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可怜的免费券

可怜的免费券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1-04-14 查看次数:825;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106KB;最小图片:35KB;最大图片:71KB;


  2008年2月1日,中宣部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号),到目前,全国大部分博物馆、红色景点都免费了,为了控制参观人数,很多景点推出了凭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券的规定,免费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新品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记录了这一历史变迁,值得收藏。

  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免费券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由原来的免费券控制人数到已经不再发放免费券。

  这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这应该是一种必然趋势,原来收费景点一旦免费自然会形成景点人数井喷的现象,想当初发免费券控制人数是一个必然,但是在人们的热情过后,参观人数的剧减,免费券的发放就失去了意义,当参观人数长期低于控制人数时取消发放免费券就成为必然,因此这些景点发放的免费券就成为这些景点的最后门券。

  二、原来景点门券做免费券使用

  或许免费开放来的突然,景点没有做好准备,好多景点免费开放之初没有立即使用免费券,而是采用在未免费开放前使用过的门券上扣上“免费”戳做免费券来使用,如西柏坡纪念馆。

  说实在的,这种券确实难看,一张漂亮的门券上扣上了一个红红的大戳;但是,我们也应该高兴,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景点免费开放前后的历史见证,是十分难得的历史资料;再说,也是景点废物利用,符合现在的“低碳”新潮的趋势。

  当然,这种券的一个前提就是门券不是税务局监制的,没有税务章,因为税务局监制的门券是要上税的,一旦不售,往往会退回税务局减税。

  三、凑合事的免费券

  有些景点免费开放了,参观的人还不少,不发放免费券控制人数又不行,但经费紧张,能省点就省点吧,这种心理就出现了很多凑合事的免费门券,设计简单、印制粗糙、券幅狭小,拿在手中,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种门券就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

  四、免费券是一种典型的垃圾券

  可能话不好听,但却是事实。原因就在于免费券,是免费得到的,因此门槛很低,谁都能得到,要多少有多少。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河北一个著名的红色景点,免费券还算漂亮,但是一个外省的券友领券时说是一个大车的导游,结果一下子拿了60张,一个60张全国肯定不够,但一个省基本差不多了吧,几十个60张不就成垃圾了?虽然有的景点要求很严格,凭有效证件领取,这样的情况最多多领几次,这叫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更何况有些免费券本身就是不被人喜欢的垃圾券。

  从市场的表现也验证了这一点,免费券3元就算贵的了,上10元的根本没有,大多1-2元,这不是典型的垃圾券吗?

  下面这枚是中国人民抗战争纪念馆免费券,免费券凭身份证给打印,不知道是不是热敏纸的,看了以后收藏热情是不是明显降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五、景区不关心免费门券,造成免费券质量下降

  免费券按理说是景区的名片,是宣传景区、扩大景区影响的重要途径;实际上,目前有些免费景区也是这这样来做的,但从常理上来讲有些景区不可能像原来那样热心门券成为必然。

  一是景区免费了,不需要宣传了,如果宣传了,来的人越多,接待工作量越大;二是接待工作量大,只有影响大、宣传效果好,但没有实际的效益;三是免费券质量降低,会省下一定的费用,何乐而不为?

  总之,免费券质量降低,推手是景区自己。

  下面谈一下与免费券有关的其它两个问题

  一、免费券未来发展预测

  免费景区的存在,特别是高档免费景区的、著名免费景区的存在,免费券将会一直存在下去;但是根据各景区自己的情况,未来免费券发展将有如下几种可能性:

 (1)免费门券数量继续萎缩,但萎缩速度会减缓,因为好多景区参观人数已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该取消免费券的早已取消,不取消的视参观人数与接待能力有可能会取消,但速度会放缓;

 (2)已经取消免费券的景区,不排除偶然使用免费券的可能性,如重大节假日参观人员剧增的情况下;

 (3)免费券券面将继续稳定,不会出现巨变,也就是说不会出现从很漂亮变成很垃圾,从很垃圾变成很漂亮的情况;

 (4)新形免费券合作方式将逐渐增多,如背面采用广告形式的,门券印刷费用厂家支付,这样的免费门券会上升一个档次;

 (5)著名景点、高档景点不会取消免费券;等等。

  二、免费券与旅游消费券之比较

  免费券前面已经说过,旅游消费券使用也是很清楚的,是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旅游景点或旅游主管部门为了刺激游客而发放的景点免费券、打折券。

  它们的共同点是:具有减免费的功能、设计印制粗糙、都是08年开始大批量启用、都是免费获得。

  它们的不同点是:免费券是长期的,消费券是短期的;免费券是免费的,消费券个别是打折券;免费券没有时间限制,消费券有时间要求,过了时间就失效了;免费券是景点自己设计印刷,消费券有些是景点自己,有些是政府管理部门组织;免费券是单景点门券,消费券有单景点也有多景点联券本券;免费券使用的景点是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而消费券则是其它旅游景区等等。

(原载《门券博览》2011春季号。感谢刘伟章老师传递稿件)

 

【上传:张宝贵】

编辑:张宝贵
目前,网友留言共1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1-04-14 08:34:21;  
由于是免费,没有经济收入,所以不重视印制门券,实在可怜!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1-04-14 09:29:58;  
我认为任何门票都有它的可收藏之处,所谓“货遇爱家自值金”是也,门票家族中不应该有垃圾券之说。
姓名:青城老厨; 时间:2011-04-14 11:39:13;  
其实其他国家已是出现这样情况,进景点时弄个不粘胶的纸片望胸口上一贴,就算门票了由其东南亚。至于垃圾券,券内人士不是天天在讲吗。只要玩得开心,喜欢管他是否垃圾呢。过于执着和过于迂腐都是【伤害】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1-04-14 11:45:43;  
好文章,门票这漂亮。
姓名:张全保; 时间:2011-04-14 19:54:59;  
张景生老师说的有道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1-04-14 21:48:32;  
同意张老师的意见。但是有的方面有同感,河北省博物馆的票就有点......
姓名:白丁; 时间:2011-04-14 21:52:23;  
首先感谢券研网转载了我的文章。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朝花论坛(www.menpao.net/bbs)的藏券研究栏目,整理完善后交给了《门券博览》。
谈谈垃圾券的概念,最早是听资深券友闲聊时老师提到垃圾券,后来对此也进行了探讨,有兴趣的券友可以去朝花的藏券研究看看:垃圾券新解。
关于垃圾券,可能大家不好接受,其实我认为事实上是存在的,说个很简单的例子,目前用的九寨沟门券就是垃圾券,虽然很漂亮,但满天飞了;再就是,关于某券垃圾不垃圾,我认为不是一两个说是就是的,应该是券界大多数人的认知才能成立的。
欢迎探讨!如有冒犯,也请原谅!
姓名:独乐斋主; 时间:2011-04-15 10:35:59;  
在不玩门票者的眼中,所有不能使用的门票都是垃圾。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1-04-15 10:55:34;  
对免费券的分析判断客观实在,对垃圾券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1-04-15 14:40:52;  
呵呵!基本明白了,所谓垃圾券,就是大家手中都有,而且很多,即使票很靓丽,也无济于事,也要被戴上垃圾帽子!呜呼!只要多了就成了垃圾,可怕!可悲哦!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770071; 今日6975; 昨日27364;
本页访问量:2656721; 今日44; 昨日371; 收录总数:6900898; 今日:1387; 昨日:4871;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