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门券展览,无论是资深收藏家还是道行未深的新兵,都能凭借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资料,参展、办展经验说出个子午卯酉来,尤其是走马观花似地看过某个展览,借助各自心中的那杆秤,进行比照,评判褒贬。道出品赏后的感悟,或受益后得到启发,或看到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这些善意应予以肯定。那么,究竟是什么构成整个展览的核心呢?不言而喻是展品中的专题。
目前门券展览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和多元化,从形式上划分与分类,可分为相对永久性展览、临时性展览、相对流动的巡回展览。从时空上讲,有国展、省、市展,甚至有走进企业、社区、校园的展览。从举办规模上讲,有自筹自办的个展、有社团赞助的联展,从举办形式上讲,有立体的户内外展、也有平面的网络展。
说起展品中的专题那就太宽泛了,茫茫券海任由驰骋,根据个人喜好,展开想象空间,挖掘门券故事。正像于丹教授说得:“我们无法掌握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控制他的宽度。”专题也是如此。展品作为载体直截了当的映射出作者综合素质,文化底蕴,我们常常会听到券友的善言,譬如:“这部专题文字太多”、“那部专题缺少精品门券”、“他的专题做得太散了”………等等诸如此类。
回过头来,想详细聊聊“这部专题文字太多”的话题,我想从三个层面浅谈这方面的看法。我有部专题叫做《匾额虽小亦文化》,在朝花论坛举办的第四届网络门券展上贴出;张兴华有部《长城》专题,在河南省旅游门券首届交流会上展出,听到相同的声音,“选题不错,就是文字太多。”就此话题说开去,前面说过展览分为相对永久性、临时性、和相对流动性。那么,何谓相对永久性展?即展出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我认为就叫相对永久性。例如,网络展览、展览刻录的光盘,这种形式可以随时随地地坐下来细细欣赏,一次看不完可换个时间接着看,欣赏一遍不过瘾,只需轻轻移动鼠标或者掀动遥控器,再回放一遍,就能满足你的心理需求。这时制作的专题就需要有足够的文字叙述,翔实资料,趣味故事,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否则,一部立意新颖的专题,成了门券的堆砌,欣赏过之后只对几张珍罕门券记忆犹深,渴望补缺。但对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思想、编排创意,文化内涵,都将随风淡淡而去。这是大众层面的需求。其二是门票收藏圈内或有兴趣者层面,比如:镇江的汤杰元办起中外门票博物馆;上海的郭效文办起门券收藏馆等等,都需要展出相对固定的专题展览,以吸引来宾,稍作讲解,就能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途,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起到互动效果。若所展出专题仅仅贴上门券是不够的,需要配上相应的文字,才能相得益彰,增值益智。第三个层面是亲朋好友,这个圈相对小些,这里先讲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那是2000年,同事们大多知道我喜欢玩门票,送来战利品的同时提出看看我的成果,我美滋滋提供了几个专题,原想他们会如何如何夸奖一番,结果是一盆冷水,异口同声地说:“看不出什么意思,看着怪花,如果能写些文字就好了。”这件事同样证明文字是专题的生命、是灵魂。一部倾注大量心血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那几天或那几次的展出,拿奖即完成使命,便束之高阁了,未免有些降低玩票的品味。其实他的财富故事才刚刚开始,当闲暇时,约上三俩好友,神侃海内,品茗小酌,乘兴取出专题,递次欣赏后,这时你会发现他们的需求与评奖专家有一定的距离,差距就在于,参展是文化快餐,欣赏是细嚼慢咽。如何让他们无师自通读懂你那帧内心自白的书卷,让他们忘形地举手投足,那就是娓娓道来的门券故事,并能射出有穿透力的敬佩目光,那种惬意、那种浪漫情愫悄悄地在你的胆边油然而生,此时你已经拥有了飘飘然的资本。
再说说流动性巡回展,展出地点大多是有充裕时间的学校、社区,展出时间长短据需要而定,参观者是学生和赋闲人员,他(她)们会俯下身来,问长问短,他们时不时地会发出这些地方我也去过,还有溢于言表的情绪,早已把他带到了曾经流连忘返山水之间。有时会对专题故事叙述简繁提出中肯建议,这个群体也需要文字描述,才能起到寓教于乐,增长知识的作用。
总之,任何一部展品专题不能局限于给专家15分钟评判就了事了,而是要给自己、给亲友留下一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2008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