又简便的方法,各省市门券展览大多数都釆用这一尺寸,一直沿用了十几年。直到1999年7月广州第十一届展时提出要用大贴片,理由是门券展要有门券展的特色,不能老套用邮展尺寸跑,当然大贴片有大贴片的优势,39×27的尺寸,版面大,面积阔,便于各种门券摆放编排,版面清晰,视觉效果好,从近几届全国券展充分显示了大贴片展出的优势。
   但是要全面否定小贴片也不是合适之举,因为参加早的一批老券友,辛辛苦苦编制了几十部展集,一下子把它“判死刑”,从情理上,从券友化费的心血上,也是于心不忍。如果全部推倒重来,不仅工作量大,精力消耗也大,让这些年近七、八十的老券友如此折腾,身体能否承受得住,况却有的专集只是尺寸小点而异,内容编排都相当不错,理应与大贴片一同展出。况却,目前塑料展框大贴片9片为一框,小贴片16片为一框,总面积相同,不会破坏展出气氛,为便于管理及照顾到整体观赏效果,可专门划出一个小贴片板块,让使用小贴片的券友在展览过程中,自己去比较,去对比,去领略大贴片使用带来的好处,用最实际的展出效果来说服券友,逐步放弃小贴片,转而使用大贴片而代之。如果全国展不行,起码各省市的门券展应给小贴片一席之地,让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淘汰出局,如果强制性要求统一使用大贴片,必然会挫伤一部分老券友的积极性,并产生消极情绪,断绝参加任何展览,这对门券收藏事业的发展只会带来不利影响。

二.贴片美化与观赏效果的关系

   门券展集的适当美化,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能冲淡门券本身的显示特色,如果你使用大红大绿过于显眼的色调来衬托,观众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些颜色,不仅泛低了门券展示的作用,掩盖了门券本身的展示价值,破坏了展集的整体美观,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为此,贴片可用本白色,也可事先用冷色调打好底色,并结合自已展集的主题思想,在上下边沿处设装饰图案,或用长方框来定位,但都要保证门券得到充分展示的情况下进行,绝对不能显宾夺主,影响门券本身的宣传效果。贴片上衬托门券的色彩要根据门券自身的颜色深淺来决定,一般可用黑色来衬托,也可用深兰、深紫、深咖啡来装饰,线的粗细为二毫米,券大也可放粗到三毫米。贴片可设置一个长方框,使整个门券摆放有一种归宿感,更显得整洁与美观。框离边沿为十毫米,框线宽度为五毫米,色彩以深色调为主。券与边框,券与券之间要保证十毫米的间隙,一般一张贴片的说明可统一写在上方或下方,革命史展集说明文字多,可在每张券下方事先预留空间,文字与券要保证五毫米的间隙,文字与下面门券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十毫米左右,这样整版距离适中,清洁整齐,没有湧挤的感觉,看了很舒服。门券可橫排、竖排或左石错开摆放,尺寸大的门券应放在下方,到上面就会产生头重脚轻之感,要使整集展品给人大方、稳重、醒目、雅静之感。标题要醒目,文字要紧扣展品主题,前言要简洁明了,文字要精练,整体色彩应运要协调,编排要合理,才不失为一部精典之作。
   总之,门券美化与编排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来,券友们可通过展览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发 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已的不足,使展集更美观,更文雅,更吸引人。

三, 纯门券展集与开放式展集的关系

   在以前,无论是全国券展还是省展,都是以纯门券展出为重点,把各地旅游景点所使用的门券组合成不同内容的展集参加从展出,使参观者在神游过程中,领略神州大地的秀丽景色,展示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宏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欧歌经济建设中的模范人物,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推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而纯门券收藏是广大券友的重点,但在收藏过程中也会收集与旅游相关连的简介、导游图、车船票、书籍,甚至还有奖券、彩票、邮票,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藏品,也增加了与旅游门券相关连的延伸品,为制作开放式门券展集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有些门券展览允许15﹪的其它附属品参展。而纯门券展集可展出评奖,为什么开放式展集会受到限制呢?不同样是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宣传祖国的綮荣富强,但回过头来看,真正制作好开放式展集参加展览的人极少,另外还牵涉到一个评奖的难题,制约了券友编制开放式展集的祝极性。为此宜宾刘向东先生在“江苏首届门券收蒇论坛”上就提出了门券展集分类评奖的建议,这就解决了以上难题。回想江苏首七届展徐州李绍芬的《长征》展集,按其编排水平完全可得一等奖,就是因为在当时某些门票非常难搞,而且长征路上有好多遗址及重要会议都沒有门券,只能用相关连的图片代替,也在情理之中。但因这届展览是纯门券展览,没有设置附加品参展比例,而她从内容到编排,确实非常好,拉掉太可惜,最后用设特别奖形式解决此事,但不免多少留下一些遗憾。
   为此,今后无论是全国性展览,还是各地省展,只要附加品在规定的范围内,开放式展集应在同等条件下参展、评奖。并根据参展展集的内容,开放式展集的比例要求,参与人文类、风光类、趣味类等的评奖,允分体现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原则,一方面保证了门券展览以门票展示为主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为门票展览多样化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门券展览多元化发展,这对调动广大券友的参展热情,促进门券收藏事业和谐发展十分有利。为此不论纯门券展还是开放式展览,目的只有一个,扩大门券展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扩大门券展览在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扩大门券展览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这才是宣传的根本。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6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1-08-11 08:29:32;  
赞成张老师的观点,关于大贴片与小贴片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并存,小贴片更便于夹册存放。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1-08-11 08:50:12;  
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传承发展,推陈出新!
姓名:青城老厨; 时间:2011-08-11 12:05:44;  
为何【自然。美好】的东西总要安上条条框框呢。现在崇尚低碳,亲近自然。有些东西还在被禁锢。玩得开心点,交流的开心点。干嘛非得要【比】出一个谁胜谁负呢。所以我明智早就退出【神马】协会了。图个自在,自娱自乐吧。张老师的文章应该在【揭批】的深刻点。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1-08-12 09:50:16;  
听起来非常有道理!支持张先生的观点!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1-08-13 21:54:10;  
张先生说得在理!有些问题,在券界的确应该澄清;
但又应该看到券界的发展,比如券集制作的美观性,也是要以时俱进才是,总不能老是停止在原来的水平。
姓名: 王胜明; 时间:2011-08-18 01:40:11;  
我投赞成票,有框框,不拘泥框框;推陈更要创新,这样才有发展,这才是硬道理。借此机会欢迎大家来北戴河看一看。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213993; 今日2787; 昨日29411;
本页访问量:2648610; 今日19; 昨日333; 收录总数:6766080; 今日:968; 昨日:7700;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