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洲阿根廷和巴西交界处,有一个形似马蹄、宽4公里、平均落差75米的瀑布奇景,275个瀑布成片一字排开,总宽度相当北美尼亚拉加瀑布的4倍。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伊瓜苏大瀑布。它享有“世界上最宽瀑布群”的美誉。1909年和1939年,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分别在自己的境内建立伊瓜苏国家公园。两个公园各有特色。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把它们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巴西伊瓜苏国家公园编号为63,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编号为66。
今年2月间,我的一位军休大学的老同学从南美洲旅行归来,给我带回一张游览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的门券,票幅为8.5cm X 5.5cm,票的正面是伊瓜苏大瀑布全景的彩色照片,从画面上看,连绵不断的瀑布群从高处直泻而下,在水面上激起巨大水花,有的飞溅起团团白雾,气势十分壮观。门券的第一行是用西班牙文展示景点的各称:伊瓜苏国家公园 (PARQUE NACIONAL DO IGUACU)。第二行文字表明,这个景点已列世界遗产名录:人类自然遗产(Patrimonio Natural da Huamanidade)。门券下端白框里的豹头形的图案和文字是伊瓜苏国家公园的标记。门券背面左右两侧是条型码。上端用电脑打印的几行文字表明游览的日期(2011年2月25日)、景点的名称及售出门券的时间。中间的三行文字表明,此票售给中国游客,是成人票,可按普通游客正常参观游览。下端三行文字则展示门券的价格(总计为阿根廷币37.7比索)。

门券正面

门券背面
伊瓜苏瀑布是在南美洲中部独特的地形和亚热带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这里原是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火山爆发后岩浆凝固成的大高原,发源于巴西长达1320公里的伊瓜苏河流经这里。河水在阿根廷与巴西边境,河道突然铺宽2000多米,形成一个水深仅1米多的湖泊。河水流到玄武火山岩构成的绝壁时飞泻而下,形成一排气势澎湃的瀑布。加上这里处在亚热带地带,长年没有旱季,冬天又从大西洋吹来的湿气,聚积的水源从峡谷倾泻直下,每秒流量达6500吨,呈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瀑布奇观。由于瀑布飞溅,水雾笼罩,使该地区湿度达到90%。如此高的湿度便孕育了附近地区的热带雨林。“伊瓜苏”在南美洲土著居民瓜拉尼人的语言中,是“大水”的意思。几千年来,瀑布隐藏在大自然的深处,几乎不为人知。1542年,一位西班牙传教士在南美巴拉那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意外地发现了伊瓜苏大瀑布他被独特的瀑布奇观惊呆了。经这个传教士的广泛传播,伊瓜苏瀑布奇观逐渐被世人所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在此地开辟了国家公园,投入大量资金,修筑游览栈道,铺设公路铁路,建造宾馆等旅游设施,每年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特别是阿根廷,沿着瀑布景观建造了几十公里长的游览栈道。设计了上下两条游览路线,上路是自上而下感受瀑布翻滚而下的气势。下路蜿蜒贯穿在密林之中,可自下而上领略每一段瀑布的宏伟或妩媚,可说是10步一景。站在栈道尽头观景的游客更是感到无比震憾。

观赏伊瓜苏瀑布,不同地点、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看到的景象不同。2700米宽度的瀑布景区,其中2000米在阿根廷境内,700米在巴西境内。从巴西境内观看瀑布,虽然距离较远,但能看到瀑布的大全景。从阿根廷境内观赏,距瀑布较近,可看到中景和拍摄特写镜头。观看伊瓜苏瀑布,最精彩的地段和气势最宏伟的地方,要数“魔鬼喉”了,魔鬼咽喉呈半圆状,水量最大也最集中,几公里宽的瀑布,从80米的高度,直泻而下,在峡口岩石上溅起团团白雾。翻滚的浪花,继续下跌,又形成新的瀑布。倾泻的大水发出雷鸣般的轰响,几公里外都能听到。从阿根廷这边是从上往下看,9股水流咆哮而下,惊心动魄,同时还可以望见环形瀑布群的全景。在巴西那边是从下往上看,水幕自天而降,则是另有一番感受。游人买门票进入公园区后,可以乘坐小列车前往各个景点,还可以乘坐橡皮艇冲进瀑布下面探险。伊瓜苏瀑布地处亚热带,全年水量变化不大,最佳参观季节是1—3月。

阿根廷文学家博尔赫斯说,“伊瓜苏瀑布之优美、壮观,无法写出来,又无法画出来,更无法拍下来,惟一的办法就是亲自来看。”我们虽然没有机会亲赴阿根廷和巴西观看,但通过鉴赏门券和实景照片也能间接地感受来自南美洲这个独特景色。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